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話兩會|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破解“城市病”
齊魯壹點記者 孟傑 實習生 姜睿 範若丹 姜丹
“小屏幕、大視野”,在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再次提出要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19日上午10點半,齊魯晚報推出濟南兩會直播欄目——“小屏話兩會”第三期。濟南市民、齊魯晚報情報員袁佩穎,齊魯晚報評論員朱文龍做客直播間,就濟南如何有效破解羣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病”進行了討論。
城市治理要再精細一些
作為一名老濟南人,袁佩穎見證了濟南這座城市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的濟南道路非常暢通,空氣也越來越新鮮,市民素質也提高了不少。”對於濟南交通、環境等方面的變化,袁佩穎説起來頭頭是道。朱文龍也對袁佩穎提出的濟南道路方面的變化感觸頗深,“咱們現在的軌道交通是越來越方便,以前去宜家坐公交要一個多小時,現在也就用30分鐘。”朱文龍稱,交通暢通了,出行速度上來了,濟南市民的滿足感也就隨之提升了。
雖然濟南這些年的變化贏得了不少好口碑,但如果要打造現代化的強省會城市、爭創文明典範城市,兩位嘉賓認為,濟南還需要把管理水平的標準定得再高一些,治理再精細一些。
“現在濟南的交通擁堵是一個大問題。”袁佩穎稱,隨着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增多,交通擁堵和停車難,是濟南目前面臨的棘手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除了交通擁堵和停車難這兩大城市通病,朱文龍還非常關注濟南的垃圾分類問題。朱文龍認為,現在濟南雖然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法規,但市民卻對此知曉率比較低,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濟南市民的參與度不高。“有一些小區甚至根本就沒有垃圾分類的設施。”朱文龍擔心,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垃圾圍城”很有可能會死灰復燃。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來,咱們濟南需要貫徹城市治理精細化這個理念。城市治理的問題比較多,也比較複雜,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但通過城市精細化治理,可以順利解決這些問題。 ”朱文龍認為,城市精細化治理就是在城市治理過程中,把工作做細做實,把管理和服務滲透到城市每一個角落、涵蓋城市每一層次的人羣。這樣不僅可以破解已有的“城市病”,也可以預防潛在的 “城市病”。
廣開言路,多聽市民建議
在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其實對破解城市病有專門的表述。例如,提出加快構建城市治理一體化格局,推廣前置式“服務+執法”新機制;紮實開展城市體檢,有效破解羣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病”,讓廣大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要想把城市管理得更精細,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袁佩穎認為,政府還應該廣開言路,多聽一下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從市民的角度出發,適時調整城市的某些規劃和管理舉措。
“比如説在我們小區,如果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就會去找他們談。”袁佩穎稱,政府和市民之間應該架起一座順暢溝通的橋樑,這樣更方便發現和及時解決問題。袁佩穎拿大家都比較關注的交通問題進行了舉例:“道路為什麼會堵,有關部門必須要多跟司機交流溝通,問問他們有什麼樣的煩惱,希望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袁佩穎也鼓勵市民要有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主動建言獻策,共同參與到城市管理中。
朱文龍也非常認同這種説法:“居住在這個城市裏的市民,對於城市的發展和規劃是有發言權的。有些城市在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他們會定期召開座談會,來傾聽市民對城市發展規劃的建議和反饋。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這種協商機制可以讓公眾充分發聲,在傾聽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制定出城市發展的規劃,才是有利於城市發展的,才是科學的。”
“以最小的建議贏得最大的收效,這是最好的。”袁佩穎稱,面對現在的一些城市問題,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濟南這座城市會變得越來越好,濟南市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
城市管理既要裏子也要面子
破解“城市病”,需要持續推進“三高”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系統開展城市“微整形”“微治理”,着力解決電動自行車、共享單車停放亂等管理難題,深入推進交通擁堵治理,加強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和規範管理。在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交通擁堵和電動自行車、共享單車亂停放等問題也做了一些部署。
“充電樁的問題也是一個問題。”袁佩穎稱,政府鼓勵綠色出行,但電動車的充電和停車又都成了問題。朱文龍認為,這就涉及到城市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想法。“我們現在鼓勵推行綠色出行是一個好事,但推行後要怎麼管,需要加以考慮。”朱文龍稱,很多地方在管理方面,只重面子卻輕裏子,只建不管,也會造成一種城市病。
朱文龍同時認為,“城市病”之所以出現,就是人聚集到大城市所產生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的產生,就是和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有關。
“現在濟南的老城區,比如泉城路,停車就很麻煩。因為這個路原先不是給機動車設計的,是給非機動車設計的,現在卻既有機動車也有非機動車通行,這個規劃問題就需要在管理方面下功夫。”朱文龍稱。
朱文龍表示,對於一些市民反映的公廁少的問題,也是因為前期規劃沒做好。“這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良心,而且更多體現的是一種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