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幸喪親的人,如何走出傷痛
與他人的關係品質如何,取決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同樣的,要與逝者、與事實和解,我們也需要與自己和解。
---------------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新冠肺炎疫情是這一年的重要課題。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經將近7000萬;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50萬。除此之外,我們還不確知那些並非直接死於新冠肺炎,而是受疫情波及而過世的人數:抗疫過程中的因公殉職者,慢性病發作、卻沒能得到及時救治者……
逝者中如果有你的親朋好友,那會帶來嚴峻的人生挑戰。失去親友的悲痛,倘若沒有充分面對和釋放,它並不會隨着時間的過去就自然減輕。有些人是多年以後才真正走出喪親之痛、放下過去。
早年在外地學習時,曾聽一位朋友説起:她年輕時母親病逝,那時的她不知道怎麼面對巨大的悲傷,也害怕自己陷入情緒漩渦裏出不來,下意識地把很多悲痛壓下去了。表面上,她繼續如常地工作和生活,她以為那叫堅強。直到18年後,她才意識到心底有多少傷痛長年在堆積,又重新去走通釋放傷痛、哀悼逝者的心路歷程。有心理學家慨嘆:你壓抑了自己18年的生命能量。
經歷重大失落後的心路歷程
失去親朋好友,或者自己得了重病,在經歷或面臨這些重大失落時,人們的反應有很多相通之處:在真正能夠平和接受事實之前,往往會經歷否認、憤怒、妥協、抑鬱消沉的階段。
比如,忽然得知親友已過世,或者剛剛知道自己被診斷患某種絕症,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會是:不可能吧?會不會弄錯了?
有的家庭,會在親人過世多年後,仍把他住過的房間保留得很好,什麼東西都維持原樣,時常打掃,彷彿他只是出遠門了,隨時可能回來,重新住進這間卧室。
否認的背後,其實有一份心底的呼求:我們真的希望這件事情沒有發生。當不得不承認事情已經發生了,很多人會升起憤怒:為什麼會是我!為什麼發生在我家?為什麼落到我頭上?會認為命運不公平。
否認、憤怒之後,很多人心裏會生出某種祈求,就像是在跟命運討價還價,這在身患重病的朋友身上表現明顯,心理活動大致是:好吧,我生病了,我也認命。就讓我再多活幾年,看到孩子長大吧;能完成我的某個心願吧……
在意識到這樣的祈求不一定能實現時,很多人會有一段時間抑鬱消沉。而抑鬱狀態底層,也常常有對自己的憤怒: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憤怒。
有些患上重病的朋友直到去世前,都可能陷入否認、憤怒、妥協或抑鬱的反應裏。瞭解這幾類常見的反應,有助於我們對自己、對他們抱以善意和諒解,去體會每個反應背後的呼求和訴求,在自己心有餘力時,支持他人。
與逝者和解,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在聽懂了自己心底的訴求時,會有益於我們接受事實,釋放情緒,帶着愛往前走。
有時,忽然想到已經過世好幾年的親友,我們仍然會有“你若還在,該有多好”的遺憾、難過和不捨。所有湧動過的情緒情感,都不妨直接表達出來。例如給過世的親友寫封信;給自己一些安靜的時間和空間,看着他的照片,説出心聲;在你準備好的時候,對着一把空椅子,想象他坐在那把椅子上,如實地説出來:
“我很想念你。”
“你離開後的這段時間,我的生活是這樣的……”
“如果你還在,就好了!”
這樣的表達,不是為了求得已過世者的回應;而是為了活着的人,面對內心,釋放悲痛,開始意識到,即使對方的身體離開了,這段關係裏的真情、真誠仍在,愛的連接仍在。於是走向與逝者和解、與事實和解,放下過去,面向未來。
與他人的關係品質如何,取決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同樣的,要與逝者、與事實和解,我們也需要與自己和解。所以,當你準備好時,可以向逝者作一個承諾,寫下來或説出來都行。一個完整的承諾可以是:“我愛自己並接納自己,我也尊重你的命運。即使我還有悲傷、憤怒、害怕(或任何情緒),我也願意面對、承認事實。你離開了這個世界,我還會在這裏一段時間。有一天,我也會放下我的身體,離開這個世界。現在,我願意接受陽光、空氣、大地、雨水的滋養,我願意釋放掉所有的悲傷、憤怒、害怕(或任何情緒)。我選擇帶着愛,往前走。”
決定往前走時,還可以為紀念過世的人做點什麼。可以為他完成一個未盡的心願,也可以幫助與他生前相似、同樣處於困境的人。量力而為,盡心就好。最好的紀念莫過於:活着的人看向未來,充分成長,活得真實完整,活出幸福自由。
畢竟,這一生,誰能永不經歷親友的離去呢?每次經歷傷痛,同時也帶來一次強提醒:我們自己的一生,要怎樣度過?
能否超越死亡
認識到生死無常的規律後,很多人會選擇珍惜此生的態度。例如:有人選擇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當成這輩子的最後一天來活;工作上的每一天,都當自己是新手上路的第一天,保持開放和好奇。
也有人強調:不負此生,不負此心。為此,尊重事實和規律,承認身體使用時間有限這個規律,安然前行。
那麼,除了與生死無常同行,我們能否超越死亡的陰影和恐懼?明代心學創始人王陽明臨終前對身邊的人説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所活出來的這份心中光明,相信不是他獨有,是每個人本來都擁有的潛能。當然,這一生能夠綻放出多少潛能,取決於每個人的選擇,和你付出的、與目標一致的努力!
譚洪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