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代表委員熱議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三鏈”貫通融合點燃高質量發展“智慧引擎”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綜合

左圖:“創晶科技中心”項目是臨港新片區科技城園區的首發項目。 本報記者 邢千里攝 

右圖: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實驗室一角。 本報記者 袁 婧攝 製圖:馮曉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創新人才培養既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這一話題展開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聚焦創新鏈佈局產業鏈,深化產業鏈激活人才鏈,營造有利於教育和科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大生態。通過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有效貫通、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慧引擎”。

聯合培養模式,構築頂尖人才矩陣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代表委員表示,關鍵在於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當前要更關注人才培養的“質”,把創新精神的培育融入到義務教育階段每一堂課中,為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眾議認為,這就要求培育人才進一步轉向精細化。在他看來,高校招生與培養應該從保“量”聚焦為保“質”,通過豐富課程內容、制定複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等,讓學生畢業即實現高質量就業。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市委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認為,高校應加快佈局交叉學科建設新方向,強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學科基礎。一方面,構建學科動態調整機制,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現代信息技術領域,加快專業知識體系的迭代更新,探索設置前沿性、綜合性、學科交叉型、問題導向型和創新創業教育類等課程,形成全新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推動校企“雙向流動”共同構建頂尖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職,創造有利於教師掌握新技術的條件,引導更多頂尖人才對“卡脖子”問題開展跨學科研究。

“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文化的孕育,需要水滴石穿、久久為功。”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認為,人才的創新能力不僅取決於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更要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入手,循序漸進、系統推進,為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他建議,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創新教育模式,從小培養學生提問、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創新習慣。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設科技高中,探索大學與高中教育相銜接的新型人才貫通培養模式,保持創新教育在課程內容、教學時間等方面的連貫性,更好地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競力“下半場”,讓產業鏈“枝繁葉茂”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這對中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帶來新挑戰。大家認為,人才正成為行業“下半場”競爭的高地,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應着眼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找準當前人才缺口精準發力,通過多元化前端培養,培育出能對接產業、造就能適應並引領時代的人才。通過創新鏈的驅動、人才鏈的滋養,讓產業鏈更“枝繁葉茂”。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樊春海建議,在產業鏈端,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科技成果研發轉化的全週期,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強區域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建立聯合攻關合作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懿豔認為,科技快速發展,一些行業人才供需不平衡情況正凸顯。以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為例,要求企業研發人才兼具多維專業背景。她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出台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及發展規劃,在相關高校開設相關學院或專業,完善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專業知識結構,健全專業培養體系,加大力度培養掌握交叉學科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兼航天產品部主任施華君看來,以實用性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未來方向。當前工科類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基於國產技術、工具、能力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儘早熟悉國產技術平台,從而推動創新教育人才一體化。如,計算機專業應開設麒麟、鴻蒙操作系統相關課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能大師師延財提出,完善“小眾”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同樣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一環。比如,在核工程建設領域,核級焊工就是這樣的“小眾”存在。但目前大多數院校未設置相關專業,導致從業者人數相對少、技能水平需提高等問題。他希望進一步統籌“小眾”工種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更多領域培育出“大國工匠”,為重大項目、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營造創新生態系統,支持挑戰最前沿

創新生態系統的營造,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代表委員就此提出,應當引導鼓勵多元力量參與協同育人,在政策引導、培育機制、評價體系等諸多方面為創新教育提供切實保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賦能,營造有利於教育和科技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進一步增強中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等的科研支撐能力、創新水平與國際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建議探索創新基礎研究長週期支持模式:以凝練高水平基礎科學問題為核心,以“選好人、選好問題”為導向,圍繞高質量基礎科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改革基礎研究的支持模式,設立8年至10年甚至更長週期的人才計劃項目。持續穩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發展潛力的科研人才,挑戰最前沿科學問題、探索交叉融合領域、衝擊國際頂尖重大科學問題,形成有利於科研人員從事長週期、高風險、顛覆性基礎研究工作的創新生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提出,要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打造一系列有梯度的人才項目品牌,鼓勵國家和地方各級科研單位聘用本土優秀人才。在政策上通過完善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為本土人才的發展創造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認為,要改善當前各類人才“帽子”過多的現象,破除“四唯”評價,同時着力培養人才的科學家精神,以內涵式發展促就優秀科技人才擔負起科技報國強國的新時代新使命。


  作者:單穎文 佔悦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