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它花費的時間,能夠建109座金字塔
腦洞有多大,數據就有多驚人。
近幾年來,隨着信息技術的加速創新和廣泛應用,新媒體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名詞。
中新社發 谷昌旺 攝
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誕生、崛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社會關係和經濟形態,成為被高度重視的新興領域。
而這離不開中國的社交網絡發展。
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菲爾德講席教授詹姆斯・卡茨在出席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微博與新浪移動聯合主辦的“互聯・創新・變革”國際新媒體論壇上展示了一組驚人數據。根據他的研究,全球大部分人起牀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今年前六個月,中國人已在社交媒體花費398億小時,相當於建造109座金字塔所需的時間。
網絡大國
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以及快節奏的生活讓以報紙、雜誌為代表的紙質閲讀慢慢退出我們的生活,而新媒體順勢發展,成了公眾獲得新聞的主要渠道。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張首映在論壇上介紹,目前,人民日報、人民網已經實現微信微博互聯互通,傳播量由過去報紙的300多萬印刷量擴展到現在每天6個億受眾,相當於兩個美國人口數量。
“做大做優新媒體,已經成為有待繼續探索的新方向。”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張首映表示,“新媒體已成氣候,正改寫着21世紀的媒體版圖。”
這並不是妄語,背後有着強大的數據支撐。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網絡大國,擁有7億多網民,500多萬家網站。”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孫凱表示,微博、微信等新興社交媒體正快速發展,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新業態不斷革新,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引領轉播技術,正在加速迭代。新媒體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進入了提速升級階段,新媒體發展呈現出活力迸發,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新媒體力量
新媒體不斷滲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又該怎樣處理好新媒體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關係?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
據密歇根州立大學奎洛講席教授威廉・達頓研究發現,搜索引擎已經成為人們搜索信息主要工具,大約有2/3的人至少每天使用一次搜索引擎,其觀點和生活方式都受到搜索引擎的影響。
中新社發 四夕 攝
“以手機為核心的新媒體交流方式,改變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隨着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際互動將會繼續迎來革新。”詹姆斯・卡茨指出,避免新興媒體力量的濫用,加強對新興媒體的控制是我們應致力於發展的方向。
新浪微博CEO王高飛亦表示,隨着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傳統媒體的運轉邏輯已經被徹底改變。內容由少數專業人員產出轉向全民生產,內容形式也在向全媒體形態擴展,更為重要的是,媒體的發行方式已經突破原有的單一線性模式,擴展為全時空全地域,商業規模也隨之擴大。
比如,去年,@人民日報 談及南海問題的#中國一點都不能少#話題閲讀量達到65.8億,話題討論量達968.9萬,單條博文互動量近400萬,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都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不僅如此,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平台還為諸多自媒體創造財富。據王高飛透露,去年,微博平台自媒體收入就已經超過了百億,未來還將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在新媒體時代下,微博將繼續堅守社交媒體平台的定位,從技術、用户、商業上為傳統媒體機構及內容創造者賦能。”王高飛表示。
張文暉 許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