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國博弈新關鍵是他?!
NO.1
/ 歐盟支持的重要性 /中美大國博弈持續很久了,現在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歐盟的態度。美國這一次新的佈局,不管是從經濟層面來看,或者是軍事方面來看,都缺了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缺了歐盟缺了北約。歐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是18.3萬億美元。如果歐盟缺席對抗,這就變成了中美兩大經濟體互相之間的對抗。暫時先忽略日本和印度在中美經濟戰上的作用,因為日本和印度到目前為止還不算是完全投入到這場經濟戰上來。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能夠有多大的勝算?有人説美國的GDP還是比中國大,所以在經濟戰爭方面美國應該佔有優勢。但是這個説法在特朗普刻意和中國打貿易戰,打了兩年之後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特朗普原先認為最好的武器就是關税,但是自從2018年5月美國宣佈對要對中國5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税之後,一直到今年1月15日中美兩國簽訂了第一階的段貿易協議中國並沒有屈服,美國所贏得的就只是讓中國要多買一些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而已。從過去40年的經驗來看,美國和各國打關税貿易戰,這麼多年來只有兩個國家沒有屈服,一個是中國,另外一個是歐盟。如果以購買力來計算一個國家的GDP的話,中國在2017年是 19.6萬億美元,美國則是19.5萬億美元。以購買力來計算GDP,中國在2017年就已經超越了美國。或許有人説用購買力來計算不準確,我可以認這個同説法,不能夠完全以購買力來看待兩國之間GDP的差異,但是購買力的算法也有一定的意義。我們就以中美兩國在軍事武器的生產成本來做一個比較。如果美國生產製造一件武器需要1000萬美元的成本,對中國來説可能只需要700萬美元,甚至於更低,就可以生產製造一件性能相近的軍備武器,這就是購買力的主要差別。另外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美國,也就是説在中國的經濟體量和美國接近的情形下,加上中國經濟的增速,對歐盟國家來説中國的市場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歐盟現在是中美雙方都在極力爭取的對象,美國希望歐盟國家能夠跟着美國一同來打壓中國。
具體的做法是,美國希望整個歐盟區域都能夠禁止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限制中國的科技產品,並且要求歐盟國家,同時也是北約的成員國,參加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對中國施加軍事上的壓力。而中國則是希望爭取歐盟的支持,至少是要歐盟能夠保持中立,以便於中國能夠繼續拓展在歐盟地區的市場。
NO.2/ 十一長假顯真功夫 /
到目前為止,除了退出歐盟的英國之外,歐盟國家並沒有很明顯的傾向是支持哪一方。歐盟國家在中國有巨大的經濟和貿易上的利益,全球國家在貿易上的排名,歐洲的德國、荷蘭和法國,分別位居第三、第五和第六名,這三個歐盟成員國對中國都有巨大的出口,中國是這些國家在亞洲的第一齣口國。大家也都知道,德國在中國賣了很多的汽車產品,特別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之下,全球主要國家都走入了經濟衰退,都面臨着經濟復甦的巨大壓力,各國都有大量的失業人口。現在西方各國政府是耗費大量的預算赤字來挽救經濟,來幫助龐大的失業人口。
在這種情形之下,中國成功地控制了疫情,並且迅速恢復經濟的增長就特別的耀眼。這一次的十一長假期間,我國有6億人次出遊。其實如此大量密集的人羣是疫情傳播的最好途徑,不過這也顯示了我國對疫情的掌控能力。我國這麼龐大的人口,對疫情追蹤監控的能力非常的突出,如果沒有這樣的把握,政府不可能放任6億人次在這段時期出去遊玩,而並不擔心在十一長假的時候讓疫情爆發。中國在十一長假向世界各國宣告,中國已經完全控制了疫情。在疫情方面我國長期被西方國家攻擊,説我國隱瞞疫情人數。所以在十一長假期間讓大量的人口自由流動,經過世界媒體的報道之後全世界都知道這回事了,也都知道疫情在中國的確受到了控制。這樣的宣傳,比政府自己説一百次一千次都要來得有用。這幾天西方媒體都報道,中國控制住疫情經濟增長也快速地回覆,這就讓一些西方國家非常的羨慕,西方國家很難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視而不見,尤其是當自己的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的情況之下,誰都想跟中國繼續做生意。
NO.3/ 中歐擁有共同話題 /
但是也有人認為,中國不能只是單單的靠着經濟和貿易,畢竟歐洲國家和中國的政治意識形態是不相同的,在這方面歐盟國家反而是跟美國一樣的。但歐盟和我國其實也是也有很多相同語言的,例如在環保和綠色能源方面。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都是非常重視環保,重視綠色能源的國家。德國在2008年之前,有好幾年的時間投入大量的資金來補助太陽能的使用,大力推進太陽能產業。海峽兩岸的太陽能的公司、廠商,在初期發展的時候也都受到了德國對太陽能補助的好處,比如説台灣的中美晶,還有大陸的江西賽維(LDK Solar)。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綠色協議》。上個月歐盟國家決定推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這是歐盟國家要擺脱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衰退,進行最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投資環保以及綠色能源基礎建設,這是歐盟的戰略大計劃去讓經濟復甦。在這方面中國和歐盟國家的價值觀是一致的,中國這二十多年來也在努力推動風能和太陽能產業。目前中國的太陽能產業是全球第一;太陽能發電,也是全球第一;風力發電中國也是全球第一。這是二十多年來我國大量投入的金錢、資源的成功。
我國在減碳、減少廢氣排放方面也頗有成就,這幾年在空氣污染,霧霾方面有不少的改善。這些就是我國和歐盟國傢俱有相同的價值觀,有相同的語言。但是反過來看,美國在環保和綠色能源方面,跟歐盟國家完全不能夠協調。2001年小布希退出京都協定書;2019年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所以美國在這方面非但不支持歐洲所倡議的環保和綠色能源,反而是扯後腿。什麼叫做扯後腿呢?就是原先説加入,後來又退出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環保和綠色能源方面我國是有戰略謀劃的。我國從2000年左右就開始了規劃,我國這樣做有三方面的考慮。第一個是我國20幾年來,為了要追趕西方的工業化進程,產生了很多的污染,我國必須要解決污染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到能源安全,要讓中國的能源來源多樣化。另外一方面,我國將自己融合進入歐盟的戰略規劃,綠色能源和環保工業一直都是歐洲人的重點目標,同時也是歐洲環保上的價值觀,我國很巧妙的跟歐洲的價值觀融合在一起。還記得我們剛説的,全球經濟可以分為三個板塊,歐洲這20年來一直在倡議環保,倡議綠色能源。現在很明顯的美國為了自己的經濟發展,為了自己的頁岩油產業,不願意支持歐洲所倡導的綠色能源和環保計劃,那麼歐盟將會孤掌難鳴。但是現在有了中國的大力支持,歐洲將能夠在這方面繼續帶領全球前進,所以以後不要再説我國和歐洲沒有相同的價值觀了。
NO.4/ 美國不可信任 /
另外這兩年來美國和歐洲有許多的矛盾和糾紛。美國在2018年3月,對幾個主要國家加徵鋼鐵和鋁的關税,歐洲受到了影響。後來美國又要對歐洲的汽車,還有歐洲的農產品加徵關税,歐盟則是揚言報復。然後美國控訴歐盟補貼空中巴士,歐盟則反擊美國補貼波音公司。互相之間,告上了世界貿易組織 (WTO),結果WTO在去年同意美國可以針對歐盟國家75億美元的產品徵收關税。9月30日WTO又同意歐盟對美國4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税。還有,美國要求北約成員國,主要也是歐盟國家要提高軍費的比例,這也導致了法國覺得美國不可靠,法國認為如果要增加軍費的話,還不如歐盟國家建立自己的歐洲軍隊,所以法國去年就大力倡議成立歐洲軍。為了逼德國增加軍費,美國還因此要從德國撤出1.2萬名的駐德美軍。比較嚴重一點的是,美國在去年12月宣佈要制裁那些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工程的國家和公司,美國從德國撤軍還有北溪2號工程方面的制裁,美國這是徹底的惹怒了德國。德國總理梅克爾也揚言不能夠依靠美國,説美國不可信任。説實話,上面都不算什麼太大的矛盾,其實更重要的是歐盟的戰略自主,以及大國的企圖心。歐盟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從歐洲共同市場,走上了歐元統一貨幣,一直走到今天的歐盟,歐盟國家所要追求的就是希望能夠戰略自主。在過去美蘇冷戰時期,歐洲面臨了蘇聯和華沙集團的強大軍事壓力,必須要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但是蘇聯在1991年解體了,現今的俄國對歐盟的威脅不是那麼大,歐盟國家的安全顧慮已經去除了一大半。過去的歐盟國家比較貪圖安逸,依靠美國在安全上的保護。今天美國逼上來,要求歐盟國家提高軍費,就正好讓歐盟國家有了倡議歐洲軍隊的構想,歐洲獨立自主正其時也。另外2010年年初,歐洲大陸爆發了所謂的歐豬四國的主權債務危機,歐豬四國PIGS: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那時候美國的角色非常的微妙,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家信用評級公司出來,針對希臘,或者是歐豬其他國家調降評級,搞得當時歐洲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一天到晚下跌。再加上2015年爆發的難民問題,大量難民湧入歐洲也間接的有美國的影子,這是因為美國在中東和敍利亞的政策的緣故。一個證據是2018年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但是英國、法國和德國並沒有跟隨美國的政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察點。小美這個説法有什麼證據呢?兩個月前,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要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這項提案沒有通過,而英、法、德,三個國家也都投了棄權票。這是一個很重要關鍵,大家不要被德國對中國提出人權問題,還有法國也限制了華為的5G通訊設備給搞混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來,歐洲趁着中美經濟大戰的時候,想要在戰略上獨立自主。
NO.5/ 歐盟的大國意識 /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歐盟的大國意識。歐盟的大國意識可以推溯到法國拿破崙時代,以及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國力鼎盛時期。再遠一點就是歐洲工業革命之後,歐洲國家主宰了全球將近200年的時光,一直到20世紀美國的興起之後。更早一點就是2000年前的羅馬帝國,當時的羅馬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國的內湖。今天的歐盟就是當時羅馬帝國的主體,以君士坦丁堡陷落為終結的話,羅馬帝國享國千年,這是千年的強盛。
大家不要小看了這種所謂的大國意識,今天的俄國、日本、伊朗和印度都有這種大國心態。就拿土耳其來説,以前是奧斯曼帝國,這幾年土耳其進兵拉克,然後又進兵敍利亞。上個月因為地中海油氣資源的開發問題,土耳其幾乎與希臘和塞浦路斯大打出手。土耳其在美國和俄國這樣的軍事大國面前還是敢屢屢出手,這是為什麼?這就是大國意識作祟,土耳其想要恢復過去帝國的榮耀。
NO.6/ 客觀與變數 /
最後要做一個推論,同時也説明一下我國方面的對策。目前我國很希望能夠和歐盟國家簽訂投資協議,雖然説基於歐盟的戰略自主和大國意識,再加上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歐盟也會想和中國簽訂貿易投資協議。但是碰到中美經濟大戰、科技戰這樣難得的大好機會,歐盟肯定會希望中國能夠讓步。而由於美國的壓力,歐盟國家還是會可能陸陸續續的,隔一段時間就針對華為,或者是針對香港等議題對中國刁難一下這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在中美大國爭鬥方面,歐盟會暫時保持中立或是觀望的態度,因為中國如果倒下了,美國會真的有可能如前任歐巴馬説的美國再領導世界一百年,這時候歐盟就沒有翻身崛起的機會了。但是如果中國和歐盟沒有簽訂投資協議的話,在今年籤不了的話,到了明年會有兩個變數。第一個變數是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因為新總統可能會有新的對華政策。第二個變數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明年可能會退休,梅克 爾是屬於老一輩的政治人物,同時她也是來自於東德。
梅克爾退休之後,新一輩的政治人物對中國會不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是必須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