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值得給孩子的不是金錢,不是房子車子,而是這件事
我是80年代末的孩子,成長環境相比現在孩子,更為冷靜和平和。那時,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童年本該在做的事情上。
如今信息的爆炸讓我們開始對未來有窘迫緊張感,有商家聯手營造的氛圍,有同輩的壓力,還有父母攀比的心態。
不想放過試錯的機會,抓緊教育資源,一刻不停地忙碌,好像一定要做點什麼,才不會在當下體系中掉隊,只有這樣,孩子將來生活才會好。
這種心態不分在哪個國家,而是整個時代的困境。
當父母時間、能力、資源有限,到底要給孩子什麼?
1
把鏡頭拉遠,育兒的目的是什麼?
老天爺給了我慢熱型的大兒子,不得不承認,我經歷了非常多的內耗。他謹慎小心,觀察多餘言語,對於新的事和人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有被“打開”的可能。
生在一個極其重視團體運動,對外向型人格有偏好的國家裏,我承認,在沒有真正面對他的個性之前,我有嘗試去改變。
從三歲起我帶着他嘗試所有球類運動,滿心希望他會喜歡上不那麼孤獨的合作類運動;
我鼓勵他能在社交場合主動去認識陌生的小朋友,和朋友打招呼,他需要很長很長的適應時間,長到散夥了都沒適應過來;
當時的我有懊惱,有沮喪,我知道“事前預熱,事後複述”對他有多重要,隨着年齡增長,他也有漸漸被打開的跡象,但慢熱的個性是註定的。
連續三年送他去的運動夏令營,嚐遍了各種團體運動,最後他愛上的是游泳和體操。
有一次去工作坊,和一位研究兒童心理的教授聊天聊到了這個問題,她問我,你育兒是為了什麼?
在大家一貫把鏡頭拉近看 (zoom in) 的時候,很少人會有人建議你稍微停下腳步,把鏡頭拉遠看(zoom out)看問題。
在我忙於戰術(技巧,知識碎片,過程)的同時,她提醒我,你一定要回頭看看戰略(目標、格局),心中問號才能解開。
幾年實踐下來,我也漸漸梳理出一套設定大目標的思路:
目標:
你希望傳遞給孩子什麼品質?
行動:
為了達到這個這個目標,能怎麼改變?
為此要犧牲放棄什麼?
遇上阻礙,怎麼採取權宜之計?
我發現,通常我心中是有數的,我希望他能活得有趣、有自己、有選擇,只是在實現的過程中,我力不從心了。
希望他能活出自己,可是卻覺得他天性的慢熱在阻礙發展;
希望他能有自由的選擇,可偏偏執着於團體運動。
事實上,內向和外向的人在這個世界都是自帶發展路徑和閃光點的,單項活動(游泳、體操、搭建、畫畫)也有變成團體活動的可能。
行為習慣可以通過時間改變,但個性是無法改變的。最重要的,去接受他原本的樣子,去支持他應該做的事情,給予無條件的愛,這才是我的起點,才是育兒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沒想清楚,我的態度行動與目標就背道而馳了,那學習再多的育兒知識,掌握再多的應對技巧,只會讓自己在錯誤的路上,越來越困惑,越來越沒有方向。
最終,錯以為做不到,就放棄了。
這是可怕的。
當你在這一片信息爆炸的時代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除了有強大的心理解壓能力,有體系的知識儲備之外,明確的育兒目標和格局,和與之一致的行動,才是給自己奠定育兒底氣的事情。
“想成為的人”與“是什麼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做了什麼。
無可厚非,孩子有自己的發展路徑,不會變成我們想象的樣子。
然而,教育的本質就是知識和價值觀的傳遞,有了平日積累,他們就更有可能去接受我們的價值觀,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匯入了他內心的聲音。
孩子變成什麼樣子是我們不可掌控的事情,不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憂慮太多,才能不患得患失地做到最好。
我很喜歡這句,我們知道的更多,就會做的更好。如何知道更多呢?就是去不斷試錯。
2
什麼是暫時的?什麼是受益終身的?
當把鏡頭拉遠,站在長期規劃的全局觀上,當用一輩子的緯度去衡量一個人的快樂和健康時,你會看到,當下成績高低、技能、功課、同伴壓力是真實的,也是暫時的。
只看短期,只用外界顯性標準來養孩子,就像遊戲地圖只展開了你身邊的一小塊,在茫茫一片的暗世界裏瞎走亂撞,時間和精力都無法得到最好的利用。
因為孩子成績不好焦慮了,放棄付出多年的技能陷入糾結了,被競爭對手和挫折擊敗迷失方向了,因同伴壓力錯過了本應該追求的事情了......
當下每個人都會沮喪懊惱,可在解決這些“事”之前,把“人”理順是更關鍵的問題,也才是育兒最重要的事情。
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社交情感(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是奠定一切認知、語言學習的領域,它是人類獲得技能、知識、價值觀的要具備的品質,有了它們,才能再去談學習、生活、工作。
童年最基本的訴求是“被支持、被愛”,有了這樣的親子關係,才奠定了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孵化出那些美好品質:
他的情緒控制力,時間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注意力,語言能力,記憶力......
有了這些,孩子才能在積木坍塌的那一刻繼續嘗試;才能有給他賦能的同伴關係;才能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才能回到家按部就班地把功課做完;才能放心去探索未知......
這些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一次次小劑量的試錯積累起來的。
當在孩子遇上困難時,我們能如何回應是培養社交情感的關鍵:
我們能如何回應,讓孩子在壓力下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學會自己控制,管理壓力,為自己做決定?
我們能如何回應,來維繫親子關係?讓他感覺自己在被默默支持?
育兒最難的事情就是“接受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同時去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這是育兒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能讓孩子受益終身的事情。
3
最重要的事情:能怎麼做?
1、事前預告與事後複述
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牽扯到很多規則設定、親子溝通、經驗內化,這些事情發生的最好時機不是發生時,而是事前和事後。
事前是提前預告,事後是複述總結。
我發現,相比放學後那段時間,睡前孩子更願意打開話匣子,我把哥倆的讀書時間挪到了放學後,睡前就變成了談心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回顧一件事情,每個人表達出對這件事情不同的感受,好比説:
你記得嗎?那天晚上睡覺時間快到了,你依然在房間裏和弟弟吵鬧,媽媽很生氣,大叫了一聲你們才安靜下來。(描述事實)
那天晚上媽媽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如果你們一直吵媽媽就沒辦法做,所以媽媽心情很不好,但大叫是不對的。你能告訴我你的感覺嗎?(交換情緒和需求)
媽媽不想總生氣,但媽媽也想要自己的時間,通常是你們睡覺以後。你覺得你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交換想法)
一件事情發生時,人的記憶是不連貫的,如果沒有事後複述,孩子就經常有“我不記得了”的時候。
但當事後輸出之後,事情就會在腦袋裏整合了起來,變成了經驗和總結,一旦再次遇上,負面的事情對我們的威脅就更小,正面的事情對我們賦能就越大。
2、被看見和被傾聽
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隊友朋友還是同事、老闆,我們都希望被看到,被支持,被賦能。孩子同理,在年幼時能感受到這些,是可以為社交情感發展奠定底色的。
當孩子遇上困難時,共情和傾聽就是最典型的做法。
哥哥前些天一放學就在大小粒樂高,因為之前的步驟沒搭好,導致後續的步驟沒辦法接上,他把樂高往桌上一攤:“我再也不搭了!!!!”
我:“看你樣子挺挫敗的!”
他:“你不要再説了!”
我:“嗯!”(我也保持沉默,直到他再次開口)
過了一會兒,
他:“你看這個樂高就是接不上,怎麼都接不上!”
我:“是啊,那怎麼辦呢?”
他:“不知道!”
我:“上次搭小飛機也是同樣的問題,你是怎麼處理的?”
他:“我上次.....”
我:“接下來你能怎麼做呢?”
他:“我會......,但是我覺得我做不好”
我:“不如你先試試,如果遇上困難了,我們繼續討論。”
他:“好!”
在育兒中,父母最好的狀態就是情緒平穩,像一個大容器,承接着孩子的內、哭、鬧、挫敗鬱悶的問題,我們只管接住這些大情緒,幫他定義需求,而不是直接幫忙處理這些情緒。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傾聽,才有被賦能的可能,我們安靜、耐心地等他説,才會給到安全感,沒有威脅,沒有壓力,當他漸漸平靜下來了,那些被挫敗隔離掉的感覺,才能慢慢浮現。
這種處理方法和心理醫生治療心理病人類似,是無論任何個性,任何處境,都適用的方法。
3、情緒管理的榜樣
作為容器的我,也是需要渠道釋放的。
我是個普通的媽媽,我會沮喪、會煩躁、會崩潰,但我不隱瞞,因為媽媽也是個有有血有肉的人,當有大情緒時,是可以直面它,不去對抗它的。
有一次,因為哥倆穿衣服刷牙吃飯太拖拉,導致我們錯過了Sigg早上的班車,這就意味着我需要開車把他送到學校,這一來一回就是半個小時。
我們叁站在家門口看着校車離開的背影時,我非常抓狂地自言自語説:
“早上我們都沒有抓緊時間,就沒趕上校車,媽媽真的很煩躁,我需要做一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坦誠相見,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是可以以一種孩子不害怕,不傷害親子關係的方式展現在他面前的。如此一來,當孩子遇上了類似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方法也會變成他內心的獨白。
育兒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但絕不僅僅去做一件事,而是去理順孩子和我們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