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還清南沙河,海淀治理105平方公里內的農田、河道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綜合

一條河道的水是否清澈,與上游生態小流域的環境好壞密切相關。為了給南沙河流域輸送優質水源,海淀區水務局正在開展南沙河上游105平方公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在果園農田、村鎮社區、河道溝渠打造三道防線,構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記者今天從海淀區水務局獲悉,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下月全部完成。

南沙河是温榆河的支流,整個流域面積為220平方公里,是海淀區的一條重要排水河道,也是觀賞性河道。海淀區節約用水管理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張闖介紹,近年來,通過控源截污、黑臭水體治理等措施,讓南沙河在一定程度上還清了,但上游流域仍然存在生態退化等問題。為此,海淀水務局啓動了南沙河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項目,涉及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涵蓋6條小流域,面積佔海淀全區24%。

“這是海淀最大面積的一次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而且是從點、線、面的角度同步綜合治理,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張闖告訴記者,治理工程分為農田綠地生態修復區、人居產業生態治理區、河道溝渠生態保護區三道防線,通過面源污染防控、雨水徑流調控和河溝道生態修復三大類工程,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在南沙河上游,有550畝距離水系較近的果園和農田,肥料、藥劑殘留可能隨着農田徑流流入附近溝渠。為此,海淀區水務局與農業相關部門共同開展精準控肥減藥措施,並通過溝頂攔截、溝坡削減、溝牀淨化等措施,讓乾淨的農田徑流排入溝渠。

“現在很多村莊都存在路面硬化的問題,雨水無法自然下滲,流入溝渠,無形中給下游溝渠增加了行洪壓力。”張闖以蘇家坨鎮車耳營村為例,引入“海綿”概念,利用村口建設的雨水調蓄池,讓村內路面雨水匯流進調蓄池,一方面減少了進入溝渠的污染物量、減輕了下游行洪壓力,還為本村提高了雨水再利用率,存下的雨水可以養魚、綠地澆水等。

在南沙河上游區域,有總長7.1公里的11條溝渠,針對這些溝渠存在的污染源類別多、水質較差、生態退化等問題,海淀水務局在對河道兩岸的控源截污和內源清淤的基礎上,通過採用生態跌水、多塘濕地、植被恢復等技術,改善河流水質,促進水體生物與生境多樣性恢復,實現溝渠水質和生態功能提升。

截至目前,海淀區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的60%,其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和溝渠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近70%。工程預期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葉曉彥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