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基於人道主義精神,某些國家會對飽受戰亂、壓迫或飢餓之苦的難民敞開“懷抱”,允許他們進入本國定居、生活。這固然是一種善舉,但如果對難民資格的審核把控不嚴,或者吸納的難民人數超過社會承受能力,則往往會給本國帶來大麻煩,甚至還會毀掉本國的大好前程。這樣的慘痛教訓,在西亞小國黎巴嫩身上體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黎巴嫩地圖
黎巴嫩屬於中東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北部、東部與敍利亞接壤,南部同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國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10萬,首都為貝魯特。黎巴嫩是個多民族混居、宗教多元化的國家,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約佔總人口的54%,分為遜尼、什葉、德魯茲等3大派別,篤信基督教的人口約佔46%,分屬馬龍派、東正教、天主教等派別。
黎巴嫩文明開化的歷史久遠,早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境內便陸續出現一些由腓尼基人創建的小邦國。此後,黎巴嫩相繼被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羅馬等帝國征服,並在羅馬帝國統治的數百年間,成為基督教在亞洲進行傳播的重要基地。從7世紀開始,黎巴嫩先後被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征服,大批穆斯林遷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地的人口和信仰結構。
黎巴嫩美女
1860年,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爆發衝突,法國出兵干涉,由此實際上佔領黎巴嫩。1920年,根據《洛桑條約》的規定,奧斯曼帝國被迫放棄所有的海外屬地,法國正式獲得對黎巴嫩的委任統治權。1926年,在法國的默許下,黎巴嫩成立自治共和國,獲得除國防、外交之外的各項管理權。1943年11月22日,經過友好協商,黎巴嫩正式贏得獨立。
黎巴嫩獨立伊始,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人口比例為6:5,為了維護國內的和平局面,各派別最終在此基礎上達成分配國家領導職務、議會席位的協議。按照這項協議,基督教馬龍派獲得總統和軍隊總司令兩大最重要職位,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人士擔任,而德魯茲派則分得軍隊參謀長一職,而在議會99個席位中,基督教派獨佔53席。
黎巴嫩各宗教派系分佈圖
此後數十年間,基督教馬龍派和德魯茲派穆斯林結成聯盟,在黎巴嫩國內政治中扮演着領導者、改革者的角色,基本上主導着國家的發展方向。在它們的聯合統治下,黎巴嫩大力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發展本國經濟,而歐美國家出於宗教信仰的原則,對黎巴嫩基督教政府充滿好感,也樂意出資幫助它搞建設。
上世紀50-60年代,黎巴嫩通過大力發展旅遊、金融、過境貿易等行業,由此獲得高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跟周邊石油富國幾乎不相上下,加之政局穩定、環境優美,因此有“中東瑞士”之稱。當時,貝魯特是與瑞士的蘇黎世並駕齊驅的國際金融大都市和中近東的交通、教育、文化中心,有“近東巴黎”的美稱,而黎巴嫩鎊也跟美元、英鎊、瑞士法郎、西德馬克一樣,成為堅挺的國際貨幣。
貝魯特
當時的黎巴嫩,不僅經濟繁榮,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全盤西化,走在貝魯特的街頭,幾乎很難發現身裹黑袍、頭戴面紗的傳統女子,而着裝暴露、身材婀娜的女性則比比皆是。不僅如此,黎巴嫩的女性還可以接受教育、參加工作,甚至還被允許參政議政,其開放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作為當時中東最自由的國度,黎巴嫩吸引了大批阿拉伯貴族子弟和追求自由的青年前來學習、生活,甚至還包括很多沙特阿拉伯的公主。
然而,隨着穆斯林人口的迅速增長,黎巴嫩的局勢開始變得錯綜複雜起來。原來,在穆斯林人口超過基督徒後,他們便再不滿意現有的權力分配格局,強烈要求控制軍隊並謀求總統職位,而基督教派統治集團當然不肯讓步,遂導致兩大派別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與此同時,大量巴勒斯坦難民的湧進,更加劇了雙方之間的衝突,並最終釀成近乎摧毀黎巴嫩的大規模內戰。
巴勒斯坦難民
上世紀60年代,由於在約旦境內避難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多次發動刺殺、推翻侯賽因國王的行動,結果招致約旦政府軍的殘酷鎮壓。1970年9月,僥倖躲過約旦政府清洗的巴勒斯坦難民,利用周邊各國的同情心,大規模的湧入敍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國,而進入黎巴嫩境內的人數便超過40萬,其中包括1萬多名武裝人員。
巴勒斯坦游擊隊進入黎巴嫩境內後,不僅在南部地區建立基地,不斷地偷襲以色列,而且還公然支持該國的穆斯林進行武裝鬥爭,由此引發基督教政府的不滿與敵視。與此同時,美國、以色列、法國、敍利亞、伊朗等國出於各種不同的目的,紛紛插手黎巴嫩內政,甚至派軍隊協助其中一方,由此增加了黎巴嫩局勢的複雜性,並最終促成內戰的爆發。
黎巴嫩內戰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擊隊槍擊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基督教馬龍派軍事組織長槍黨的黨員和數名平民,而為了報復,長槍黨在當天伏擊了一輛載有26名巴勒斯坦游擊隊員的大巴,並將他們全部殺死。由此為開端,黎巴嫩各派別之間進行了長達15年的內戰,最終導致15萬人被殺、20萬人受傷,約90萬人流離失所,大部分城市淪為廢墟,而國家經濟也由此陷入崩潰,昔日的繁華景象再難重現。
1990年,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交戰各方簽署《塔伊夫協議》,宣佈結束內戰、重新分配政治權力。然而,一紙停戰協定根本無法化解基督教、伊斯蘭教兩大派別根深蒂固的矛盾,而敍利亞、以色列兩大鄰國的深度介入,更加劇了黎巴嫩國內局勢的混亂。時至今日,黎巴嫩仍然未能建立起穩固的中央政府,各大派別割據並立的局面難以消除,該國要想實現真正的統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戰亂廢墟之上的黎巴嫩人
作為被難民毀掉的亞洲富國,黎巴嫩的教訓無疑極為慘痛,這也警醒世界各國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難民問題,嚴格限制雖然看上去有些“冷血”,但終究要好過不負責任的全盤接受。就現實來看,今日的西歐尤其是德、法兩國,由於不加限制的吸納難民,已經導致各種惡性社會問題的出現,如果不作出某些改正措施的話,難保不會重蹈黎巴嫩的覆轍。
參考書目:《列國志: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