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要準備好與中國戰鬥?澳官員叫囂卻被提醒:美澳不正常心態該改了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在中澳關係陷入僵局的時候,澳大利亞國內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反思對華政策,一種是繼續教唆對抗,在涉華問題上大做文章。

當地時間26日,澳大利亞自由黨成員布朗温·畢曉普拋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調,稱中國正在愈發“咄咄逼人”地“控制世界”。畢曉普還稱,“中國想讓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全世界,變成中國可以控制的附庸國,還決心要打倒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在大肆渲染後,畢曉普呼籲要做好“戰鬥準備”,同時還聲稱要向美國求助,讓美國為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來充實澳國防力量。

中澳關係惡化導致的後果已經足夠讓澳大利亞感受到疼痛,但是,莫里森政府在涉華問題上依舊沒能醒悟,聲稱“不會為了中澳對話而犧牲原則和價值觀”。澳政府的做法引發不少人的擔憂。

澳大利亞前外交官黑格表示,如果繼續盲目地與中國對抗,“澳大利亞將自絕於亞洲”。3月27日,澳大利亞歷史學家、新南威爾士州最高法院前法官邁克爾·布羅克發表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國對中國的方式會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他表示,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傳達出的重要信息是,美國對中國和世界的態度已經過時,美國對中國實施霸權主義,卻沒有看到世界正在向前發展。美國領導的一些國家代表的是少數人羣,他們生活在冷戰思維模式下,而中國代表的是多極化,生活在聯合國的框架下。

美方展示出自己對21世紀全球局勢的誤解。美國已經不再是全球的領導者,不再擁有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不再擁有曾經的尊重和信譽,也不再享有印太地區的軍事主導地位。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不尋求軍事霸權,不輸出意識形態或政府制度,不試圖改變他國的政權,而是在聯合國的框架下追求多元化。

布羅克表示,美國應該首先管好自己的事情,以身作則,處理好本國的“人權”問題,將種族歧視、槍支暴力、嚴重不公平的醫療體系、不可接受的貧困以及失靈的社會基礎設施處理好,才能讓世界對美國的價值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布羅克稱,中方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的一句話頗具説服力,美國不代表國際輿論,西方世界也不代表。如果美國能夠謙遜地、充滿智慧地接受這一現實,那麼中美合作將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在眾多領域上的合作也將變得更加成熟,經濟的良性競爭將有利於全世界。

而對於澳大利亞國內一些針對中國的不和諧聲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已明確表示,澳方應正視兩國關係受挫的癥結,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與中國的發展,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