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烏蒙山戀 紅土情深】陶海聰:汗水凝聚成功 見證人間奇蹟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綜合

水口村,一個被重重大山包圍、極度閉塞的犄角旮旯之地,幾近被遺忘的地方,全村國土面積僅有5.4平方公里,地處大山深處、地理位置偏僻,曾經深度貧困。

這裏是我的家鄉。5年前,我被派到這裏駐村,第一書記的角色讓我倍感壓力,懷揣着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信念,我投入到工作中。村支書祖守才是兒時的夥伴,相逢一笑,兒時的多少英雄事,盡付笑談中。

這是一次展示紅雲紅河員工精神風貌的平台。一個多月時間裏,我配合單位領導和同事們對水口村的6個小組進行了遍訪,跑遍了全部貧困户,瞭解到,初建檔408户大多數人家人均收入不及2500元、住房60%已成危房,道路泥濘、電力弱化、水資源流失睏乏、基礎設施落後。尤其是大山小組,光棍還不少,村總支書記祖守才説:“大山是個坡,説個媳婦要過嚯(哄騙)”。

這些,絲毫未改變我紮根這片土地的初衷。幾多風雨,艱難困苦,戰友們來了又走,我必須堅持,為國家脱貧攻堅這一偉大工程而戰,為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身後全體紅雲紅河員工的重託,為家鄉能夠脱貧致富而改變,把責任扛在肩上,我無怨無悔。

陶海聰經常挑燈夜戰整理材料

5年來,在田間地頭、村中路邊、小組會場,隨時可見我們聆聽村民訴説家長裏短、耐心細緻宣講各項幫扶政策的身影。

“不融進村民,尤其是不融進村民心中,連監督的能力都沒有。”從紅雲紅河員工變身農民,隊員們在日記中寫到:“貧困,是我們來這裏的原因;發展,是我們來這裏的初衷;小康,是我們來這裏的目標。”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驀然回首,轉眼五年多,歷經親人離世而無法盡孝、妻兒的誤解、家庭的離散,以及遙遠旅途的艱辛、枯燥無味的生活環境、有時羣眾的不理解,還有“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這些,絲毫沒有改變我的初衷。

“美翻了,我的村!”“富了,我的鄉親!”如今,這裏已是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道路四通八達全面硬化,水源保護灌溉設施配套;青山綠了,夜晚的村莊亮了,人居環境提升了,特色產業規模發展了,羣眾的腰包鼓了,行為規範文明,組織健全。

夜晚,走在明亮的太陽能路燈燈光下,一羣老人説:“海聰,你要活120歲,你們紅雲紅河人都是我們的活菩薩,家鄉人民祝你們健康長壽。”此時的我已然醉了。

終於,我們的村已然實現全村100%脱貧出列。汗水凝聚成成功,見證了人間奇蹟。未來,國家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又在興起,扶貧路上,戰友們依然在攜手努力。

統籌策劃 譚晶純

雲報全媒體記者 陳鑫龍 浦美玲/文 陳飛 普建彬/圖

責任編輯:樂誠弘韻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