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女兒攀比消費,三觀正的媽媽怎麼教?
前段時間,黃奕和女兒的一段對話上了熱搜。
女兒鐺鐺提出想買兩把瑞士軍刀,理由是別人買,自己也想要。
黃奕拒絕並嚴肅地教育道:“買東西是自己需要才買,人家的東西是人家的,為什麼人家有你就一定要有?你是賺錢了還是努力了?”
孩子的消費需求應該來自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而對於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的小朋友來説,確實很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
通常產生攀比心理的人與被選作為參照的人之間往往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導致自身過分要求,虛榮動機增強,甚至產生極端的心理障礙和行為。
而孩子的自我評價,多數來源於成人和同伴的評價。孩子們多數認為:爸爸媽媽説我是這樣,那我覺得我就是這樣;我的同學因為穿了名牌鞋而得到關注,那麼我也想要買一雙讓大家關注我。
因此,我們經常看到小學生互相攀比,有些孩子一看到父母就是要錢,跟風消費。
物質富足的時代,攀比消費比比皆是
有人説,攀比心是人類的本能,不管孩子還是大人都躲不開、逃不掉,只是看你怎樣去看待。家長們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這其實也是一種攀比心理,而孩子們之間的社交也成了攀比的角力場。
就像下面這條新聞,智能手錶成了孩子們攀比的對象,因為孩子的同學買了智能手錶,於是他成了班級社交圈的中心,緊接着越來越多的孩子就會相繼模仿,誰沒有智能手錶誰就落單。
原本用來保持聯繫的智能手錶成了孩子們攀比的對象。那麼價值1000元的智能手錶,你會給孩子買嗎?如果你不買,孩子會被孤立嗎?
而這樣的攀比心如果一再助長,變成了一個人的做人準則,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前段多名未成年女生被誘導勸酒”的新聞被很多人關注,山西國際商貿學院附屬中職學校有8名學生從今年11月起多次被人誘騙去多家KTV陪酒,年齡15歲左右。
其中一個孩子的爸爸聲稱,自己在女兒手機上發現很多紅包轉賬記錄,從200元至1000元不等,有的孩子身上不止一部手機,通過警方的調查也發現,這些孩子們過分追求物質、虛榮心和攀比心極強。
當然,我們並不是把犯罪的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而是去分析,為什麼這些孩子會被引誘,身為家長,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吉姆·菲在《帶着愛和邏輯來育兒》裏面曾經提到,
孩子擁有攀比心理並不可怕,但是過度的攀比,會讓孩子內心變得過度膨脹。這種膨脹會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礙,要麼極度自卑,要麼極度自大。
那麼,孩子的“攀比式消費”到底是從哪來的呢?這其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的言行舉止深深影響着孩子
孩子萌生出攀比心理大部分是由於以下三個心理因素導致的:
1.模仿行為
模仿行為出現在幼年階段。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愛模仿,而且他越在意的人,認同感就越高,越要去模仿。
所以,除了同伴之外,父母是孩子們最愛模仿的對象。有時,爸爸媽媽正在閒聊,並沒有對着孩子説話,而孩子卻在旁邊無意中聽見了,他會模仿和內化你傳達出來的價值觀。
比如,有的人喜歡聊家常,不經意間羨慕起別人的生活,或者互相談論起品牌,談論價格,這些話題都會引起孩子的好奇:“爸爸媽媽聊起這樣的話題都眉飛色舞的,我也想聽一聽他們都對什麼感興趣。”
我們不希望孩子盲目跟風、追求物質,那麼我們自己也要放棄攀比消費的想法,追求更深層次的精神世界,這樣不僅能給孩子帶來正確的價值觀,而且當孩子發現同伴之間有攀比消費的現象時,我們還能以身作則,很有底氣地糾正孩子的想法。
2.不自信地偽裝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愛面子”,一旦覺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就想要急着彌補,或者用別的方式“扳回一城”,“買東西”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手段。
直白地説,這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種表現,越是不自信,越需要用其他外部條件來“武裝”自己,讓自己顯得很強大。這種急切的想法,很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無法回頭。
小林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到更好的教育,花了大價錢把他送進當地的貴族學校上高中。媽媽總會語重心長地跟他説:
“為了讓你上學,咱們家傾盡全力,你去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媽媽節衣縮食也要供你上學。”
看着周圍同學們吃穿用度都很“高級”,自己卻捉襟見肘,因此他不願意與同學交往,內心特別自卑,生怕被別人瞧不起。
偶然一次與同學發生矛盾,對方還因為他寒酸而嘲笑他。他實在氣不過,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他發現班級裏總有馬馬虎虎的同學,身上的錢到處亂放,小林就趁大家不在的時候,翻同學的桌子,總能摸出幾百元錢。慢慢也開始給自己買“名牌”,追求“新款”。
好景不長,終於有一天東窗事發,同學向老師告發他經常偷別人錢的事情,這回連學也上不下去,媽媽也陷入絕望,為送孩子來這個學校後悔不已。
3.精神慰藉
很多孩子攀比消費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階段很需要愛和關注,但是有些父母可能忙於工作,忽略孩子的內心需求,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他們就會轉頭去追求物質,以彌補內心的空虛。
幾年前,央視推出了一個公益廣告《提款機爸爸》:媽媽帶着女兒彤彤去取錢,像往常一樣跟她説:“爸爸給我們錢,可以去買東西了”。
從抱在懷裏到自己會走路,媽媽每次取錢都會帶着彤彤,而彤彤對爸爸的記憶就只有這台提款機。於是她經常幻想,提款機爸爸會突然活過來,陪着自己盪鞦韆、騎自行車、寫作業、一起睡覺……。
然而隨着過年的鞭炮聲,彤彤醒來發現原來這都是夢,爸爸今年又忙的回不來了……然而真正讓人心疼的不是彤彤的傷心和落寞,而是她那句懂事的“爸爸,新年快樂”。
這個廣告讓我印象很深,孩子的世界沒有精神的陪伴,只剩下金錢,那麼她只能去追求物質來獲得家人的關注。很多家長覺得我辛辛苦苦掙了血汗錢,都給了你,就算是盡義務了。
那麼,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攀比消費呢?
帶孩子關注自身的需求,豐富精神世界
我們不希望孩子關注點都在外部的物質世界,就需要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心靈。下面三個方法能幫助我們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來,放到自己的身上。
1.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有通過努力成功的經驗
之前我們説到“自卑”的問題,避免自卑的好方法就是,給孩子“成功感”。讓孩子覺得,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是追隨別人的腳步,那麼他就會在有外來誘惑的時候轉而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所以我們要避免做“專制型父母”,在孩子自己的生活問題上,多問問孩子的意見,讓他有自己掌控的感覺,這樣才能避免跟風攀比。
2.給孩子“理財”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金錢來之不易,攀比消費是一種過度的浪費,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告訴孩子
“金錢的價值。”嘗試給孩子一些“生活費”
,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體驗支配金錢的感覺。
隨着經驗的積累,孩子會理解周圍生活中的商品都是什麼價格,需要買什麼不需要買什麼。當想買貴重一點的物品時,需要節省一點,有計劃地花錢。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帶着孩子觀摩父母的工作狀態,甚至可以嘗試着讓他體驗一下掙錢的感覺,讓孩子瞭解金錢來之不易,孩子就會慢慢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3.足夠的愛和陪伴
避免孩子形成攀比消費的心理,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他的價值並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那麼家長首先就不能總是用金錢來應付孩子,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拿出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
有人會説,我現在沒命地掙錢,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將來啊,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
正如顏如晶在《奇葩説》中説的那樣: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電視劇,從一集到二十集你不看,你問我,現在演到哪裏了?我怎麼告訴你?誰能告訴你?”
連續劇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我們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你不看,就永遠看不了了。
有一本書叫做《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作者提出了“黃金時間”的概念。
當我們拿出半小時,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專注地陪伴孩子,看看他在做什麼、他在聊什麼,他是怎麼玩的、專注地跟他互動,“黃金時間”就形成了。
如果你在出差,工作的間隙,拿出手機給孩子打上10分鐘的電話,問問他的生活,表達對他的思念,即使不在身邊,也能創造出“黃金時間”。
當你在專注地陪伴孩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當你給他回應的時候,他就得到了心靈的滋養。在你一次次的回應中,孩子就明白了,愛比金錢更重要。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喧囂的物質生活中明確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堅定地走下去。
策劃:M?T
作者:娜娜
設計:多納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