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童年記憶回來了!和平公園10月中旬重新開放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綜合

12項“公園+”賦能、秀麗的“和平新八景”、24小時開放、友好型兒童樂園、童年的動物記憶……歷時20多個月的改造,和平公園預計將於10月中旬對外開放。昨天,虹口區綠化市容部門發佈了公園改造亮點,向市民揭開和平公園換新顏後的神秘“面紗”。

打造“和平新八景”

本次和平公園改造圍繞“公園城市”和“公園+”建設目標,按照“無界、煥新、互動”三大設計理念,打造了茗廂扶柳和鳶宛風花坊悦音新港虹影暢心漣灣曲水玩月竹橋花溪楓停晚香等“和平新八景”,賦能12項“公園+”功能。改造後的和平公園,將最大程度上滿足各類市民羣眾遊園需求,打造綜合性社區公園新典範。

改造中,保留了園內原有的骨架喬木,梳理了中下層鬱閉綠地空間,增加了下層地被品種植物。根據區域光照條件、植物現狀和使用功能,呈現出“四季有景、月月有花”的環境。

在公園水體方面,通過去除淤泥、種植多層次水生植物、養殖益於水生態健康的魚蝦動物、增設自動循環設備等措施,修復了水生態體系,重新開放後的公園湖面將水清如鏡。

打開圍牆 24小時開放

公園紛紛打開圍牆,和平公園也不例外。重新開放後,和平公園將破除圍牆,用綠地、廣場和口袋公園實現公園景觀和生活街區融為一體,24小時向市民開放

原來的公園三號門(天寶路大門)處

原來的公園三號門(天寶路大門)處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門,取而代之的是一處向市民24小時開放的口袋公園——垣園。這裏保留了“和平公園”門牌,佈置了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景牆,質樸厚重,富有時代感。

新港路沿線

新港路沿線的圍牆被拆除後,以綠植、水溪為天然阻隔,鸞尾水岸、杉林島自然交錯,繪就了一幅濱水林蔭的美妙畫境。

以前的茗香榭茶室

在3號門東側約50米處,以前是茗香榭茶室。在挖掘和平公園自身自然條件與歷史底藴基礎上,以“低碳”為主題,這裏被改建為家門口的自然課堂與小小博物館。自然教育中心以和平公園生境為起點,講述上海的自然地理特點、本土動植物知識、漁農文化傳統,以生物多樣性、低碳與公共參與為特色,構建市民共建、體驗、記錄本土生態多樣性的風格。今後,這裏也將舉辦各種活動,鼓勵周邊居民和孩子參與“低碳”城市建設。

友好式兒童遊樂體驗

在天寶路暢心園路處,則改建了一處佔地約8700平方米的沉浸式“兒童友好型”樂園。原有的兒童樂園缺乏新意、設備老舊,新樂園則結合公園的動物元素主題,設置了滑梯攀爬蹦牀旱噴等多種無動力遊樂設施,助力創建兒童友好型社會。

此外,公園內設置了可以滿足全年齡段、不同人羣體育健身需求的活動場所和健身器械。設置兩片標準羽毛球場及一片標準籃球場,一處佔地400平方米的全國首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械,使用者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5G通訊技術自動從體測器材獲取到體測報告和運動處方,數據也可同步從“上海和平公園”小程序中獲取。其中,還有一處佔地400平方米的青少年體能自由鍛鍊區,特別增設適合8-14歲兒童、青少年體能鍛鍊的設施設備,比如非標籃球架、攀爬架等。

沿主園路,園內還設置了1.5公里的智能跑道,市民可以在“上海和平公園”小程序、公園綜合服務中心及公園二號門兩個區域的互動大屏完成註冊,開啓智能健身跑步新體驗。跑步道沿線設有多個運動採集智能設備,可以展示運動排行榜、運動數據和科學指導,市民可在手機端或互動大屏端查看健身排行榜和相關運動數據。

保留原有的動物記憶

動物島曾是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造前是市中心唯一有動物的公園區域。為了保留動物回憶,改造後的生態島運用景觀方式收藏動物生活過的印記,保留了動物籠舍大門、設計了動物腳印島上修復了原有廢棄動物籠舍,增加動物聲效,懸掛原有動物的照片,打造聲景融合的動物記憶展區。在電視屏上,市民還能看到“搬家”至上海動物園的老虎、獅子們的影像,找尋童年記憶。

在新公園裏,狗狗也有一席之地。大型犬萌寵狗樂園位於天寶路暢心園路處,佔地面積為780㎡,設計給大型犬類(肩高≥60cm)活動。而中小型犬萌寵狗樂園位於新港路2號門處,佔地面積為1400㎡,設計給中小型犬類(肩高<60cm)活動。

寵物樂園設置了隔欄將其與周圍環境分開,園內設置狗狗飲水池狗狗洗腳池狗狗娛樂設施,狗狗可以盡情奔跑、撒歡、追逐、打鬧。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旻矣

圖 片 | 採訪對象提供

編 輯 | 陸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