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批海地移民遭美無情驅逐背後:美基金會操控海地政局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當地時間9月19日起,美國政府對美墨邊境的移民進行大規模驅逐,經過美國和墨西哥方面確認,這些移民大部分是海地人。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23日説,美方已將1400多名移民遣返回海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説,遭遣返的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婦女和兒童。

目前,仍有部分移民駐紮在連接美國得克薩斯州與墨西哥科阿韋拉州的大橋下,還有許多移民從墨西哥一側蹚過美墨界河——里奧格蘭德河,試圖進入美國。墨西哥警方沿河部署了更多警力,在邊境小城阿庫尼亞城也加強了對移民的管制和戒備。與此同時,仍有許多海地移民從哥倫比亞等國乘船渡海,繼續前往美墨邊境。

由於美墨邊境美國一側缺衣少食、生活條件差,不少人返回墨西哥一側尋找食品和藥品。不過由於移民部門和警方的限制性措施,一些家庭就此兩地分隔。

今年1月,美國政府換屆,新任政府擺出對移民開放的姿態,引得來到美墨邊境的移民數量明顯增加。7月,海地總統遭暗殺,8月,海地發生里氏7.2級地震,導致兩千多人喪生,接連的動盪導致赴美移民數量再創新高。

被美國搞亂的海地:暴力肆虐 民生凋敝

近年來,加勒比島國海地持續動盪,政府不斷更迭,幫派暴力肆虐,加上地震、颶風、饑荒……讓這個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2016年,莫伊茲當選海地總統,但他上任以來,海地局勢並不穩定,槍聲對於首都太子港來説再熟悉不過。

海地安全局勢愈發惡化,槍支暴力、謀殺、綁架等事件激增。

羅納德· 迪弗雷納是一名摩托車司機,今年初,他出門拉活時,遭不明人士槍擊身亡,而這一天恰巧是他的生日。

今年7月, 海地總統莫伊茲在太子港的住所遭襲擊身亡,刺殺他的多名兇手與美國政府機構有直接關係。

如今,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近六成以上的人沒有工作,處於貧困線以下。雖然全球多國伸出援手,聯合國糧農署的運糧船也長年不斷向海地送糧,但是杯水車薪之下,飢餓仍然嚴重威脅着海地人。

對於海地如今面臨的困境,海地人把憤怒的矛頭指向了美國,海地之亂美國難辭其咎。

美國操控海地政局幕後黑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海地這麼亂,美國難辭其咎。1915年,美國入侵海地並進行了長達19年的軍事管制。軍事管制期間,海地大量財富流入美國。美國農產品在幾乎沒有關税的優待政策下流入海地,摧毀了海地原本自給自足的農業結構,使得數十萬農民淪為貧民,國家經濟衰敗越發加重,自主發展能力被進一步削弱。

海地獨立後,美國依舊多次干涉海地內政,導致該國動盪不休。而美國操控海地政局的一個幕後黑手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總是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在世界各地伸手干預別國內政。

麥克斯·布盧門塔爾,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主編兼記者,長期致力於調查並報道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世界各地的活動。他發現,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子機構——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一直在海地活動,並與海地反對派關係密切。

布盧門塔爾2004年在“灰色地帶”上發表的一篇調查報道認為,在小布什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政府資助的國際共和研究所在一場暴力政變中助力推翻了海地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而阿里斯蒂德被認為有左翼傾向。

這篇報道披露,2001年2月8日,國際共和研究所海地項目負責人史丹利·盧卡斯在海地電台發表言論,提出瞭如何讓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下台的三種策略。第一種策略,強迫阿里斯蒂德接受提前選舉並被淘汰;第二種策略,阿里斯蒂德可能會受到腐敗指控並被捕;第三種策略,用對付剛果(金)總統洛朗·卡比拉的方式來對付阿里斯蒂德。而此前一個月,卡比拉剛剛遇刺身亡。

盧卡斯並不止於空談,自1998年開始負責國際共和研究所海地項目,直到2004年海地政變,這6年時間裏,他在海地開展了一個經費為300萬美元的政黨建設項目,培訓阿里斯蒂德的政治對手,將他們組成一個集團,採取拒絕談判調解的立場,加劇了海地政治危機。

這篇報道還提到,當時美國負責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傑·諾列加不僅與國際共和研究所合作,為阿里斯蒂德的反對者增加資金,而且作為海地政治危機的調解人,他似乎習慣性地默許反對派的分裂策略。

不僅是“灰色地帶”網站,紐約時報也將2004年海地政變的幕後黑手指向史丹利·盧卡斯。

紐約時報2006年發表的文章披露,在得到華盛頓批准後,盧卡斯2002年底用美國納税人的錢,把數百名海地反對派成員空運到海地鄰國多米尼加接受政治培訓。接受培訓的海地反對派成員都集中住在聖多明各酒店。

海地政界元老、阿里斯蒂德的温和對手馬克·巴贊也派代表到這家酒店參加培訓。他説,“我得到的報告是,那裏有兩種會議——公開的會議討論民主,非公開的會議討論其他事情。”

巴贊還説,參加過閉門會議的人告訴他,“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阿里斯蒂德最終會被趕下台。

這篇深度調查文章的主要結論是,美國政府表面一貫支持海地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而實際上又擔心拉美出現左翼政府,他們通過國際共和研究所這類標榜“在全世界推廣民主”的機構,實施顛覆行動。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 麥克斯·布盧門塔爾:當我曝光這段故事的時候,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拒絕回答,關於時任該機構海地項目負責人,史丹利·盧卡斯的任何問題。

紐約時報稱,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也拒絕了他們對盧卡斯的採訪申請。

海地從來就不是一個穩定國家的典範,但很快就解體成一個無法無天的國家,甚至令那些推動阿里斯蒂德下台的人都感到震驚。——《紐約時報》

對於大多數每天只吃一頓飯、消費不足一美元的海地人來説,政權更迭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混亂和飢餓。布盧門塔爾也不無憂慮地寫道。——“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麥克斯·布盧門塔爾。

美國自詡“例外” 全球到處伸手

2004年海地政變,只是美國干涉拉美“後院”的眾多表演之一。布盧門塔爾參與撰寫的另一篇深度調查報道題為《胡安·瓜伊多的養成:美國政權更迭實驗室如何造就委內瑞拉政變領袖》。直指瓜伊多是在美國的支持下宣佈自己就任委內瑞拉臨時總統,而這也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傑作”。

隨着調查報道範圍的擴大,布盧門塔爾還發現,不僅僅在拉美,在中亞、東亞,在東歐……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觸角伸入全球多地。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 麥克斯·布盧門塔爾:運作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人有着新保守主義思維,他們認為美國應該是世界上唯一的霸權和主導力量,不應受到任何其他政權的挑戰,所以它主要針對的是社會主義政府,不懼美國影響力的獨立政府,以及所謂的美國競爭對手,如俄羅斯和中國。

以民主之名,行干涉之實。 對於美國官方標榜對海地民主的堅定支持,美國著名海地問題專家羅伯特·馬奎爾深表懷疑。他説,“美國輸出的並非民主,而是恐懼,如果不按照美國的利益行事,那麼下場可能會和阿里斯蒂德一樣。”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 麥克斯·布盧門塔爾:這種偽善是如此的極端,幾乎讓人無法理解,而這種偽善來自“美國例外主義”心態,即美國有權做幾乎任何它想做的事情。因為它(認為自己)在傳播自由,傳播民主,它是耀眼的“山巔之城”,中國要是在美國做美國在香港所做的事,美國一定會發動戰爭,這是毫無疑問的。 (總枱記者 劉旭 劉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