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個8歲男孩,用100塊錢,揭開了大部分家庭教育的漏洞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綜合

中午到教室,看到教室後面有幾張紙屑,就彎下腰順手撿起來,就在準備往垃圾桶扔的時候,發現了一張發皺的“與眾不同”的紅紙,伸開一看,原來是一張百元大鈔。很明顯,這是孩子丟的,一百塊錢可能對大人來説不算什麼,對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來説絕對不是小數。等孩子們都到齊後,我迫不及待的問到“今天誰丟了錢?”等了好一會兒,坐在教室後面的小M同學,慢慢地吞吞地站起來,“老師,我丟了一百塊錢。”“你帶100塊錢幹什麼?”我的話剛一出口,旁邊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跟我“告起狀”來。“老師,他拿錢買撲克了!”“老師,他買汽水了!”“老師,他買水槍了!”……從旁邊同學的“狀詞”中,我才發現小M應該是不止一次地拿“大鈔”來學校了。據我所知,小M來自農村,家裏父母砸鍋賣鐵好不容易才把他送到城區學校來上學,希望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沒想到這個孩子卻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我剛要拿起電話聯繫他的家長,這時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正是小M的媽媽。“老師,請你問一下孩子今天有沒有從家裏拿錢?我家裏少了一百。”我説:“你抽空來學校一趟吧!”當天,小M的媽媽就趕到學校和我做了交流。原來一直以來孩子就有這個毛病,隨隨便便從家裏拿錢。有時,説學校要求買這個那個,反正編一串理由問媽媽要錢。


出了這個問題之後,我覺得孩子確實不應該。其實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問題,但這種問題的出現歸根揭底在哪裏呢?在我看來,就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有句話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在教育界應該算是一句“名言”了。這兩句話當中,我覺得落實地最好的應該是前半句“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無限地滿足,生怕苦着孩子。而“亂花錢”就是孩子要求中的其中一個,而這個卻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總覺得現在物質條件好了,收入水平高了,孩子花點錢沒什麼。他們不知道這樣的觀點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什麼?説白了,其實這就是家庭教育當中的漏洞。很多父母沒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如果不相信,那麼爸爸媽媽們看看你們或者是孩子有沒有以下行為

爸爸媽媽把零花錢隨便放在家裏的任何一個地方。

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腳地買一些用不着的東西。

爸爸媽媽經常給孩子買零食。

爸爸媽媽經常給孩子買玩具。

爸爸媽媽給孩子舉辦隆重的生日宴會。

孩子不經過爸爸媽媽的同意隨手就拿零花錢。

孩子經常和其他同學攀比,比名牌,比爸爸媽媽開什麼車。

孩子的作業本、筆等文具沒有用完就不用了。

孩子花錢得不到滿足就發脾氣

……


爸爸媽媽們,看看你的家庭中是否存在以上現象?如果存在,説明在引導孩子的“金錢觀”方面是存在嚴重失誤的,只是自己不覺得而已,但這確實是家庭教育的漏洞。

如何對待孩子亂花錢的問題,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一、引導孩子知道“錢”的來之不易

現在很多孩子並不知道家裏的錢是怎麼來的,總覺得凡是自己要爸爸媽媽就給,自己想買什麼東西,爸爸媽媽都給買,所以覺得家裏很富裕,很有錢。父母應該引導孩子知道每一分錢都是爸爸媽媽的血汗錢,每一張錢都浸透着爸爸媽媽的汗水。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學會“裝窮”。在花錢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好孩子的榜樣,不要大手大腳地花錢,在花錢方面父母應該做到“畏首畏尾。”

另外,讓孩子體驗“掙錢”,如賣報紙,撿垃圾等實踐活動,如果你是建築工,就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搬點磚。如果你是交警,就讓孩子體驗一下烈日下執勤的不容易。相信,通過這些活動,孩子會慢慢懂得。


二、引導孩子勤儉節約

孩子上學用的紙筆,一定讓孩子徹底用完再用新的。包括孩子的衣服,乾淨整潔就好,並不需要非得穿名牌才行。引導孩子做自己,不要盲目和別人攀比。

三、引導孩子學會儲蓄

現在孩子肯定有很多有壓歲錢,引導孩子學會儲蓄,把錢存起來花在有用的地方。比如,可以進行捐款,或者是幫助班級裏貧困的同學,或者是給自己買必要的好書,買必要的文具。


四、家長做好榜樣,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不盲目攀比

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是模仿家長的,包括對待金錢這方面,也是跟着父母學的。孩子是在模仿着家長行為的過程中長大。家長平時要勤儉節約,不浪費,不攀比,這些都要做好表率。


古人説:“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孩子會一生受用。就跟愛默生説的一樣“節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