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週末閨蜜帶孩子諾諾來和我家二寶玩,因為兩個孩子的年齡相當,所以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玩的也比較開心。

可不一會兒的功夫,閨蜜家的寶貝諾諾就開始哭起來,原來是我家二寶不給她玩美人魚玩具,小傢伙就不高興了。

我趕緊跑過去哄了二寶幾句她才不情願的把玩具交給對方,這時諾諾立刻停止了哭泣。對於諾諾的表現閨蜜很無奈,而且她還和我説:諾諾動不動就哭,有時事情非常小,也會影響到她的情緒。

閨蜜甚至覺得孩子是玻璃心,完全沒有承受能力。而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像閨蜜家寶貝一樣,他們異常的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件不高興的事情就出現哭鬧的現象,其實這些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正確引導。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的這兩個方面沒做好

壹:沒有重視成長型思維的培養

説到成長型思維可能很多父母不懂,它通常是指讓孩子的心態慢慢的成熟最後達到提高智商的目的,具備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能夠更好的接受失敗和挫折,並找到真正應對的方法去解決。

但若是缺失這種思維就會導致孩子情緒敏感,愛哭,因此這很可能是父母沒有重視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培養,所以當這些孩子遇到事情時,一旦超出自己解決的能力範圍就會退縮,甚至動不動就哭。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貳:沒有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愛哭的孩子一般內心都比較脆弱,其實,這也有可能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缺失,尤其是孩子在年幼階段,若沒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就會因為缺少關心和疼愛導致性格出現改變。

他們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敢嘗試任何事情,最後再遇到事情,若出現失敗的局面時就會用哭的方法來逃避。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改掉孩子愛哭的毛病,父母應該這樣做

不定期給孩子一點挫折式教育

在這裏我們所講的挫折式教育,往往是希望父母能給孩子創造失敗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不斷的從失敗過程中吸取教訓並累積經驗,也才能慢慢的走向成功。

而挫折式教育也能很好的鍛鍊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儘快從失敗者的陰影中走出來,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適時的給予誇讚和表揚

不少父母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愛哭時,總會訓斥和責罵,尤其是孩子們犯錯時,父母更是緊抓不放,甚至還會諷刺和嘲笑,而脆弱的孩子也只能用哭的方法去保護自己。

這些家長認為這樣的方法能夠更激勵孩子,其實恰恰相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往往最需要的是誇讚和表揚,這樣會讓他們自信心倍增,為以後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礎。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陪孩子閲讀適合年齡階段的繪本

想讓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對他將來他們進入學堂以後提高一定的學習成績有幫助,而且閲讀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眼界更寬廣。

當然孩子若不能有獨立閲讀的本領,那麼,父母應該陪伴在旁,而且也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繪本,這樣孩子才能從一些小故事中明白更多的大道理。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因此他們在做事的時候,行為舉止也不一樣,但一些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確而引起。因此家長應該做孩子優秀的引路人,而不是粗心大意,這樣孩子才能離成功更進一步。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那麼你家孩子會動不動就哭嗎?你都採用了哪些正確的教育方法呢?歡迎你分享出來,我們在評論區探討一下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2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非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個方面沒做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