從荒蕪到繁華的一段黃金歲月
講述者:方克森(汕頭經濟特區規劃局首任局長)
從荒蕪到繁華的一段黃金歲月
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 通訊員陳文蘭、依潔採訪整理
汕頭
大美汕頭,不惑特區;南海之濱,千帆競進。改革開放的浪潮在這裏奔湧不息。
40年前,汕頭人懷揣夢想振奮而起,在荊棘叢生的灘塗上高高掄起填平沙丘的第一鋤,由此掀開了汕頭經濟特區的新一頁。
40年來,汕頭經濟特區從最初的1.6平方公里,擴容到市域全覆蓋2199平方公里;昔日的“省尾國角”邊陲小城,發展為開放繁榮的現代化濱海城市。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汕頭人民破題破冰、善作善成……一連串的“中國首創”“全國率先”,展示了特區的擔當作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汕頭篇章”。
汕頭港今昔對比
如今,當我漫步迎賓路,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樹木挺立在筆直寬闊的道路兩旁,迎賓路南側的廣場,綠地空間得到進一步優化,成為中心城區又一處精品園林景觀,讓市民羣眾真切感受到“出門即公園”。時光往前追溯,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特區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汕頭經濟特區建立後,這裏開始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3年,我調往特區管委會,任特區規劃局第一任局長,不久,我被任命為分管特區規劃建設工作的特區管委會副主任。這對於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讀了6年書的我來説如魚得水,為此,我一直對這份工作很投入。特區建設熱火朝天,用人方面唯才是舉,不論資排輩,凡事放手讓年輕人去闖。
一張白紙,從零開始。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年輕的汕頭特區迫切需要實施一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規劃方案。立足全局、創新理念,特區邁出畫美圖的一步,結合區域特點、空間資源、居民訴求等,推進街區整理,把特區劃成43個街區。
保護生態、極簡審批等等,都是特區精神帶來的顯而易見的效果。“一張藍圖繪到底”,解決了現有一些規劃缺乏銜接協調的問題,改變了資源配置方式。當年在一些規劃上有不同觀點,我堅持認為我們的眼光要投放到幾十年以後,讓規劃引領建設的作用更加突出。最後,我的方案被採納。時隔多年後,當我看到當年堅持把土地留下來,為後來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儲備了空間基地,我就倍感欣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特區建立之初的真實寫照。當時,資金非常有限。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都有一個信念,儘量節約開支,減少支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平整土地時,大家就想出一個辦法,自制沙袋,先把路填平,整出一條便道,方便運輸車和搬沙運土的民工行走。
工作地點簡陋,環境艱苦,但是大家苦中作樂。至今我還記得,我們頂着嚴寒酷暑,踏遍達濠半島和珠池肚沿海的沙丘荒原,對着兩個片區的土地權屬、地質、人口、經濟進行調查研究,做出投資概算。
就這樣,在艱苦卓絕的環境和條件下,汕頭經濟特區的“開荒牛”們肩挑背扛,以“特區效率”完成了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如三通一平——水通、電通、路通和平整土地的任務。
這40年,有幸在這個歷程中成長,是我一生的榮耀。這段平凡而特殊的工作經歷,不僅拓展了我的見識,充實了我的人生,更見證了汕頭經濟特區從無到有、從荒蕪到繁華的一段黃金歲月。很感恩這個時代,感恩特區給了我實現夢想的機會。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5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