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協同高原行動!2020川渝高原衞生應急暨國防動員聯合演練在康定舉行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據四川省衞健委
10月26至30日,由四川省衞生健康委、重慶市衞生健康委、四川省軍區動員局聯合主辦的“2020年川渝高原衞生應急暨國防動員聯合演練”,在甘孜州康定市舉行。四川省衞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劉捷、重慶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分別在啓動儀式上講話,甘孜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程靜現場致辭,四川省軍區動員局副局長梁民牛出席儀式。
本次演練以“提升應急能力、共建美好西部”為主題,是川渝兩地衞生系統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行動實踐,通過實地實戰演練,構建、檢驗和完善省際間、軍地間、部門間的衞生應急聯防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國防後備力量“雙應”(平時應急、戰時應戰)能力建設,共同提升高原地區突發事件衞生應急處置能力,全力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據瞭解,本次演練隊伍由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國家(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華西醫院)國家衞生應急移動處置中心、國家(四川)中醫應急醫療隊、四川省疾控中心高原防疫隊以及雅安、阿壩、甘孜、涼山救援分隊等9支隊伍組成,共計400餘人、60餘輛醫療裝備及後勤保障車參訓。
救援“利器”顯神威
針對高原救治中可能會遇到高原環境引發的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高原心臟病等特點,每個救援隊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救援“利器”。
記者從演練現場獲悉,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共派出90名隊員、7輛大型醫療裝備車,是本次參訓隊伍中隊員規模最大、大型醫療裝備最多的一支。據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副隊長黃雷介紹,應急救援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隊伍本身的綜合保障能力至關重要,包括醫療裝備的運行情況、生活物資及後勤服務的供給,在本次高海拔的測試中經受住了考驗、總體運行平穩,但也發現了少部分醫療設備無法正常開機以及參數報警等問題,給下一步優化隊伍建設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據國家(重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郭進軍介紹,重慶隊這次專門把參加魯甸地震實戰的全地形救護車開到了演練現場,這台全地形救護車通過性好,對路面要求不高,高原適應性非常強,並且可涉水1.2米,可通過沼澤地域,最重要的是它每次可以轉運3名重症病人,外加3名輕症病人,是高原山區傷員轉運的不二利器。
在參演的第一天,記者就發現了一支乘坐飛機先期抵達的80人隊伍——國家衞生應急移動處置中心,所有醫療裝備採取模塊化管理,適應國際救援中航空運輸的需要。據該中心住院組隊員劉思佳介紹,針對高原救援的自然條件,該隊補充配備了被稱為“高原反應剋星”的軟體便攜式高原高壓氧艙,運用最新獨特的空氣分離技術,給患者輸送高達30%的純氧,有效改善組織缺氧,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
國家(四川)中醫應急醫療隊,針對高海拔救援需要,近期配置了一台製氧機,“這台製氧機方便攜帶,非常適合高原救援,能夠滿足5-6人同時正常吸氧20分鐘,1個小時的氧供給能夠保證1-2台呼吸機的正常使用”,隊員張袁告訴記者。此外,他們還攜帶了自主研製的補氣血、強筋骨的中藥製劑“益爾力口服液”,對於四肢無力、剛做完手術的病人,有非常好的功效,並首次運用於高原應急演練。
川渝協同上高原
根據四川地貌複雜多樣、地處地震多發區、自然災害高發、交通事故頻發,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傳播風險不斷增加的特點,開展本次協同演練,圍繞年度演練任務,以訓為主、展演為輔。針對高原地區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傳播風險高,四川省疾控中心高原防疫隊模擬某地爆發鼠疫後的應急處置流程,開展穿戴防護、環境消殺、流行病學調查、集中隔離、採樣送檢等科目的綜合演練。
參訓隊伍在海拔3500—3800米的新都橋營地進行聯合基地搭建,各自展開1-2個醫療單元,重點對應急醫療裝備進行高海拔條件下的適應性測試,針對應急裝備設備在高海拔地區出現的問題和故障進行及時調整,梳理出更適合高原應急救援的模型和方法。
此外,根據應急隊員自身身體狀況,還專門設立了海拔3500-3700米的環境適應性訓練和海拔4000——4500米6公里徒步訓練,全程動態監測參訓隊員在高原拉練中的身體指徵和健康狀況,同時也考驗各隊獨立生存的綜合保障能力,最終篩選出救援精鋭,組成快反突擊隊,執行災害早期的應急處置任務。
甘孜、阿壩、涼山等救援分隊也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參與到了相關科目的協同演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