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01 豆瓣得分2.3的神奇劇集

  最近,又有一部影視劇在網絡媒體上引發了評論熱潮。

  與之前熱播的《人民的名義》、《歡樂頌》等劇相反的是,這部劇引起的不是好評如潮,而是惡評如潮。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這部神奇的劇,就是由黃磊老師主演的《深夜食堂》。

  它不僅在豆瓣上創下了驚人的得分2.3分(最低分是2.0分),更是被網友輪番狂嘲。

  比如,照抄日本原片中的食物,令我天朝吃貨們大為憤慨;

  比如,參演的明星們演技尷尬,讓吃瓜羣眾看劇時無比戳心;

  比如,各種廣告植入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毫無底線;

  比如,劇情生搬硬套,和我們實際生活完全脱節,看得毫無代入感;

  ……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估計投資人看到這樣的得分和評論,已經目眥盡裂。

  不過在我看來,這部劇最令人無法接受的,不是以上種種問題。它最大的BUG,是有毒的價值觀。

  02 看似感人,實則殘忍的故事

  舉個栗子。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劇中有一個故事,叫《馬克的女兒》,是趙又廷主演的。

  故事很簡單,先天失聰的聾吵人士馬克,在一個夜晚偶遇人販子,人販子丟下一個女嬰匆忙逃走。

  馬克發現女嬰,並把她帶回深夜食堂求助。在食堂老闆及食客們的幫助下,馬克把女嬰撫養長大,並給她起名樂樂。

  五年過去,一次意外事故中,樂樂頭部受傷被送到醫院,被發現與馬克血型不符,由此揭開她身世的秘密。

  警察找到了樂樂的親生母親,但馬克不願失去樂樂,樂樂也不願離開馬克,三人糾結痛苦之後,馬克決定讓樂樂跟媽媽回去。

  故事的最後是個温情又歡樂的大結局,樂樂走後,馬克收到樂樂媽媽寄來的一張機票,於是快樂地飛去和樂樂團聚。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感受一下這“整容般”的演技

  劇中故事講得很煽情,趙又廷的演技更是炸裂,其中有幾場哭戲,他把一個名義上的父親失去女兒的痛苦,演繹得入木三分,哭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

  我也在看劇的過程中幾度落淚,為馬克的痛苦落淚,為樂樂的懂事落淚,為樂樂媽媽的神經質落淚。

  但是,大家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

  在厚厚的煽情戲碼堆砌的背後,這個故事最大的問題是,當初馬克撿到女嬰難道不是應該第一時間報警嗎?!

  他把女嬰帶回來,細心地照顧她,撫養她長大,用所有能給的愛去呵護她,這固然可敬可佩。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可是,他犯的最大錯誤是,在面對拾到女嬰這個突發事件時,不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去處理。

  我們撿到一條小貓小狗之類的小寵物,都必須歸還主人,更何況,他撿到的是一個孩子啊!

  他把孩子帶回來自己撫養,這固然是善良的一面,但是,他卻從未意識到,這一舉動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影響。

  劇中,馬克先天失聰、不識字,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船員,他雖然竭盡所能照顧樂樂,但是樂樂過的仍然是最貧困的生活。

  才五歲的她,就要獨自一人去超市購物,給上班的馬克送飯,在家幫助打掃衞生,做着和她年紀不相符的事情。

  可能有人要説,這正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啊,拜託,家長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獨立自主,和孩子不得不獨自承擔和年齡不相適的生活壓力,這根本是兩回事。

  而馬克的親生母親,因為五年找不到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變得神經質。

  她是知名企業家,經濟優渥,而且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她原本可以給孩子優質的生活。

  因為馬克的一念之差,讓樂樂的人生軌跡差點被改寫,也讓一位母親差點永遠失去自己的孩子。

  而劇中食堂老闆和眾多食客,居然也一直覺得理所當然,沒有一人提出要報警,也沒有人提過要幫樂樂尋找親人。

  樂樂的親生母親在找到深夜食堂後,怒懟眾人:這都是一羣什麼人哪?!

  説得對,這都是一羣什麼人哪!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03 不加思考的善良,並不值得頌揚

  這部劇把一個錯誤的行為,美化成一個煽情的故事,並且給這個故事安上一個大團圓的結局,這是有毒的價值觀。

  這個看似感人的故事,一開始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且不説到違法的層面,我們先來看看撿到女嬰不報警到底問題在哪?

  其一,害了孩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健康,除了身體的健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這決定着孩子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稍微瞭解心理學的人都應該知道,一個人心理發展最關鍵的階段就是0-3歲的嬰兒時期,這個階段將會直接影響他成年以後的心理狀況。

  因為0-3歲是一個人安全期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嬰兒需要父母全身心的照顧和呵護,需要被無條件地滿足他的各種需求,嬰兒藉此來建立內心的安全感和對世界正確的感知。

  這個階段,最不能割裂的,就是嬰兒和母親的聯繫,嬰兒和母親之間的天然連接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無法滿足的。

  現在所有主流心理學家都主張,孩子0-3歲時期一定要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無數心理學實驗和觀察已經證明,如果割裂孩子和媽媽的連接,將會導致孩子心理發展的嚴重問題,終生難以修復。

  再看看現實中的留守兒童,我們難道還能對此毫無覺知?

  更不必説,劇中人物因為經濟條件和社會階層的巨大差異,給孩子的一生帶來的巨大顛覆。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其二,害了孩子的親人。

  失去孩子的痛苦,只有身為父母的人才會有共鳴、有體會。我是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對此感同身受。

  有一次帶孩子在小區玩,孩子要我去撿遠處的樹葉,等我撿好起身以後,卻發現她已不在原地,四處張望都不見。

  那一個瞬間,我覺得我心臟快從胸膛裏跳出來,腦子裏轟的一聲像爆炸了,恨不能把自己殺了。

  我飛快地跑過去,只見她蹲在地上撿樹葉,被花壇擋住了。

  我一把抱起她,眼淚不受控制地迸出眼眶。這一瞬間的分離,我卻覺得像生死訣別。

  失去孩子對父母來説,那份痛苦比削骨剜肉還要深刻,這種痛如影隨形,將會伴隨一生,永遠無法淡忘。

  人販子固然可恨,可是劇中撿到孩子的馬克,以及食堂的一眾人等,從未想過,樂樂的親人失去她該有多麼痛苦。

  甚至,還在找到樂樂親生母親以後,居然幻想繼續保留監護權。

  而影片的刻畫,也明顯偏向馬克和食堂眾人,把他們描畫成善良又好心的樣子,反而把樂樂母親演繹成不近人情、不知感恩的惡毒模樣。

  我想再懟一句,這都一羣什麼人哪!

  其三,破壞法治秩序。

  如果説對孩子和其親人的傷害,只是個體影響,那撿到孩子不報警這種行為,對公共資源造成的浪費就是對社會法治秩序的破壞。

  為了幫助孩子找到親人,動用了義工、警察、法庭等多種機構,反覆地調查、求證、調解,最終才讓孩子回到母親的身邊。

  這些資源,原本可以服務其它公民,因為被這一事件佔用,所以不得不放棄其它可能需要的人們。

  有人會説,這些機構本來就是為公民服務的,理應為大家所用,就算因為這個事件而使用,又有什麼不對?

  是沒有不對,可是本來資源就有限,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事件,這個資源可以用在其它的事情上。

  正是為了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才會有擾亂公共秩序這樣的罪名,才能維護社會良好運轉。

  目測看到這裏,一定有一堆人要開始罵我冷血了,説要不是馬克撿到樂樂,她如果被人販子帶走,又或者被其他人撿到,不一定有馬克對她那麼好,她的命運會更悲慘。

  對,被馬克撿到是不幸中的萬幸,我也認可,馬克對樂樂的付出和感情也讓我為之動容。

  但是,一部被廣泛傳播的影視作品,不單單是講完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它所宣揚的價值觀是否正確,才是更重要的。

  我們現在探討的是馬克撿到嬰兒不去報警這個行為究竟值不值得被頌揚,把這個案例包裝成一個感人的故事到底符不符合時代的理念。

  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那麼它成為感人肺腑的美談還情有可原。

  那時沒有那麼發達的國家機構,也沒有那麼多科技手段幫助孩子找到親人,所以撿到一個嬰兒,盡己所能把他撫養長大,是當時的人們所能做到的最好選擇。

  把這個故事背影移植到現在,我們用當代的理念和法治去衡量和思考,這個故事傳遞的價值觀就變得扭曲而醜陋。

  影視作品不僅要收視率、要盈利,更要承擔起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責任,只有那些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作品,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有時候,不加思考的善良,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30 字。

轉載請註明: 《深夜食堂》: 低智商的善良, 其實是在作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