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瓜給特別的你,這個絲瓜有點意思

有這樣一種瓜,它很特別:長相特別、口感特別、營收特別、故事特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特別的瓜:白關絲瓜。

1

瓜中美男-白關絲瓜

白關鎮,地處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城郊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7-18℃。當地熱量資源充足,降水多,無霜期長。因土壤主要為紅壤,以紅黃砂泥為主,有機質含量平均為3497g/kg。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白關鎮便出爐了最具盛名的“白關絲瓜”

我們常見的絲瓜都是長長一條,還有一些弧度。而白關絲瓜,瓜形粗短,形狀像極了西葫蘆。白白淨淨,瓜中美男。

關於白關絲瓜還有一段佳話。1983的湖南省水利志中曾記載,白絲瓜曾經是皇宮御膳房經常做給皇上吃的“家常菜”。

據説,那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有次偶爾在一個酒家品嚐過白絲瓜做的“溜絲瓜”。只見這道小菜嫩白如玉,湯汁清鮮,食之格外香甜可口,讓吃慣了皇宮滿漢大席的皇帝老爺食慾大增。乾隆對這道菜是讚不絕口,立即吩咐當地官員適時向朝廷進貢這種白絲瓜。不僅皇上喜歡吃白絲瓜,那些皇后、妃子們也都喜歡吃。

連乾隆都説好的絲瓜,到底好在哪呢?首先,白關絲瓜比普通絲瓜的肉質更緊密,皮薄肉厚,通體呈白玉色,因此也叫“白玉絲瓜”。

這白關絲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苷、木糖膠、瓜氨酸等,這麼多優質內容一列舉,忍不住今晚就想吃一口,在大熱天還能清涼解暑。

2

瓜中富貴-營收超強

光好吃還不行,這絲瓜還能給咱農民朋友帶來收入。據白關絲瓜協會的會長梁豔介紹,白關絲瓜每年5月至10月每天都可以採摘,每一畝地平均產量10000-15000斤。

算一筆賬,一家兩口種5畝地,按5塊錢一斤計算,一年就能收入25w-37w不等,更何況這幾年白關絲瓜零售還能賣到8元一斤。

為什麼白關絲瓜可以賣上好價錢?據梁會長介紹,白關絲瓜現已申請區域品牌和地標產品,通過不斷給絲瓜貼“金”讓它成為消費者放心的產品。

摘完絲瓜後要輕放至框裏

早上6點,農户便開始在地裏採摘,輕拿輕放,生怕磕碰影響了絲瓜的“顏值”。

在採摘完後,便第一時間對絲瓜的品相進行分級套袋。品相好的會運往高級商超或製成禮盒,品相一般的運往職工食堂等,通過品相分級提高了絲瓜整體的價格。

絲瓜禮盒

而絲瓜禮盒更是精緻,一盒有四個絲瓜,平均每個都是1斤裝,個頭平均外觀好看,每個禮盒裏都有溯源碼,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絲瓜的生長地。絲瓜能賣上高價,與品牌打造密切相關。白關絲瓜在商超被評為“消費者最受歡迎農產品”,還榮獲了“全市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3

瓜中仙子-頗有故事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的梁會長,與白關絲瓜有着一段“情緣”。如果要用一個引人眼球的總結,那麼她與絲瓜的故事就是“從寶馬到三輪”。

原本她和丈夫老張在深圳創業,開了一家電子類的公司,不但買了車還買了房。由於老張家是白關鎮的,家裏老人也都留在了當地。當這兩口子看到家鄉的農民各自種着絲瓜,卻沒有很好營收的時候,便選擇回到家鄉。

“有規模,沒有影響力;有品相,沒有質量標準;有市場,沒有渠道;需要精加工,並加大科研投入。”梁會長總結了當時白關絲瓜面臨的四個難題,下定決心去做後便一個一個去解決。

老張與三輪

她説,在剛開始做農業的時候,她們兩口子開着寶馬運送苗和絲瓜,被當地人認為這是在作秀。為了更好地適應“土地”,丈夫從張總一下化身老張,帶着草帽開着三輪穿梭在田間地頭。

“我愛折騰,農業需要龍頭企業,既然我能做,我一定要做好”。正是這種折騰的勁,她建立了白關絲瓜的種植示範基地,成立了產業協會,鎮上的絲瓜經過協會的檢測標準,就能貼上標籤,遠銷出去,使農户真正受益。

梁豔與丈夫給絲瓜套袋

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姐夫,乘着農業之風帶着絲瓜之浪,讓白關絲瓜的品牌走向更好,讓絲瓜種植户的錢袋越來越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9 字。

轉載請註明: 特別的瓜給特別的你,這個絲瓜有點意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