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守諾養親13載 66歲老人無微不至照顧95歲二叔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綜合

  66歲老人的孝行

  無微不至照顧95歲癱瘓聾啞的二叔

  守諾養親13載 遵父母遺願要在家裏為二叔養老送終

  陳廣濤

  百善孝為先,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雖與廣州遠隔千里,66歲遼寧人陳廣濤的故事在上一週還是感動了萬千網友,有人説“難得、含淚、佩服”,也有人留言“他晚年算是毀了”。

  53歲,因工傷提前退休,從事醫院管理工作的陳廣濤放棄了城市生活,獨自一人回到闊別30年的農村,一個連4G信號都沒有的小山村,照顧年邁的父母、叔叔。13年,老人們相繼變老,光是給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人洗牀單、衣服,他就洗壞了4台洗衣機;13年,父母相繼去世,他又不捨天生聾啞、終身未婚的二叔,與老人同睡一炕,貼身照顧至今。

  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陳廣濤説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就想盡力完成父母的遺願,在家裏為二叔養老送終。“同樣為人,我叔他是真可憐。” 他説。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2004年,53歲的陳廣濤回鄉時,距離他離家當兵已過33年。老家等待他的是1間老房,3個獨居老人組成的“80後”家庭――母親86歲,父親84歲,二叔81歲。

  少小離家老大回

  老房位於遼寧莊河市鞍子山鄉金山村榆樹底屯,陳廣濤沒想到,原以為暫別的城市生活,一晃就過去了13年。

  此前,陳廣濤生活在距離老家一百多公里的丹東市,他從部隊轉業,在一家醫院從事後勤管理工作,擔任業務處處長。由於一次工傷,45歲的陳廣濤腰椎椎骨崩裂,因此提早退休。

  陳廣濤的退休生活本可以很“瀟灑”。他經濟上不緊張,有退休金,妻子在醫院上班,退休後還被返聘;兒子還沒有孩子;天生熱情、喜歡釣魚的他常相約戰友聚會。所在的老幹所也不時組織體檢、聚會和旅遊。

  回鄉前,陳廣濤和兄弟姐妹逢年過節會回鄉看望父母、叔叔。隨着父母、叔叔一轉眼變得更老,他們卻堅持不離故土,不去城裏與子女同住,不僱人在家,更不去養老院。

  從“80後”陪到“90後”

  陳家兄弟姐妹六人都不在老家。陳廣濤排行老五,他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妹妹。條件上,陳廣濤不是最好的;住處離父母也是最遠的。

  但陳廣濤不顧妻子的意見,堅持回家照顧老人,陪着老人從80多歲走到了90多歲。

  陳廣濤兄弟姐妹對老人都挺孝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錢。但是陳廣濤一回鄉,老人就叫他去買化肥、種子,種地。

  “咱們農民對種地不用心,還要幹嗎?”父親的一句話,讓陳廣濤拿起了鋤頭,邊學邊幹。他腰椎不好,不能幹重活,就僱人幹,妻子還給他買了一台農用三輪車。

  “種地不圖錢,也不缺吃,就為了哄老人開心。”多年來陳家的地一直沒荒着,種有玉米、花生,黃豆,老人看見就開心。在這個寧靜的鄉村,沒有4G網絡,唯有的娛樂就是嘮嗑和看電視,要去附近的鎮裏買東西,66歲的陳廣濤至今還騎着摩托車去買。

  老人越老越黏他,他也忙得脱不開身。

  13年洗壞4台洗衣機

  這13年,光給老人洗洗衣服,他就洗壞了4台洗衣機。

  老人越老,毛病越多,最麻煩的是大小便失禁。僅在今年,陳廣濤就洗壞了幾套被褥,還不包括無法洗直接扔掉的被褥、被套。

  妻子一邊心疼他,給他從城裏買了不少橡膠手套,一邊對他提意見,認為陳廣濤的兄弟姐妹應該輪流照顧老人。

  陳廣濤笑着説,兄弟姐妹的心都孝順老人,只是具體工作由他來做。2008年,陳廣濤的母親91歲去世,臨終時,她拉着小兒子的手説,不要把叔叔丟下。2年後,父親臨終時,也是這個要求。

  陳廣濤的二叔是天生聾啞人,終身未婚,沒兒沒女,跟哥哥嫂嫂一起住了超過60年。

  曾經有一段時間,陳廣濤的父母被兒女説動了,要去城市生活,但想到陳廣濤的二叔在農村,兒女家又容不下三個老人,最終還是決定留下。

  回鄉前,陳廣濤跟二叔不熟,感情也不特別深。但陳廣濤説:“我叔挺苦的。殘疾、沒結婚、沒兒沒女,我就想讓他有子女在旁的感覺。”

  照顧癱瘓卧牀半年多的父親和已癱瘓一年多的二叔時,陳廣濤長期失眠,晚上休息不好,老人一動就醒。老人有時4時就起牀,半夜還要起夜兩三次。

  戒煙4年鍛鍊毅力

  父母去世後,陳廣濤的兄弟姐妹説,按着叔叔是五保户的情況,可以送去敬老院。

  老房子的房頂漏了,陳廣濤想修房子,但修房就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一聽敬老院,陳廣濤二叔就哭。

  “你不去,我怎麼修房?”陳廣濤比劃着。

  “你走吧,你走了,我就死了。”他叔叔邊哭邊用手語比劃。

  “我是吃了虧,遭了苦,但是要把老人扔下,我確實不忍心。”陳廣濤説。

  陳廣濤以前抽煙很兇,每天一兩包。後來他想,如果能有毅力戒煙,他就能把照顧老人的難題一一解決。

  現在陳廣濤戒煙4年,他覺得自己很有毅力。

  去年8月前,陳廣濤二叔還能出門活動串門,後來就一下子腦梗,癱瘓卧牀,腦子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二叔一刻也離不開他

  如今,66歲陳廣濤和95歲陳二叔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4時至6時之間,老人就要起牀,陳廣濤伺候老人洗臉、吃飯。伺候完,他才自己洗漱,吃飯,然後再洗髒衣服,幹雜活。

  有時他在院外幹活,沒多久,老人瞧不見人就在牀上嗷嗷叫,一刻也不能離他。

  95歲的二叔假牙已經戴不住,陳廣濤就把豆腐、雞蛋、青菜像餃子餡一樣剁碎放在粥裏。

  “營養是保證了,但口味不行”。陳廣濤説,吃完晚飯後,老人要看電視就看,不看就睡覺。癱瘓的二叔睡裏面,陳廣濤睡外面,隨時照應,一般每晚要起夜三次。

  叔叔的癱瘓前半年,陳廣濤沒摸準規律,幾乎無法休息。現在他對老人的情況比較瞭解了,晚上還能睡好覺,習慣成自然了。

  陳廣濤説,父親臨終前半年癱瘓在牀,有了伺候父親的經驗,他“能讓我叔‘舒服’多了”。

  有時,陳廣濤會跟二叔開玩笑説,“你有福,你的福就是我的苦。誰讓我趕上了?”

  陳廣濤説,他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希望二叔能好一點,也希望他早點解脱,別再受苦。如果那一天來了,陳廣濤説送走二叔,他就回丹東和家人團聚。

  “但現在服務質量我沒法下降。”陳廣濤笑着説。

  對話:

  沒底線的人才丟下老人

  廣州日報:當初為何要回鄉照顧父母?

  陳廣濤:家家都有老人,對自己的老人不尊重、不管、不負責任的人,我深惡痛絕,覺得這樣的人底線太低了。我們家就趕上這情況,兄弟姊妹都離開農村,不在老人身邊。

  我因傷提前退休,回來發現老人太不容易了,就想給老人減輕負擔,在父母跟前盡點孝心,洗洗衣服、做做飯。如果我不去的話,老人就都不在了,那時候就晚了。

  廣州日報:回家後發現是怎樣的情況?

  陳廣濤:三個老人相依為命,非常不容易。2008年,母親91歲去世,2010年,比母親小兩歲的父親去世,也是91歲。

  我叔叔享受五保待遇,但是不想去敬老院。他是聾啞人,既聽不到也不會説話。在這個情況下,我父母很有想法,跟我説,你把我們都快伺候到土裏去了(笑),對你叔叔也得繼續服務好。我就答應了父母,不丟下二叔,對他要負責到底。

  廣州日報:六個兄弟姐妹,為什麼是你堅持照顧13年?

  陳廣濤:兄弟中我歲數最小,今年都66歲了。大哥已經78歲,當時正好我退休了,就回來了。我能堅持下來,也因為自己有退休工資。要是連自己都不能養,根本沒辦法堅持。

  廣州日報:妻兒對你沒意見嗎?

  陳廣濤:我愛人對我有點想法,認為兄弟姐妹要輪流照顧老人。十幾年前,丹東新開了一家醫院,找人做後勤管理,月薪3000多元在當時還算不錯。我愛人幫我聯繫了,但我一想,我如果一走,老人肯定活不到這麼大歲數。其他兄弟不常在他身邊,不熟悉情況。

  廣州日報:你現在身體怎樣?

  陳廣濤:按照當初的診斷,我什麼彎腰的活也不能幹。剛回來那年春節,我給父母做飯。彎腰切菜做飯,腰疼得在牀上躺了兩個月。腿也壓了痛,走不了路。但後來就慢慢可以了,但重活仍不能幹。這些年,偶爾腿也發脹發酸,但感覺還可以。

  這件事我也覺得很奇怪,有人説是“你孝敬父母,老天爺在幫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