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沙坡頭,沙原上繪出的濃綠碧彩畫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綜合

黃河流經寧夏中衞市沙坡頭。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初夏,寧夏中衞市沙坡頭。昨夜剛下過小雨,上午天空盡現藍天白雲好景。

記者驅車直奔沙坡頭區的迎水橋鎮。

站在寧夏沙坡頭騰格裏沙漠邊緣,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道50餘公里長、1公里寬的綠色屏障,把氣勢洶洶的“沙魔”死死地擋在包蘭鐵路北側。

1954年10月,世界上首條通過高大流動沙丘的“沙漠鐵路”——包蘭線鐵路建築規劃經國務院批准。這一消息震驚世界,要知道,沙坡頭迎水橋至甘塘50公里的沙漠地帶,是這條規劃中的鐵路無法繞開的挑戰。面對沙漠治理這一世界性難題,中國能否創造奇蹟?

1955年,包蘭鐵路鋪下第一根鋼軌。

1958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前夕,中國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全線通車。

記者兩次踏入沙坡頭治沙區,採訪了寧夏中衞固沙林場第二代場長張克智老人,張老告訴記者,曾有外國專家當着他的面預言:

包蘭鐵路“存活”不了30年,就會被沙漠淹沒。

外國專家的“預言”沒有變成現實。經過反覆試驗,沙漠科研人員和固沙工人摸索出“麥草方格沙障”的方法,即在流沙表面用麥草、稻草紮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風吹起,達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並在草方格上栽種沙蒿、花棒、籽蒿、檸條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帶,營造擋沙樹林。而且還建起了4級揚水站,將流經沙坡頭的黃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幾十年來,治沙的人們在包蘭鐵路中衞鐵路沿線的沙丘上共鋪設草障6.7萬多畝,種植樹木1億4千多株。

如今,放眼望去,這片一望無際的沙漠被一個個相互連接的麥草方格固定,像一張巨大的網“鎖”住了“沙魔”的咽喉,昔日黃沙滾滾的荒漠如今已遍佈檸條、花棒等植被,儼然已成沙漠綠洲。

“這裏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年逾五十的中衞市治沙林場副場長唐希明回憶,“我還記得小時候經常會有沙塵暴,特別是冬春兩個季節,風沙一來,道路上、家裏窗台上都積滿了沙子,有時候吃飯的時候嘴裏都是沙子的味道。”

唐希明是土生土長的中衞人,他十分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在鐵軌兩邊各500米寬防沙綠色屏障的情況。

在鋪設草障、種植樹木的基礎上,科研人員在沿線建成了卵石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草帶“五帶一體”的治沙防護體系,形成了一條長55公里、兩邊寬500米的綠色長廊,有效阻止了流沙對鐵路的侵害。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包蘭線自通車60餘年以來,沒有因沙害引起任何行車事故,被國外專家譽為“中國人創造的奇蹟”。這一治沙工程也獲得了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500佳”。

近年來,中衞市政府藉助國家實施的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世界銀行貸款等項目,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投資開展防沙治沙建設。通過營造生態防護林、發展生態經濟林、實施封山育林、扎設草方格和營造灌木林等措施,加大沙化區域的綜合治理力度,開發建設了30萬畝灌區,有2萬多人搬到沙區定居,昔日的沙海早已變為林網成行、果實累累的綠洲。

目前的包蘭鐵路上,每隔十分鐘就有一列客車或貨車通過。更為令人欣喜的是,從2017年開始,從寧夏銀川開出的中歐班列,就奔馳在這條大動脈上。

沙漠中的包蘭鐵路,已經在中國鐵路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土黃色的沙漠上畫出了一道“濃綠碧彩”的工筆畫。(記者 陸培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19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