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獵殺T-34》1個打6個,戰鬥民族上演電影版手撕德國鬼子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本期導讀:

T-34坦克1v6,是“抗德神劇”嗎?

傾斜裝甲金鐘罩,抗擊打能力滿級

汽油機換柴油機,犧牲空間換平安



— 配合本期節目閲讀文章 —


今天給大家講一部電影,新鮮出爐剛剛上映的一部俄羅斯戰爭片叫《獵殺T-34》。推薦這部影片三個理由:第一個是戰鬥民族拍的二戰影片,很有特色;其次就是坦克對決這種戰爭影片其實不算多,荷爾蒙爆炸;第三點,本身主角T-34坦克就非常值得講。

當然有的軍迷管它叫“特34”坦克,但是為了字幕組方便,咱就叫T-34了。T-34坦克是二戰期間蘇聯生產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可以説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也是對今天的現代坦克影響最深遠的重要的型號之一,所以藉着這個影片咱們就來講講這款蘇聯的二戰英雄——T-34坦克。



咱們還是老規矩,講電影主要講的是影片本身之外的信息點和知識,當然講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點點劇透,各位也見諒。


01 坦克對決少打多 T-34真能碾壓德軍?

其實我講這部影片的邏輯想圍繞男主角前後使用的兩輛T-34來講。大家看這個影片就會知道前後一共是兩輛T-34。這兩輛坦克是完全不同的兩代產品,從這兩代T-34出發,咱們就可以講講二戰東線蘇德戰場這種坦克對決的整個脈絡。

首先在影片的開頭,大家看到是1941年的冬天。那個時候大背景是蘇聯節節敗退,已經開始保衞莫斯科了。因為在1941年6月份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入侵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初期德軍是勢如破竹,所以很快在基輔戰役是大面積的殲滅蘇軍,在10月份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



這個時候蘇軍其實已經非常困難了。所以這故事也交代了,整個一個營男主角去報到,只剩下一輛T-34坦克了,其他的坦克都被擊毀了。這樣的背景設定也是比較符合歷史的真實狀況。

接下來就出現了很精彩的一場戲,就是這個男主指揮着這僅剩的一輛T-34坦克,在一個村莊當中設伏,面對一整個德軍坦克連,以少打多,最終是創造了1:6的交換比,應該是擊毀了六輛德軍的坦克,非常漂亮。



這場仗從戰術設計到場面的還原,包括細節的考據都是很講究的。因為這場戲看完之後,有些觀眾就説了:這不就是一個俄羅斯版的“抗德神劇”嗎?這跟咱們“手撕鬼子”有什麼區別?一輛T-34可以擊毀那麼多的德軍坦克嗎?

您別説,這事還真八九不離十。因為在1941年蘇德戰場開戰初期,當時蘇軍的 T-34中型主力坦克,面對德軍的同級別坦克,那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就是完全可以碾壓,一對一德軍是沒有機會的。當時德軍用的主要是三型、四型的坦克,還有一小部分的二型坦克也還在服役。


1941年-1943年德軍主力坦克 與T-34-76坦克 的對抗(正面)

  德國坦克從上到下依次是:III號37mm、IV號75mm L24、III號50mm L42、IV號75mm L43、III號50mm L60、IV號75mm L48


那就像影片當中村莊伏擊戰這場戲,德軍主要也就是這幾種坦克。大家看電影會發現一個細節,就是指揮官男主是瞅準機會,這第一炮穿甲彈打過去,直接打穿了兩輛德軍的坦克,一箭雙鵰。這個事是比較真實的,因為當時T-34的火力對德軍的裝甲防護是碾壓性的優勢。



T-34-76這個早期型號我們講了,裝備的主炮口徑是76mm的,當時在1000米距離上,這門炮可以輕鬆的擊穿60mm也就是6釐米厚的防護裝甲。

德軍的坦克它的防護裝甲是多厚呢?像當時主力的三型坦克,它的防護裝甲只有50mm厚,也就是5釐米厚,是完全可以被T-34一炮擊穿的,在1000米外;四型坦克側面防護裝甲也不過是30mm厚,所以也是一炮可以被打穿側面裝甲的;這二型就更不要説了,完全像紙糊的一樣,防護裝甲大概只有10到15毫米厚,在 T-34的76毫米主炮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所以一炮打穿兩輛坦克,這種情況是理論上完全可行的。



而且大家會發現,當德軍反擊的時候,這個炮彈打在了T-34上面出現了被彈開的情況。這個大家説是神劇,其實完全不是,這恰恰就是T-34設計上防護方面最大的亮點,它的“護體神功”。T-34有一個“金剛罩”,就是它的全坦克的傾斜裝甲。T-34是人類量產的第一輛全車採用傾斜裝甲的坦克,大家可以看它的不管是炮塔還是車身,很多裝甲都是帶斜面的。

斜面裝甲有兩個最重要的好處。一個就是你很容易讓對方的炮彈打在你上面,打在斜面上出現跳彈的情況。所以大家看影片當中德軍一炮打過來,打在斜面上,炮被彈開了,這是非常真實的一種情況。這個特性還是挺妖的,有點像太極推手,把你的力全卸掉了。


傾斜裝甲造成對方炮彈跳彈


02 護體神功金鐘罩 傾斜裝甲不怕炮

第二個優勢得用到一點簡單的中學幾何。大家想想同樣厚的一塊裝甲,當你垂直立在那兒的時候,和你斜着放在那兒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其實當你面對正向來的炮彈的時候,是不是斜着放你的實際防護厚度就要變大了?你拿張圖畫一下,或者在腦海當中想一下,馬上運算。

像T-34它的正面防護裝甲傾斜角度是60度,這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帶6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斜面的長度其實是短邊長度的兩倍。也就是説它其實把裝甲的厚度實際是變成了原來厚度的兩倍。當你面對正向來的炮彈的時候,它可以起到兩倍厚度的防護效果。



所以像早期T-34它車體的裝甲厚是45mm,炮塔略厚一點,但是都帶角度,所以大家想想其實帶60度角就變成了你原來裝甲厚度的兩倍,這個車體就可以達到90毫米厚的防護的效能。所以這個就是T-34的“護體神功”來源,它斜面裝甲的優勢在哪裏?一個就是造成對方炮彈的跳彈,第二個增加了實際的防護厚度。

這樣的一種獨特的金剛罩防護能力初期在戰場上剛和德國坦克兵遭遇的時候,德國人幾乎就瘋了。因為你想這炮彈打上去,要麼被彈開要麼打不穿,一點辦法都沒有。包括步兵,因為步兵打坦克有反坦克炮。但是初期德軍用的反坦克炮主要是37mm口徑和50mm口徑的。這兩種炮面對T-34的裝甲,隔靴搔癢,一點辦法都沒有。迫使早期1941年的時候,德軍的反坦克方面調用了大量的88mm口徑的高射炮,就是把高射炮放平,用它來平射打 T-34,還稍微能有點效果。


T-34 1940年型的裝甲佈局示意圖,可見其正面、側面和後方裝甲厚度均為45毫米,附帶傾斜裝甲加成,在1941年可以防禦絕大多數反坦克武器的射擊


所以初期T-34傾斜裝甲是讓德國人看傻了眼的,這也迫使後來德國人在後期的很多坦克型號上,包括豹式坦克,很多方面都借鑑了這樣的傾斜裝甲。包括到今天,其實這傾斜裝甲在很多國家的現代坦克上,你都可以看得到。所以應該説蘇聯當時設計出來T-34這樣的一個全車傾斜裝甲,對今天的坦克設計理念都是有很大影響的。


德軍早期坦克清晰可見的垂直裝甲


03 汽油換柴油機 規避坦克打火機

當然了,傾斜裝甲也不是無敵的。大家看第一場村莊伏擊戰到最後德軍其實在近距離,在側面是擊穿了T-34的裝甲的,因為你側面防護相對比較薄弱。但是擊穿了之後,過一陣這T-34又復活了,雖然這裏邊坦克兵死了一個,但是整個坦克又動起來了。

這個實際上就是T-34另外一個重要的生存力強的原因,就在於它用的燃料和德軍坦克完全不同。T-34用的動力來源是柴油機,德軍所有的坦克用的都是汽油機,包括美軍、英軍大量的坦克幾乎也都是汽油機。二戰期間T-34特立獨行用的是柴油發動機,柴油有一個特性就是它不易燃,尤其在常温常壓底下是不易燃的,但是汽油可不是!汽油是常温常壓一點就着,所以這就導致不僅是德軍,包括英軍美軍的很多汽油發動機的坦克,只要被一打中馬上就着火。



像美軍主力的中型坦克叫“謝爾曼坦克”,甚至被很多軍迷戲稱為叫“朗森打火機”,就是一旦被擊中這汽油包括揮發的汽油蒸汽馬上就會起火。包括德軍的坦克也是一樣的,就是一被擊中就起火。但是蘇軍由於T-34用的是柴油發動機,所以這常温常壓底下柴油是很不容易着火的,即便被擊中,即便被打穿裝甲,仍然起火的概率較低,這其實就大大的增加了T-34的生存效能。這是T-34的護體神功另外一點。



這兒大家可能馬上會問,為什麼德軍包括美軍、英軍的坦克不用柴油發動機呢?像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主戰坦克都是柴油機了。當時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能源結構的問題,比如説蘇聯是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一個國家;另外當時的確柴油發動機的技術還沒有汽油機那麼成熟和穩定。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柴油發動機它的體積和重量都要比汽油機大,在同馬力、同功率的情況底下,柴油發動機幾乎是汽油發動機的兩倍那麼大。所以使用柴油機的T-34也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佔地的問題。這兒我們就可以講講T-34的一些短板了,因為沒有一款坦克十全十美的,要不然無敵了,有利必有弊,有優勢一定有弱點。


04 坦克空間很有限 車長指揮兼炮手

剛才我們講了T-34斜面裝甲有它防護效能上的優勢,這是一個創舉。但同時它犧牲了什麼?它犧牲了空間。你想想炮塔如果是斜面裝甲和垂直裝甲有什麼不同?自然是垂直裝甲留給炮塔內部的空間會大一些嘛。所以T-34炮塔裏邊空間,由於斜面裝甲它就變小了,再加上體積更大的柴油發動機又要佔用車內的空間,所以T-34的車內是非常侷促的。

這就導致T-34的早期型號76型,它和同期其他的坦克比車內少一個成員是四個人,更多的坦克是五個人。炮塔裏邊擠三個人——車長是負責指揮的,有一裝填手填炮彈,還有一個炮手是專門瞄準和開炮的。但T-34-76炮塔裏面只有兩個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


T-34-85 坦克內部


大家可以看開始在第一場村莊伏擊戰的時候,車長男主角他既要指揮戰鬥,同時自己要炮瞄,要開炮,當時是腳下一踩鐙子就開一炮,所以當時車長是兼指揮官加上炮手的。少一個人,這車裏邊只有四個成員,但這個就導致車長有的時候分身乏術,指揮效能就下降了。

指揮效率低還有一個雪上加霜的原因,就是T-34的早期型號大多數車型是不配備無線電的,只有指揮車才有無線電。指揮車和其他車之間的聯絡,靠打旗語,這是非常原始的一種作戰方式。


影片中的T-34-85,注意倉頂蓋與前一代完全不同


這個一方面是因為T-34本身裏邊空間就很侷限,另外一方面是由於蘇聯當時的電子工業的能力不足,所以導致初期很多車型都沒有配備無線電,這就相當於在戰場上盲打,協同性、集團作戰的效能肯定是差的。

所以儘管T-34單車作戰有優勢,但是1941年蘇軍仍然是節節敗退。這裏邊當然還有很多的原因了,比如説德軍的戰術比較豐富和先進,步坦協同做得比較好,另外訓練的水平、作戰的素養比較高等等。

所以在電影的第一段村莊伏擊戰當中,你看蘇軍坦克1v6這是沒問題的。那麼整個大背景來講,1941年蘇軍節節敗退,這也是符合歷史真實的。所以並不能夠被稱作“抗德神劇”。



但是很快T-34-76早期型號就被德軍偷師了,這就使得蘇德雙方在坦克隊來上進入下一個階段,豹式上了戰場之後, T-34-76就有點玩不轉了,蘇軍方面也馬上進行了升級,於是就誕生了T-34-85這樣的新型號。表面上看是把炮管的口徑從76mm換成了85mm,但是升級的方面還很多。

電影的後半部分,他們在集中營當中得到的那輛德軍繳獲的T-34就是T-34的晚期型號——-T-34-85型。這個跟電影后邊的情節還有很多的關聯性,我們下期接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