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姥姥大多隻會幫忙帶娃到三歲?退出的原因,藏着老人的智慧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一工作起來就忙得不可開交,而當有了孩子之後,生活就更加碎成一地雞毛,總是讓自己應接不暇。
於是那些帶娃帶不過來的寶媽們,通常就會拜託家裏的老人幫助自己帶孩子,而這個老人的最佳人選就是自己的媽媽。
畢竟親生母女在育兒過程中,本身就能夠避免很多摩擦的發生,但是很多家庭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即大多數姥姥只會幫忙帶娃到孩子上幼兒園,那麼為何姥姥大多隻會幫忙帶娃到三歲呢?
玲玲是家裏的獨生女,從小到大一直是家裏的小公主,倍受家人寵愛,結了婚生了孩子後,也依舊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什麼都為其着想。
因為剛生完孩子身體弱,且玲玲也沒有任何帶娃經驗,所以急需一位長輩來幫忙帶孩子,玲玲就開始在媽媽和婆婆之間做選擇。
權衡利弊之下,玲玲還是選擇了讓媽媽來幫助自己帶孩子,這樣自己既能更放心,也能更加輕鬆點,當然,媽媽也是願意幫女兒解憂的。
日子就在這一天天的消耗中過得特別的快,轉眼間孩子已經該上幼兒園了,而在這三年裏,孩子總體被帶得很好,玲玲也是很滿意的。
雖然之間和媽媽有過一些分歧,但也屬於正常,畢竟再怎麼説親母女之間不會有什麼仇怨,玲玲本來想着媽媽能繼續幫着帶娃娃,但媽媽突然和自己提出要“退休”回家休息了,也照顧照顧老頭子。
這讓玲玲驚訝的同時也有些失望,她實在是想不通為何等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姥姥就會慢慢開始“退出”了呢?
老人在我們看似不理解行為的背後,總是藴藏着一些屬於老人本身深刻的智慧,他們一定是在考慮很周全的情況下才這麼做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可以一同瞭解下。
首先,是為了孩子的父母着想雖説老人帶娃能夠為孩子父母減少很多壓力,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説減少了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機會。
小孩子要想成長得更好,還是要多和父母在一起的,既是培養感情,也是教會孩子很多東西,畢竟年齡相差小,代溝也比較小。
不管是對於姥姥也好,還是奶奶也好,孩子在他們心裏都是心尖尖上的肉,都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而且也始終認為孩子在自己這裏才是被照顧的最好的。
所以姥姥就得適當地退出了,再帶下去可能讓親家意見太多,到時候因為這個問題傷了一家人的和睦並不好,由此看來,老人退出的原因可謂是現實又理智的。
前面提到,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都是希望多帶帶孩子的,畢竟大家也是真的很喜歡,如果全讓姥姥佔據孩子的空間,奶奶會覺得心有不甘,意見很大。
因此姥姥要退出,從而給孩子奶奶一些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奶奶也能夠和寶寶充分的接觸,一解其想念之情。
不過話雖如此,但家長也不能將帶娃這件事全然交給老人來處理。
其實在帶娃這個過程中,起主力作用的還是父母,我們可以從老人那裏尋求幫助,但千萬不要把老人作為主力。
這樣不管對孩子還是對老人都不是一個好的安排,而且説老人也不容易,能夠幫助我們帶娃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千萬不能在其中對其有負面情緒,這會讓老人很傷心。
且帶娃這件事説到底,就是我們父母應該盡的責任,我們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而不要逃避責任,這便是父母沒盡到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