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選制新秩序 推動良政善治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綜合

  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是完善選舉制度之後,在順利完成選舉委員會選舉的基礎上舉行的第二場重要的選舉活動,也是香港特區新選制下次第展開的三場選舉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場。這次立法會選舉為塑造香港特區良好政治生態、確立公平理性的選舉政治文化基調提供了重要契機,香港社會各界充分關注、積極參與。

  從這一屆立法會選舉的過程來看,來自不同政團、行業、階層的人士踴躍報名參選,153名背景條件各異、政治光譜“五光十色”的候選人,共同競逐90個議席,出現了“區區有競爭,個個界別有得選”的新局面。各位候選人在爭取選民支持的過程中,比理念、比政綱、比貢獻、比專長、比能力、比擔當,展開理性而有內涵的辯論,進行公開、公平、平等、透明的競爭,呈現出當仁不讓、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態勢、新氣象。12月19日,香港特區舉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投票過程平穩有序,各位參選人的基本素養、政治才幹、理念學識、道德品質和社會貢獻接受了香港選民以及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全方位的審視,為香港特區選出真正愛國愛港,有德有才,有能有識,有勇氣、擔當、作為的賢能之士。

  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是為了應對“修例風波”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挫敗反中亂港勢力的政治圖謀,化解香港特區潛存的政治風險,避免香港特區再次陷入管治危機和憲制危機而作出的重大選擇。在過去兩年間,中央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特區確立基本的法律底線和政治底線的同時,推動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彌補香港特區政治過程基本規則存在的各種漏洞,以“愛國者治港”的政治倫理和原則重塑香港特區的政治生態和政治文化。新選制的確立和實施既着眼於保障香港居民的民主權利,也考慮到香港社會全面的進步和整體協調發展,包括實現香港特區有效治理目標,維護香港特區政治運作過程的安全與穩定,保持香港經濟持續增長的活力和繁榮,不斷推動香港特區民生狀況的改善和提高。

  新選制的確立和落實必然會催生香港特區新的政治秩序。一方面,香港特區在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築的憲制基礎之上不斷更新沉澱新的憲制規則,特別是圍繞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實施與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特區憲制秩序深度重塑的目標繼續向前推進。另一方面,新選制對選舉委員會重新賦能,確立選舉委員會新的憲制角色,把好入門關,確保愛國愛港力量在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中穩定佔據壓倒性優勢;讓新選舉產生的香港特區立法會成為一個建設性的議會,更有效履行基本法賦予立法機構的職能。同時,以選委會選舉為基礎,將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選舉過程相互銜接,在運行過程中實現各個機構憲制角色的協調與配合,保障基本法所規定的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得以落實。這有助於在香港特區形成新的政治格局,實現香港特區政治秩序的良性運作和治理過程的良政善治。

  新選制還把選舉過程跟特區治理過程結合起來,避免了選舉與治理“兩層皮”、選舉過程與治理過程之間割裂的情形;為選舉確立遠景政治目標,保證特區治理過程的順暢和運作良好,防止選舉出現政治操弄和政治投機而不利於香港特區有效治理目標的實現。所有參與選舉過程的候選人,不論是在尋求提名環節,還是當選進入特區政治體制參與特區治理過程,都要有服務香港廣大民眾的堅定信念,要有捨我其誰的信心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帶領香港再出發的實際行動,要以“一國兩制”實踐參與者和貢獻者的角色為香港未來發展謀劃美好的前景,把為香港同胞謀福祉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目標融合於一體。這樣就可以讓香港特區選舉擺脱過去簡單追求高投票率而博眼球、刷存在感的政治操作,避免讓選舉過程陷入為反對而反對的選舉策略和簡單以政治標籤站隊互相攻訐的政治俗套,以及純粹為了當選和更多選票而不擇手段,使選舉過程淪為純粹的政治表演秀。這是對香港既有選舉文化的深度改良和重塑,也為香港催生出與其憲制地位相符合、將民主發展與有效治理目標相結合,追求香港社會整體進步和全面發展的政治文化。

  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裏,香港特區在民主發展進程中走過一些彎路。而今,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香港特區終於撥亂反正,重回正軌,在探索“一國兩制”下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發展道路上展開新的實踐。新選制催生新秩序,新秩序塑造新香港。對此,香港特區社會各界應該有充分的共識和足夠的雄心,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更加美好的香港值得我們期待。

  (作者:李曉兵,系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