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剩情懷了?別鬧!全新高爾夫GTI試駕報告
[愛卡汽車 試駕原創]
全新高爾夫GTI,一輛不是特別走量,卻已帶走無數流量的話題之車。40多年來,無數廠商想複製GTI的美味配方,結果只是徒勞。可一夜之間,它又突然遭遇唱衰,彷彿名字前面加上“ID.”就是它的宿命。真的只剩情懷了?我不是德粉,但是我不信。
一汽-大眾 高爾夫GTI
非常幸運,大家給全新高爾夫GTI設計的三位“假想敵”領克03+、凱迪拉克CT4、特斯拉Model 3我都曾試駕過,如果你想快速瞭解這幾款產品的特性,可以點擊車名回顧相關內容。在本文的最後,我也會聊聊全新高爾夫GTI與它們的差異。
換代後,全新高爾夫GTI依然搭載那台第三代EA888-DKX發動機,讓它背上了“換殼”的罵名。最大功率162kW(220馬力)/4500-6700rpm,峯值扭矩350Nm/1500-4300rpm,這樣的動力參數讓你不禁懷疑,大眾是不是對“高功”二字存在誤解。
新車的發動機取消了進氣歧管噴射(PFI),但是沒有安裝顆粒捕集器(GPF),這是它最後的温柔。到了明年,250bar直噴將更換為350bar直噴,GPF也會補齊,與BMW B48TU系列的國六b方案如出一轍。
在海外市場,那台求之不得的EA888 evo4發動機已經可以拿出180kW (245馬力)/5000-6500rpm、370Nm/1600-4300rpm的數據,但從已知信息來看,它有可能只會出現在大眾集團進口產品上,比如最近亮相於成都車展的新款Macan。最終被引進國產的很可能是它的改良版本,代號不得而知。
所以,也許眼前這台減重7kg、滿足國六b PN11限制要求的發動機就是全新高爾夫GTI最無奈卻最合理的選擇了。
還好,這次全新高爾夫GTI的傳動系統終於沒有讓擁躉失望,代號DQ381的7擋手自一體變速箱使用了更小的齒輪模數,NVH和舒適性表現均有提升。最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國內在售大眾集團橫置平台車型中獨一無二的標定邏輯。
使用運動模式起步,車輛輕快地向前奔跑,推背感不強但一直持續着。全新高爾夫GTI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7.1秒,但是它帶給你的感官刺激遠超想象。排氣聲浪從發動機啓動的那一刻起便霸佔了你的聽覺神經,並且會一直伴隨你到目的地。沒有GPF的強行扼殺,它的嗓音比領克03+更低沉,“嘭嘭”的放炮聲更是一記絕殺,直接響到車迷心坎裏。如果我是全新高爾夫GTI車主,我願意把排氣聲浪設為消息提示音。
見慣了用效率換取平順的公式,DQ381乾脆的降擋更能帶你找回正宗雙離合味道,右腳動作與變速箱執行速度深度綁定,這種感覺真的久違了。使用換擋撥片,又一扇神秘大門被打開,遠超第七代車型的執行效率令人讚歎,恕我直言,這是領克03+和凱迪拉克CT4絕對做不到的。
不過如果切換到經濟或舒適模式,一切又變回了平平無奇的慵懶模樣,變速箱的另一個靈魂大聲叫囂道:你不深踩,我不降擋。為了防止眼前這輛全新高爾夫GTI變回高爾夫,我還是全程運動模式吧!
底盤部分,全新高爾夫GTI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組合,同時它還搭載了第二代DCC自適應底盤調節系統,原理是在減振器上增加了由電流控制的電磁閥,可以即時改變阻尼的軟硬。DCC結構簡單,需要根據路面反饋來執行調整,因此存在一定延遲。在全新高爾夫GTI上,DCC不再只提供預設模式,而是有15段可調。
DCC舒適模式下,車身與路面激勵之間最大程度解耦,底盤能提供一定的隔絕感,是對日常通勤最友好的狀態,不過由於彈簧本身k值偏大,較大顛簸難免會傳入車內。DCC運動模式下,懸掛的側向支撐更到位,但是底盤的跳動也變多了。
在經過減速帶時,車輛的前懸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餘振,而後懸則沒有,給行駛品質造成了負面影響,我在微博看到張工(@張政_zzz)給出了這樣的猜測:可能是減配了鋁合金元寶梁和一些襯套硬度。
新車的漸進式轉向系統終於與歐洲同步,第七代高爾夫GTI車主,你們的遭遇我心疼,但是2.1圈真的香。不用下賽道,只要十字路口的一次轉彎就可以讓駕駛者感受到不同,它不是那種100%的敏感,中心區甚至有一丟丟鬆散,但是輸入角度稍大一些手感就立刻緊繃起來。
每款小鋼炮都不會完全捨棄實用性,因此我認為討論噪音大小仍有必要。如果你想用緊湊型車的平均得分去衡量全新高爾夫GTI的NVH表現,那我只能用“差強人意”四個字來回答,胎噪、風噪都沒有被隔絕得很乾淨,祭出“我有排氣聲浪”的精神勝利法方可消解萬古愁。
Travel Assist系統覆蓋了目前普及率較高的駕駛輔助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交通標識識別等,在傳統車企的作品中,它的可視化界面做得還算先進,而功能本身都設計得偏保守,比如應對前車切出時,需要等到對方完全駛離車道才開始加速。在經過中大麴率彎道時,車道保持表現不錯,基本可以維持居中的行車軌跡。
全新高爾夫GTI試駕Part 1丨遊走
賽道試駕被安排在廈門國際賽車場,這是福建省第一個國際賽車場,由姚啓明博士擔綱總設計。賽道全長約1.8km,11個彎道以U形彎和直角彎為主,是全新高爾夫GTI撒野的好地方。
在主看台前的全場唯一大直道,全新高爾夫GTI的最高車速可以達到140-150km/h,數字的跳動讓我變得貪得無厭,為什麼它的動力不能再強一點?
DQ381在賽道里也完全不會怯場,S擋有強烈的拉扯感,隨時聽候調遣;M擋更是化身我同事口中的“平民版PDK”,手起刀落。
受限於成本,海外車型裝配的VAQ限滑差速器沒有出現在全新高爾夫GTI上,它可以主動將動力傳輸至最需要動力的外側驅動輪,拉車頭進彎;而我們熟悉的XDS會使用向打滑側車輪施加制動力的方式把動力強行推到另一側,逼車頭進彎。總結來看就是VAQ不會對動力造成影響,而XDS會。
過彎時,全新高爾夫GTI還是會呈現出轉向不足的趨勢,想緩解這種情況只有採用馴服前驅大馬力的統一方法——找好剎車點了。車輛的尾部相對安定,當DCC設置發生變化時,滑移量會有一些不同,舒適模式偏多,運動模式偏少,想找到平衡點可以在兩者之間反覆試探。
轉向機標定的變化讓你對全新高爾夫GTI鋼炮身份的認知又深刻了一層,面對也U形彎無需換手,賽道新人不至於手忙腳亂。轉向手感也分舒適、運動兩種模式,個人覺得前者輕重適中,手感也更細膩,而後者在低速時明顯偏沉還有些發粘,阻尼隨速隨角度增益的線性度不及前者。
新車的原廠輪胎共有兩款,分別為文中車型裝配的韓泰Ventus S1 evo3和鄧祿普SP SPORT MAXX 050,它們的抓地力都不是十分強勁,起步、過彎都有可能會發出掙扎的尖叫聲,所以換胎幾乎成為了車主必修課。如果你想開着全新高爾夫GTI日常刷圈,剎車系統也非改不可,現在的剎車初段響應偏慢,想獲得更多制動力需要儘量多給些行程。
賽道試駕完畢,我們又簡單體驗了一下金卡納,涵蓋加速、剎車、繞樁、S形彎、顛簸路等。全新高爾夫GTI配備了Launch Control起步控制程序,起步瞬間前輪會出現打滑。全力剎車時,新車的姿態依然優美,不顧由於剎車系統和輪胎的規格一般,無法帶給駕駛者充足的信心。
在樁間穿梭時,全新高爾夫GTI偏硬的懸掛為車身提供了不錯側向支撐,重心轉移速度很快。同時得益於靈敏的油門踏板,駕駛者可以輕鬆調節繞樁節奏。
中低速通過顛簸路的感受與道路試駕過程中的體驗基本吻合,前懸在車輪觸抵減速帶時開始壓縮,在經歷2-3次餘振後才會恢復初始狀態。
全新高爾夫GTI試駕Part 2丨狂飆
全新高爾夫GTI的設計是耐看的,這讓它可以一素到底,也可以全副武裝,“淡妝濃抹總相宜”。設計師細心地在車輛的每一面都安插了足以暴露它身份的小細節,生怕路人會將它和高爾夫弄混。
內飾的升級相對較小,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用料維持了原樣,畢竟如今它的競品中有“Alcantara狂魔”領克03+,也有出身豪華品牌的選手凱迪拉克CT4。
Jacara方格織布永遠的神,它讓每一輛全新高爾夫GTI的車廂都變得洋氣。一體式座椅本身的填充物非常飽滿,舒適的乘坐體驗完全不似一般桶椅,我覺得叫桶沙發比較合適。
編輯點評:GTI,三個字母承載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作為將車迷領進門的老師,也許沒有人一直擁有它,但永遠有人想買它。在數碼圈,人們喜歡總結高低配產品之間的差異,然後附上一句“刀法精準”。套用到全新高爾夫GTI上,制約它的是定位,也是售價。對比老款,全新高爾夫GTI的傳動和轉向系統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誠意,當然它也有妥協,比如發動機和底盤,但是如果全部與海外同步,等待我們的將是一輛很香但貴到離譜的鋼炮。
全新高爾夫GTI的直接競品已在國內市場絕跡,間接競品1號領克03+有着一絲不苟的四驅系統,隨着品牌在賽車運動中的持續投入,它可能會成為下一代人的信仰,但是目前它的開發潛力依然不如全新高爾夫GTI;間接競品2號凱迪拉克CT4有着同級唯一的後驅佈局,如果你信奉“無後驅不豪華”,那麼它會是The One,但單就動力系統標定而言,全新高爾夫GTI做得比它好;間接競品3號特斯拉Model 3有着吊打燃油車的加速性能,它就像一位“做題家”,很優秀卻缺乏感情,和它相比,全新高爾夫GTI多了分朝氣。如果你對傳統汽車依然心懷熱愛,趁着還有擋可換,有聲浪可聽,加入這最後的狂歡吧。
Salute,我向你敬禮,為的是今天可以開到這麼棒的你。
精彩內容回顧: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試全新高爾夫GTI
年輕人的武德指南 測試全新數字高爾夫
試駕第八代高爾夫 馬太效應下的幸運兒
全新高爾夫GTI試駕Part 3丨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