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在美國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他多次提到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並且提醒華盛頓,一旦和中國脱鈎,美國會承擔巨大的經濟成本。他還強調,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應立足於共贏,作為該地區的接觸手段,而不僅僅是建立在戰略、安全和潛在敵意的基礎之上。

  這不是李顯龍第一次對華盛頓做出善意提醒了。此前他就多次表達過類似看法,包括將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形容為相互依存的“連體雙胞胎”,警告美中衝突對世界是個“災難”,等等。此外,李顯龍還多次表達了新加坡無法“選邊站”的態度。

  

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李顯龍當地時間30日出席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討論會

  雖然新加坡不是美國的正式盟友,但它是美國在東南亞最親密的夥伴之一,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稱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區域存在的一個錨”,與此同時,新加坡在東盟內部的影響力也有目共睹,所以李顯龍的這些表態,對華盛頓而言是真誠的,對東盟而言是具有普遍性和象徵意義的。

  “大象打架草坪遭殃”。這句話在今天越來越多地被提起,它反映出一種現實焦慮感。東盟國家不願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更擔心淪為大國博弈的角力場。新加坡算得上是在中美之間平衡得比較好的國家,但隨着美國對華戰略遏制的推進,做這種平衡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我們注意到,李顯龍這次就中美關係説了幾句客觀的話,就被美國媒體扣上了“北京耳語者”的帽子。

  

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日,新加坡中央商務區。

  但無論如何,即便捂起耳朵、蒙上眼睛、使出蠻力,也依然改變不了美國“印太戰略”在地區內不得人心的現實。印尼外長蕾特諾近日公開表示,美國需要為亞太地區制定更強有力的經濟議程,而不是隻關注安全問題。“我們的人民想要的是繁榮,而不僅是安全……我們的人民會問,如果它(“印太戰略”)不能為人民帶來經濟利益,這個概念還有什麼意義?”東盟國家普遍意識到,美國只是想在這裏打造對抗中國的“橋頭堡”。

  過去一段時間裏,一些國家相信只要做出足夠讓步,美國就可以對它們提供足夠的支持。然而事實反覆證明,美國的承諾就像窗户紙一樣一捅就破,華盛頓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美國優先”,讓一些國家吃盡了苦頭,也讓別的國家提高了警惕。新加坡曾積極擁抱美國發起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等來了美國的“退羣”。如今,美國又在試圖推動亞太北約化和北約亞太化,拼命把衝突風險的禍根往這個地區埋。

  作為一個深度嵌入全球化的國家,新加坡尤其經受不起大國地緣政治的對抗,尤其重視周邊環境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它對地緣政治風險的嗅覺格外靈敏,對局勢的研判也具有一定前瞻性。這兩年,新加坡政要在各種場合發出警告稱,亞太地區正在向非常危險的方向發展,並多次向美國喊話,呼籲美國接受中國崛起,“放小國一條生路”,同時強調,這也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但這種理性的聲音,往往在華盛頓被自動過濾掉了。

  然而,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是:儘管美國想拉起一張圍堵中國的細密大網,但這個網是經不起細看的。無論是“五眼聯盟”還是“四方機制”或者“奧庫斯”,沒有一個是東盟國家。輿論注意到,在會面後的記者會上,拜登提了6次“印太”,李顯龍則幾乎沒有使用這一明顯帶着集團政治色彩的“美國概念”,而是選擇了“亞太地區”的説法,與美方立場拉開明顯差距。

  

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當地時間2020年3月2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山。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與潮流和人心作對。華盛頓固然可以掩耳盜鈴繼續在輿論上糊弄,但它“印太戰略”的空心化是填補不上的。如果美國連新加坡這個親密朋友的忠告都聽不進去,那隻能等着現實給它足夠深刻的教訓。(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為: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6 字。

轉載請註明: 李顯龍的忠告,華盛頓本該聽進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