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看到玩具就像買買買?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孩子才如此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育兒路上,誰沒碰過壁,誰沒踩過坑?我也是在經歷中總結經驗的。

曾經我最怕帶孩子逛街、逛商場、逛超市,有沒有跟我一樣的呢?

而且一説去逛超市,孩子就會興沖沖地衝過來,準備“彈射”出去。

孩子愛逛超市,不用覺得新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這樣,而我,帶孩子出去,看到玩具區就會想方設法繞着走。

但是我這邊很多超市都是很機智的,他們只有一個入口,而且一進門,最先呈現在你面前的就是玩具,不管你想買生活用品,還是吃的東西,都必須先經過這裏。

每次我都恨不得捂上吾兒的眼睛,跟他鬥智鬥勇,因為他才不管家裏是不是裝不下,是不是有類似的玩具,只要看對了眼,拉也拉不走,在公共場合那樣子,確實很容易招來目光。

等經歷的多了你就知道了,孩子只是想買,玩幾天就膩了,並不懂什麼是真正需要的。因為他們分不清“想要”和“需要”。

於是我決定每次帶孩子出門前,需要買的東西都列清單!

每次出去購物之前,都會和福林一起列個清單,在他還沒有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之前就讓他想出來自己需要的。

到了超市,開啓“套路”模式。清單上沒有的,説明不需要。

看到他最愛的奧特曼玩具,我拿出清單,“我們的清單上沒有寫,這不是我們需要的。當時在家裏可是説好了只買需要的。”

看到他最愛的奧特曼玩具,我拿出清單,“我們的清單上沒有寫,這不是我們需要的。當時在家裏可是説好了只買需要的。”

他噘着嘴,明明家裏的奧特曼不下20個,這小子還是憋不住想要買買買,但是清單的作用還是有一些的,雖然他還不太情願,但是更容易被拽走了。

喜歡零食,是所有孩子的愛好,我並不反對孩子吃零食,畢竟你反對只會讓孩子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變本加厲,所以在列清單時,我會給出零食的個數,通常情況下是3個。這樣,在超市買他的零食的時候,他會精挑細選,選出3個最需要的裝進購物車。

就這樣,我避免了很多孩子哭着買買買,媽媽手足無措的尷尬場面。

但事情並沒有完,他慢慢地開始反“套路”,嚷嚷着要在清單上加玩具選項,像零食那樣。

孩子到了這一步,我便想了另一個方法。

“想買玩具可以,但是要用自己的錢”

他有一個小包包,過年收壓歲錢的專用包,通常爺爺奶奶給的這種不存在交換意義的壓歲錢,我會讓他自己存起來,這也是最近才開始的,畢竟已經6歲了,該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了。

他也買過很多在我看來不需要的東西,我的做法是,會指導,告訴他怎麼攢錢,但最終決定讓孩子自己做,並且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

有次去公園,看到一個手槍玩具套裝糾結了一會兒買了,但是在碰碰車那裏卻拍起了自己的腦門:“早知道剛才就不買這個玩具槍了,我的錢不夠坐碰碰車了。”

他能發出這樣的感嘆,我已經心滿意足了,這樣,以後他會更加慎重的對待每一分錢。

不是讓孩子隨便花,還要引導孩子購物的先後順序。

每個人都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喜歡的東西太多了,並不能都買下。真正的生活是要先維持生活必須,剩餘的錢,一部分可以買自己喜歡的,一部分可以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或者自己更想要的。

所以,順序時孩子必須瞭解的。這就意味着他要為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排序,並且作出取捨。

道理説再多沒用,讓他在實踐中,才能真正懂得金錢的意義。

①杜絕手機支付

現在的支付方式太便捷了,很多大人都因此對自己的存款把握不準確了,更別説孩子了。手機支付並不會讓孩子對手裏的錢有真實感受,所以,培養金錢觀的時候,最好用現金。

②帶他去各個商店比比價或者同類商品不同品牌比比價

正常生活中,大部分年輕人為了方便省事,不會多逛,只要不是特別貴,買就行了,但是如果多逛逛,超市與超市之間的價格差還是有的。如果不想去輾轉,可以同類商品不同品牌的比一比。讓孩子知道價格的差異會對自己手裏的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還有一點就是質量問題,價格和質量的對比,如何才能選到性價比最高的。這是需要生活閲歷的,但是爸爸媽媽的啓發會很重要。

③讓孩子通過擺攤等方式做些小生意

錢不是手機裏變出來的,也不是ATM機自己吐出來的。讓孩子知道如何“錢生錢”。

他手裏的錢不是死的,拿自己的零花錢做一些小生意,一點點賺來的錢,孩子會更珍惜,而且對孩子的思維邏輯和溝通能力都有很好的提升哦。

除此以外,希望媽媽們可以跟孩子説“不”

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滿足,對生活也會有更多的不滿。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其實道理很簡單,想要什麼你都給他,今後,但凡有一次不滿足他的意願,那他就會有很大的不滿。可能會比別的孩子更容易因為這件事感到沮喪或是憤怒。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試着和孩子説不。

首先,儘量滿足他真正需要的東西

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爸爸媽媽不能省,這就是給孩子一個品質生活,以為了讓孩子能夠安心地生活為主。這也能滿足孩子的心理,不至於讓孩子自卑。

其次,告訴孩子:有些東西即使爸爸媽媽能負擔得起,但你並不會擁有所有想要的東西

這就是現實, 對於那些不是很必要的東西,我們要作出取捨,不買不是買不起,而是沒必要,可能對於心軟的爸爸媽媽來説比較難做到,但是為了孩子,請試着“温柔而堅定”。

何為“温柔而堅定”?

温柔地表達你堅持不給他買的原因,試着引導他把錢攢着買更需要的東西。當然,這個方法更適合在孩子自己掌握“財政權”之後用。因為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聽大道理,但是當他自己做出實踐後,便會發現你説得有道理。

最後,爸爸媽媽要有原則

如果拒絕了,就不要心血來潮的時候再毫無理由的買給他。我們可以尋找一個契機,比如表現好的時候,考了好成績的時候,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更是一種獎勵機制,鼓勵他更上一層樓的好方法。

孩子的金錢觀更多的來自父母的引導,孩子應該要學會攢錢,但是不應該為了攢錢而變得摳門,這樣容易變成“守財奴”,所以,爸爸媽媽們,你們自身就要分清楚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