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商業的人間煙火氣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騰訊研究院(ID: cyberlawrc),作者李剛,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今年十一黃金週回老家,年過80的老母親學會了拼多多。
拄着拐帶着我從小區的一邊走到另一邊,一棟5層住宅樓地庫租給了社區小店。門口的包裹散放成兩堆,再往裏是幾排貨架,被各種日用品塞得滿滿當當。
年輕的老闆娘塗着綠色的眼影,熱情招呼“阿姨來啦。”老母親報上姓名,一通翻找,老闆娘遞過一個小紙箱,頗沉。“是小芋頭”,老母親告訴我,“你爸愛吃”。
我們往外走,老闆娘也跟出來,騎上門口的電動車。回頭向店裏喊了一嗓子,“我回去給孩子做飯,你看店。”貨架後面一個男人應了一聲。老闆娘轉向我們,“放假了,他看店。阿姨您慢回,我先走了。”一溜煙絕塵而去。
老闆娘的地庫生意,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社區商業的投影。新時代的“夫妻老婆”店幫着收發快遞,也是電商的前置倉,一面領着各家互聯網企業的補貼,一面也做一點自家的小本生意,跟社區內的婆婆媽媽是微信或企業微信好友,時不時發起團購,土豆、大蒜、長條茄子、綿羊奶,都是團購標的。老母親的拼多多,就是老闆娘耐心教會的。之後,在家人羣裏搶到的紅包就變成了一塊八毛錢一斤的土豆、兩塊五毛錢一斤的茄子。
社區商業這件事
最近社區團購被帶了一波節奏。忽然被聚光燈照到的各家應用,估計也是一臉懵圈,不知道怎麼一夜間就變成了“資本肆意剝奪”的代表。
社區團購,或者叫社區商業,其實已經探索多年。因為業務形態比較重,要鋪人力、協調業主/居委會/物業/街道等多方關係,難標準化,所以推進速度較慢,但四五年做下來已經有一些積累。經歷上半年疫情衝擊的壓力測試,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社區商業數字化被證明是個靠譜、有希望的賽道,迎來新一輪投入。
因為工作的原因,也曾調研過社區商業的模式,接觸到拼在一線做社區商業的互聯網人。他們是煙火氣最重的互聯網人,可以連着數天逛菜市場,天南海北看菜地,在各個小區穿梭,跟着街道工作人員探望孤寡老人,貓在物業聊天。他們能不動紙筆跟你算菜價算店面租金算人工算水電,講半天。
某領先外送平台新招收的數據分析博士,入職前三個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多個社區的快遞點輪換,看外賣小哥怎麼投遞包裹送餐送菜。帶着煙火氣的問題,才是辦社區商業真正要解決的痛點,是需要用技術解決的真問題。
他們領頭人的夢想,是讓外賣小哥融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讓老人孩子看見快遞小哥頭盔上的長耳朵就覺得安心,是左鄰右舍有急事可以求助的對象。這樣的融入,也能讓這些外來的騎手小哥在陌生的城市找到歸屬感、一份可以立足的工作、和長期駐守的安心。由熟悉本地情況的人提供本地服務,在商業上也是有效率的。這才應該是社區商業長久的打法,補貼只是末節。
傳統社區商業的主動數字化轉型
來到線下,每一間實體店的服務能力是有數的,沒有一家能吃下整個社區上千家庭的買菜日常。社區商業是一篇大文章,而做社區商業有優勢的也不一定是互聯網企業。很多傳統的商超連鎖,在做社區商業方面走得更早,正主動擁抱社區商業的數字化。
説説我所在的小區。樓羣中間是一家面積500多平米的地下小超市,物業旁邊是多點的便利店,斜對過十字路口把角,是24小時的7-11。街對面是百果園,再往西走兩百米是新發地社區菜站,菜站裏賣水果的大姐操河北口音,賣菜的攤子由來自安徽的一對夫妻經營着,有時還可以看見一位老人帶着小孩坐在電子秤後面。
週六日,居民還是會走出社區,往北是沃爾瑪,往西是家樂福,往東南不遠是永輝。也時常有商家在門口搞活動,寬帶套餐、訂牛奶、以及下載App送雞蛋。寬帶牛奶常年有,賣菜App堅持了不到一週,就撤退了。
北京本地一家大型流通國企,喊出“百城萬店”,規劃以街道委員會為單位設立社區店,為街道管轄的每個社區配全職服務團隊,門店零售只是附屬,主要工作是家政、教育、老人照顧等社區服務。模式很重,吃資源,於是他們從一家老牌外資科技公司成建制挖來大數據團隊,做SaaS平台,為這個模式做支撐,計劃着把吃資源的重模式用雲托起來,能輕生點。
“菜市場”已不是那個想象中的模樣。比如已經運營快30年的三源裏菜市場,地面鋪着大理石,從摘洗清爽的淨菜到鮮活的進口龍蝦應有盡有,客户早已不限於周圍三個社區的一萬多家庭,滿北京的高檔日料,食材很多出自這個“菜市場”。打開電腦,敲敲鍵盤,市場內攤檔的信息、攤主的聯繫方式都可以查到。這裏也是網紅打卡地,為短視頻播主帶來很多拍攝素材和靈感。
三源裏菜市場西北25公里,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已經開業32年,是連續17年的全國農產品交易量交易額第一名。6月份疫情反覆,閉市期間與京東合作搭建“智能供應鏈綜合管理平台”。進京的貨車在出發前先在“北京新發地”小程序對司機和車輛信息進行登記,同步到綜合管理平台,到京後憑註冊信息入園。15天,新發地復市。這是北京菜市場的大本營,也是中國物流數字化的測速表。
老母親的經濟賬
接近傍晚,芋頭已經上屜蒸,老父親與老母親又準備出門。這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幾乎每日必行的功課——去菜市場買菜。已經接近閉市的時間,攤販會以“包圓兒”價處理沒有賣完的果菜,這也是老母親鍾愛的交易方式。
菜市場,仍然是父母心中的價值高地。聞一聞、捏一捏、掐一掐,感受菜品質量隨着時間流逝的變化,再開口問,多少錢一斤?這是家庭果菜採買的正確打開方式。社區小店裏的購物體驗更像是開“盲盒”,有驚喜有驚嚇,所以每次都不多買,就一個土豆,一根茄子,只圖個“拿着方便”。
用技術提升供應效率,增加社區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韌性,是發展的方向。由補貼而控制市場,進而加價抽取高額利潤,在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社區商業領域,大概率是走不下去的。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