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萬噸垃圾!快遞包裝問題遠比你想象中嚴重丨思客數理話
買買買、拆快遞,早已是許多人快樂的源泉。當你的快遞跨越萬水千山來到眼前,是不是膠帶纏身、包裝套着包裝?紙箱、塑料袋與氣泡袋是不是被直接丟棄?快遞包裝廢棄物快速增長,既容易造成浪費,又可能污染環境。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快遞過度包裝專項治理4月啓動,爭取利用一年時間,有效遏制過度包裝等違法違規行為。
快遞包裝苦“胖”久矣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日均業務量超過2.4億件。僅2020年“雙十一”當天處理快件就高達6.75億件。據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
如果按業內每個快遞包裝0.2公斤的標準計算,2020年我國全年的快遞共產生了1600多萬噸的“天量”固態垃圾,相當於約1.5億個成年人的體重。
快遞分撥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分揀貨件。新華社發 龍毅 攝
快遞包裝為什麼那麼重?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商品。如果消費者有一次快遞被摔的經歷,相信之後發送快遞時,都希望快遞多纏綁上幾層包裹。對於商家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了確保商品完好無損,只能把快遞商品多包裝上幾層。因此,在商品的採購、運輸、倉儲、分揀、加工、配送、銷售等各環節中,重複包裝、過度包裝、包裝規格雜亂無章等問題時常存在。
快遞包裝回收困難重重
快遞業的包裝主要包含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等。同時,快遞包裝中還有大量緩衝氣泡袋、氣泡膜、發泡塑料等填充物。
目前,快遞包裝中使用的包裝箱大多可以重複利用,但塑料製品則少有回收。目前我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有80%能夠被回收利用,而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價值低,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受成本影響,綠色包裝在快遞企業推廣有難度。快遞業面臨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率低的難題,很難有足夠資金投入到生態環保領域。由快遞企業自行搭建和運營回收網絡也極大地增加了運營成本,綠色包裝的大規模推廣存在阻力。
上海交通大學某快遞驛站回收快遞紙箱,並進行再次共享使用。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回收利用標準不一,儲存和再利用存在難度。回收後的快遞包裝盒種類繁多、規格不一,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影響了快遞包裝的回收效率。而集中回收到快遞企業的儲存點仍然較少,加上消費者拆件時導致包裝受損嚴重,要在快遞點實現再利用也比較困難。
“快遞盒就是垃圾”,消費者回收意識待提升。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回收處理並不清楚。有網民説“快遞包裝拆完都是直接扔,有些送給撿垃圾的大爺了”“紙盒、塑料、泡沫,類型太多,不知道怎麼回收”,但也有網民説“我直接拆完把箱子留給代收點,他們再發貨就利用起來了”。
不再讓快遞包裝“流浪”
為解決快遞包裹的環保問題,快遞包裝“瘦身”和材料循環利用進展顯著。2019年初,國家郵政局開始推動實施“9571”工程,對電子運單使用率、不再二次包裝率,循環中轉袋使用率提出了明確目標。2020年實施的“9792”工程,給快遞包裝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2020年12月,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全國多地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箱。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經濟網
今年3月,《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強化了郵件快件包裝源頭治理,明確了包裝選用要求和原則。按照環保、節約的原則,合理進行包裝操作,不得過多纏繞膠帶,儘量減少包裝層數、空隙率和填充物。寄遞企業投入使用的可循環包裝物,收件人應當在取出內件後將可循環包裝物歸還快遞員。
作為買買買大軍中的一員,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離不開每個人的支持。讓快遞包裝不再“流浪”,絕不是隻是一個部門、一部分人能夠獨立完成的。這需生產企業、寄遞企業和用户等多方協同共治。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環保節約,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
聯合出品: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湯輝
作者:解軼鵬
編輯:黃潔心
設計:李權
動效:段立紅
校對:王鑫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