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放縱會毀了孩子?別擔心,做以下幾件事讓你的愛恰到好處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不少父母永遠把孩子當作是長不大的嬰兒,不願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接觸社會,而是盡力安置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給孩子,擔心孩子小、不會做,而包辦了一切。這類父母根本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以“愛”之名,將孩子隔離於紛新複雜的世界之外,用家庭這個愛的牢籠,囚住了孩子想遠飛的心靈與翅膀。很多孩子形成許多不良習慣、品行,大多是由於父母過度寵愛、溺愛造成的。所以父母要懂得對孩子的愛要有所保留。

首先,在孩子面前,不必把全部的愛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孩子自我感覺特別良好,在父母的管教時則有恃無恐。對於一個承受過多關愛的孩子,父母不妨藏起一點愛心,有時也可適當地冷落孩子,故意忙自己的事,逐漸改變其在家庭中的絕對中心地位,培養他開創自己的小天地。

其次,家庭成員要有統一的教育想法。有時父母縱然對孩子不滿意,要加以管教,總被老人勸阻:“孩子還小,怎麼和他一般見識!”於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成了孩子抵抗父母教育的擋箭牌!所以要培養孩子獨立自強、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行,就必須先解除孩子身邊的這道防護網。向老人耐心解釋,曉之以得失利害來取得老人的理解和支持。一旦家庭成員想法統一,方針一致,那麼家庭教育氛圍自然就會得以改善,效果也較明顯。孩子一旦失去靠山,還是會接受父母的教育。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許多父母喜歡為孩子照顧一切。除了過度保護,他們還經常為孩子決定一切,參加什麼興趣小組,上什麼才藝班等等,都要仔細觀察,孩子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眾所周知,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和悲傷。父母認為他們關心和保護孩子,但這種做法剝奪了孩子選擇和體驗生活的權利。一切都按照父母設計的賽道進行。孩子的個性和思維呢?父母愛他們的孩子只是為了把他們培養成木偶娃娃嗎?因此,家長要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和潛能。只要沒有原則問題,他們不妨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還有什麼比孩子們的無辜言行更讓人感動的呢?

普天之下,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成才呢?然而如何把這份濃濃的愛意傳達給孩子,又怎樣將最深切的父母之愛以最恰當的方式表現出來,又如何使孩子在充滿親情之愛的氛圍中懂得進取、懂得情感的雙向交流,體會出父母的深意,這的確是個值得父母認真探索的課題。

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説孩子是一顆破土的幼苗,那麼父母不僅要用愛做養料,日日澆灌,悉心看護,還要不時除草、修剪、整枝、施藥,這樣幼苗才會健康成長,長成參天大樹。但願父母都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為父母與孩子溝通情感正確定位,用親情和智慧去培養出有出息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