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雪後的紫禁城一片銀裝素裹。金碩 攝
北京8月26日電(上官雲)25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現身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以“讓博物館文化活起來”的觀點為主題,與觀眾一起分享了故宮近年來的變化以及故宮文化。在提到博物館門票票價的問題時,他説,現在故宮門票淡季40塊錢、旺季60塊錢,一直沒漲價,“如果靠漲價控制觀眾數量,擋住的一定是低收入人羣和學生”。
單霽翔依然是白襯衫配深色褲子亮相,簡單整潔,沒有任何架子。幾年前,他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院長,上任之初先跟助理先實地在故宮走了一圈,瞭解基本情況,直到現在,單霽翔在任何時候,都能清楚的説清故宮所藏珍寶的數目以及古建築的數目。
“提到故宮,我們習慣性用很多美好的語言描述,比如世界最大規模木結構建築羣、世界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羣、收藏着中國最多的文物藏品……可這些‘世界之最’,對觀眾來説並不是最重要的。”單霽翔説,“館舍大,可是70%的範圍都立着牌子,叫‘非開放區,觀眾止步’;藏品多,可99%都沉睡在庫房裏……這些‘世界之最’變得毫無意義”。
資料圖:“故宮講壇”第一百講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單霽翔作《故宮博物院的表情》主題講座。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單霽翔認為,對普通觀眾來説,最重要的是這些文化資源給人們奉獻了什麼,“因此,我們要改變”。
首先是買票。過去的故宮,從買票到進館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單霽翔形象的比喻為“拓展訓練”,“先排長隊,好不容易擠到窗口買完票,還得往外擠,還得驗票存包……真等進入故宮,已經精疲力盡”。
“以前,故宮廣場更像個商業化的廣場,賣各種小商品,甚至一側的一排房子租了出去,租房子的人辦了一些類似“太監展”、“武則天展”等格調不高的展覽,20塊錢一張票。”單霽翔説,人們看完以後出門就罵故宮,“其實這不是故宮辦的”。
隨即,故宮進行了清理。先把門前廣場收拾的清新、典雅,對上述房子進行修繕,三十個窗口一字排開,用來賣票,再加上後來推行的網上購票等措施,保證遊客來到故宮三分鐘一定能買上票,最遲不過一刻鐘。提到這些變化,單霽翔特別高興,“買票環節省了一個多小時,能用來看我們辛辛苦苦辦的展覽,雙方都受益”。
資料圖:故宮六大宮殿百年來首次亮燈。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除此之外,故宮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服務觀眾。單霽翔説,門前廣場設立了服務中心工人們諮詢,還播放故宮製作的影視片,人們能夠先做做功課,制定參觀路線,“我們還準備了免費地圖供觀眾使用”。
“如果觀眾需要的話,還能使用我們的嬰兒輪椅、殘疾人輪椅等等,輪椅乾淨結實,還不用還,觀眾特別喜歡。”單霽翔順便開了個玩笑,“當然也不能拿到家裏去:出門的時候放在那兒,不用還,我們清潔以後再運回來”。
一直以來,單霽翔都覺得,參觀故宮,要讓觀眾看得舒心且有尊嚴。以前的故宮,偌大的門前廣場沒有一把椅子,人們累了席地而坐,單霽翔調侃,當時最好的座位是樹坑,“我們做了200把椅子。趁着樹坑沒人坐,我們趕快把它平了,做了一圈能坐12個人的樹凳”。
資料圖:故宮博物院拆除彩鋼房還原古建築風貌。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還有人抱怨,你們這些大殿總是黑黑的,為什麼不能亮一點呢?我們需要一遍遍説明,為了保護文物的需要,不能長時間照射。”理由很充分,但單霽翔考慮,這樣人們參觀體驗不好,“我們用了兩年半時間研發了光源,一旦燈亮,兩邊還有兩個安保人員值守,消防部門同意了方案,最終‘點亮’了紫禁城”。
此外,單霽翔還帶領故宮全體人員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設立足夠多的電子標識牌;用三年時間進行環境整治,清理石刻構件,把堆放在室內的原本存放文物的各種大箱子很好的保管起來,拆除了故宮裏的彩鋼房等……還把難看的電線杆子換成三百多個宮燈,白天是景觀,晚上能照明。
“我們希望今天再到故宮,看到的是綠地、藍天、紅牆、黃瓦的美景。”單霽翔很有信心的説道,“再過三年,是紫禁城六百歲生日,我們希望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六百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