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瘧疾夾擊 巴拿馬土著社區流行病防治難上加難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專科醫學期刊“Malaria Journal”近日發表的文章指出,巴拿馬過去10年記錄的瘧疾病例中,約90%集中在土著社區。目前的新冠疫情讓土著社區本就十分脆弱的衞生服務系統瀕臨崩潰,甚至還將加劇土著居民罹患瘧疾的情況。
據報道,上述研究主要作者、巴拿馬高爾加斯醫療研究所(ICGES)流行病學分析和生物統計學主任利斯貝特·阿馬裏利斯·烏爾塔多表示,土著社區的疾病防控工作很難開展,這主要歸咎於文化障礙。
阿馬裏利斯解釋,原住民領土一般處於難以到達的叢林深處,受信仰和文化傳統影響,感染者對瘧疾等流行病的常規療法和防控措施抱有牴觸心理,貧困和邊緣化問題也讓當地的公共衞生管理難上加難。除此之外,就新冠疫情而言,一些跨越巴拿馬-哥倫比亞邊界入境的移民,來自疫情更加嚴重的國家,攜帶的病毒株已經具有抗藥性。
攜帶瘧原蟲的雌性按蚊是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按照上述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醫學昆蟲學家羅倫索·卡塞雷斯的説法,巴拿馬境內棲息的26種蚊子中,確認可傳播瘧疾的有5種,科學家目前還在對可能助長瘧疾傳播的另外6種進行研究。
報道稱,生物學家托馬斯·阿爾貝託·里奧斯推測,瘧疾在土著社區的高發病率,很可能與已知病媒,甚至“新物種病媒”的特定行為有關。
“儘管處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時期,我們也絕不能放棄與瘧疾抗爭。目前正是蚊蟲大肆繁殖的季節,因此除了防控新冠疫情之外,堅持針對瘧疾開展流行病學監測也同樣重要。”里奧斯説。
報道指出,巴拿馬土著地區普遍深陷貧困,當地居民獲得基本醫療服務的機會十分有限。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巴拿馬土著地區居民的預期壽命為67.8歲,遠不及全國平均值79歲。另外,在原住民地區,孕婦的死亡率較其他地區高出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