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不是一個共和國,也不是一個民主主權國家,也不是中東地區政教合一的國家,而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泰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從一而終施行君主立憲制強權化的國家。這種君主強權化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態,當時世界上興起的民主與自由之風讓無數的國家專制政權崩塌,但是這些所謂的“民主”和“民權”,並沒有影響到泰國。
相反,泰國人民依舊堅信他們的泰王,可以帶領他們走上強國復興的道路,而泰國人民的希望並沒有落空,在上世紀40年代,泰國迎來了一個雄才偉略的國王——普密蓬·阿杜德。
泰王拉瑪八世,意外身亡
普密蓬·阿杜德是阿南塔瑪希敦國王的兄弟(拉瑪八世),而當時的民主革命,也悄然的在泰國這個土地生根發芽,一些別有用心的泰國人,在一些國家的慫恿下策劃起顛覆泰國政權的政變,但是這場政變的第一目標就是要幹掉泰王阿南塔,因為泰王在泰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實在太過重要,只要泰王存在,那麼泰國人心就不可能消散。
於是,1946年這一年,泰王阿南塔在王殿中被刺殺身亡(是被刺殺,還是自殺,至今原因不明),而泰王的死亡在泰國國內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無數的泰國民眾,強烈要求政府找尋出刺殺的兇手,僅僅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刺殺泰王的兇手就被繩之以法,而這個兇手還沒被宣判就莫名其妙的慘死在監獄中。對於兇手的慘死,泰國政府明白這場刺殺的背後,是隱藏着泰國一股無法撼動的勢力——軍方,當時的泰國軍方已經和政府看似一體,實則分離,政府無法指揮軍隊,軍方也不效忠政府;在這種氛圍下,政府也只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普密蓬接替亡兄王位,為拉瑪九世
但是泰王被刺殺,王位還是需要繼承,不可能直接就廢掉了泰王,畢竟在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泰王是最高元首,軍隊的最高統帥?當時,泰國軍方的意思是直接廢除掉泰王,但是政府卻認為如果廢除泰王,那麼泰國民心將徹底大亂,如果要廢除也需要一個過程。在政府和軍方的商議下,他們決定讓阿南塔的兄弟普密蓬·阿杜德回國繼承王位。
普密蓬·阿杜德是個很聰明的年輕人,當知道兄長被刺殺的消息後,他感到萬分的悲痛,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辦?而普密蓬的母親讓他暫時不要回來,因為現在的泰國一片混亂,危機重重;但是泰國政府卻給普密蓬·阿杜德傳來繼位的消息,普密蓬經過幾天思考最終決定回國繼位。
當普密蓬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後,這裏的不再是他的温柔鄉,相反這裏充滿着各種危機和勾心鬥角,普密蓬抵達王宮後接見了軍方將領和政府總理,泰國的權力暗鬥也在第一次見面中悄然生起,軍方大佬們笑臉盈盈地給普密蓬報告,阿南塔國王被刺殺的全過程以及調查的真相。
普密蓬忍辱負重,從不干涉政務
但是,軍方和政府在之前就已經談好了,並私底下做了約定,他們要對國王隱瞞一部分真相;當軍方大佬彙報完畢後,普密蓬轉過頭看向政府官員,官員們也連聲附和;不過對於這些所謂的報告,普密蓬自己都不相信,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哥哥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而泰國民眾對於阿南塔國王也是十分擁戴,民眾對阿南塔國王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阿南塔國王更不可能無故自殺。
所以説,普密蓬並不相信,自己哥哥就簡單遭到改革狂熱分子的暗殺這麼簡單。其背後一定是隱藏着許多勢力。普密蓬繼位後,他的母親依舊是多次勸説讓他先離開泰國,而普密蓬也認為,自己應該多去外面見見世面,單靠現在的自己是根本無力對付國內錯綜複雜的勢力,因此,在泰國待了兩個月,普密蓬就回到了瑞士的母校繼續就讀政治和法律。
經過了近五年的在外求學生涯,普密蓬完成學業回國,而這時候的泰國王權影響力已經被漸漸淡化,普密蓬每次出門巡視,浩大的王室儀仗卻並沒有吸引太多的泰國人注目,普密蓬·阿杜德開始意識到泰國開始去國王化,不過,削弱國王的威望反倒是適合泰國的未來發展,普密蓬本人在多年的求學生涯裏,他也認識到君主立憲制,只適合於當作國家精神領袖,但是並不適合干涉國家的政治。
普密蓬也的確按照低調的做到這點,他不干涉泰國政府和軍方的任何決定,只是在一些大型節日和例行外交會議上,自己適時的露面就可以了;沒有了權力的負擔,普密蓬反而覺得輕鬆,他擁有空閒時間旅遊、看書和陪伴家人,泰王的踏實本分,也漸漸地使軍方和政府對其放鬆了警惕。
普密蓬成功處理泰國曼谷大學騷亂事件,贏得聲望
但機遇總是在敵人放下警惕之時而出現,1973年,泰國曼谷大學發生了騷亂,對於這次的騷亂,時任總理的他儂,並沒有妥善地處理,甚至還出動警察實施鎮壓,政府的所作所為,也讓事件進一步擴大化,於是泰國民眾聯合發起聲討政府的遊行。
這件事傳到普密蓬耳朵裏之後,他強烈的要求,他儂總理在全國民眾面前做出道歉,並且解除其總理的職位,普密蓬的一系列操作,也讓這次的事件徹底停息下來,而泰國民眾在這次的危機中,重新看到泰國國王對國家的重要性,於是時隔數十年的王權沉寂,在騷亂事件之後重新被點燃,普密蓬在國內的聲望也越來越大。
普密蓬多次平息泰國政變
不過,普密蓬很清楚,泰國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政府,而是軍方,泰國政權一直在軍方的控制之下,軍方內部權力的獨立是泰國政壇最大的弊端;在1981年,政府和軍方爆發的矛盾衝突,軍方直接派兵包圍了總理府邸,並且要求總理引咎辭職。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總理在任職期間並沒有犯什麼過錯,只是冒犯到了軍方的利益,在這關鍵時刻,普密蓬以國王的身份直接介入這次事件。在普密蓬的仲裁之下,事件最終得到了解決,於是一場一觸即發的血腥政變,在普密蓬的威望下被悄然平息。
而1992年的黑五月事件,是泰國爆發的最大規模的軍政府鎮壓平民的事件,這場事件的原因是軍政府把控泰國權力,但是軍政府扶持起來的新總理,沒有治國經驗,而且對國家的管理也十分短板,於是各種貪污腐敗和官商勾結的事件,一件件的在民間被爆料。平民們十分憤怒,於是大量的平民組織起示威隊伍,強烈譴責軍政府的低能和腐敗;軍政府並沒有關切到平民的訴求,反而採取強硬的手段,對這些遊行隊伍的處理辦法就只有四個字:暴力鎮壓。
最初的鎮壓還算合情合理,軍警只是各種疏散遊行隊伍,但是隨着遊行隊伍越來越龐大,軍政府開始啓動暴力鎮壓,大量的軍人和警察手持警棍擊打示威者,並且還造成了一些平民死亡。而普密蓬在得知這件事後,私下召見泰國軍方負責人素金達和反對派領導人,最終在普密蓬的仲裁下,最終以素金達辭去總理職位而告終,泰王的介入,讓這場暴力鎮壓也戛然而止,事後素金達將軍離開泰國,並得到泰王的赦免。泰王普密蓬用自己的威望,小心翼翼地發揮着對憲法、立法的建議作用,再次挽救了泰國。
泰王成為泰國真正的主宰者
此外,正是在泰王的經營性下,泰國形成了泰王、軍方、政府三種政治力量,按照泰國的憲法,政府治理國家,領導人民進行建設,而軍方維護國家穩定,保衞領土安全,但實際上軍方無時無刻在監督政府,干預政府的執政,而軍方通過效忠泰王來鞏固自己地位的合法性。
但泰王很少干預政府和軍方事務,每當泰國處於危急關頭,政府與軍方勢不兩立時,泰王就出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解決問題,平息矛盾。當政府靠着政策福利贏得選民支持時,威望大增時,軍方與泰王卻結合的更為緊密,而泰王則通過軍方控制着政府,儼然,泰王成為一個有實權的國王,是主宰泰國的真正主人。
結尾普密蓬國王是泰國近代發展的締造者,因為有他的存在,泰國政壇才能夠長治久安的發展,而不會出現太大的政治變動;雖然説泰國軍方和政府的不兼容性是存在已久的問題,但是至少在普密蓬時代,軍方和政府的關係不會鬧得太僵。
而隨着普密蓬的威望越來越高,這個國王也開始從一個精神領袖,逐漸變成了一個實權國王,泰國大小的許多政事其實有他的身影,而他的一些決策也成為泰國未來發展的基石。2017年,普密蓬國王去世,在他出殯的那天,街道上戰滿泰國民眾,而國際上對他的輓聯也是“近代世界最偉大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