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評論》發表了一則消息,德國新上任的總理朔爾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和中國領導人進行交流之前,希望首先和印度以及日本的領導人進行溝通。這也意味着德國政府的對華策略將會有明顯的轉變,因為在當前德國政府的新戰略中明確指出,中國對於德國來説不僅是合作伙伴,更是系統性的競爭對手,因此在未來幾年內德國很有可能會和美國一同對我國進行打壓。
然而在默克爾執政時期,德中之間的關係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兩國之間無論經貿還是合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今新總理上台希望改變對華關係也意味着兩國之間的合作很有可能會受到進一步的限制。
中德關係不明朗
相對於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人們更加關心的是前任總理默克爾的對華態度。默克爾在去年10月的一則採訪中表示,目前德國的經濟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區來説是比較富裕的,然而德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話語權卻逐漸削弱,但中國的話語權在全球範圍內是逐漸上升的。
因此德國方面應當與中國開展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從而獲得國際地位的提升,很顯然默克爾明白與美國一起在全球到處惹是生非,非但對於他們的國際地位提升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會影響正常的貿易和交流。
美國控制歐洲
事實上當前德國政府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也是由於美國在歐洲地區的話語權越來越有分量,縱使德國是歐洲地區的領導人,但其經濟政策依然受到美國的影響。比如之前德國和俄羅斯之間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就曾經因為美國的干涉而不得不停止進行。這也意味着德國目前對華政策的轉變,實際上也是有美國干涉的成分在其中。
然而就目前來看,即使德國方面改變對華的態度,但是他們肯定不敢對兩國之間的經貿與合作有所觸及,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德國最大的進出口對象,兩國之間的貿易比不斷增加。在去年一年,德國進口中國產品的價值就上升了20%,中國進口德國產品的價值也上升了8%左右,這也意味着中德兩國在貿易上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德國政府絕對不會因為美國的影響而斷送對華貿易,因為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説,中國市場確實是德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部分消息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