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內女性為孩子的冠姓權爭得面紅耳赤,為何西方人依然婦隨夫姓?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綜合

國內女性為孩子的冠姓權爭得面紅耳赤,為何西方人依然婦隨夫姓?

近年來,隨着女性解決進程的推進和女權主義的興起,幾千年來子隨父姓的傳統慢慢被改變。剛開始,孩子的冠姓權是被羞答答地改變的。比如,丈夫姓李,妻子姓楊,得,孩子起名就叫李楊;以後,兩個孩子的家庭,姥爺姥姥出面了,強烈要求第二個孩子姓姥爺的姓,孩子的冠姓權由幕後走到了台前。為此,夫妻鬧矛盾的有之,翁婿起糾紛的有之,親家不和睦的有之,兩口子打離婚的也有之。為爭孩子的冠姓權,有面紅耳赤的,有大打出手的,也有分道揚鑣。

但是,類似情況在西方國家從來就不是問題,因為孩子的母親依然堅持婦隨夫姓。

根據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項數據分析,約有70%的米國已婚女性選擇了隨夫姓。而對於英國女性來説,這個數字快達到90%;18歲至30歲的女性中,約有85%的人仍然遵循這一傳統。

別忘了,米國30歲以下的女性中有68%的人稱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在英國這一比例約為60%。

在西方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婦隨夫姓仍然是一種強大的文化規範。

一、來自父權制歷史。女人隨夫姓,來自父權制歷史,來自女人在結婚時即成為男人的財產這一觀念。儘管目前法律上沒有規定必須取隨夫姓,但在大多數英語國家,這一傳統根深蒂固。

二、這是一個無害的傳統。這是一個無害的傳統,隨夫姓仍然被視為向外界展示承諾和家庭團結的一種方式。“好家庭”的理想圖景在背後起作用——與伴侶同姓象徵着承諾,並將母親和孩子聯結進同一個團體中。

三、“舊式浪漫”的影響。婦隨夫姓它延續了夫權,再現了所謂男人是一家之主的傳統。“舊式浪漫”的概念長期以來被電影、文學和雜誌強化,而社交媒體時代,它又進一步被放大了。儘管性別賦權、女權主義的觀點擁有了更廣闊的平台,但女性免不了持續地受“舊式浪漫”的影響。西方學者指出: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影響已經成為個人信息的一部分。圍繞着男朋友的這整個敍事,接着是盛大的訂婚儀式,和蜜月之類的。即使一些女性認同了女權主義者的身份,她們也會嚮往那種浪漫的生活方式。

其實,古代我國女性結婚後也沒有自己的姓,也是婦隨夫姓的,比如張王氏等。這樣看來,古今中外遵循着一樣的文化傳統。西方國家既然持續着婦隨夫姓,那麼,也就不存在孩子冠姓權之爭了。

子隨父姓也是一個無害的傳統,為什麼現如今我們有些女性如此在乎孩子的冠姓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