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話題第3861期:“花400萬留學”畢業後“難回本”,不必被嘲笑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導語

  近日有一則新聞,一位吳姓留美學生稱,在美國花400萬留學8年,回國後找一份薪酬滿意的工作卻十分不容易,這筆投資可能一輩子都難以回本。該學生的自述正好契合當前許多人“海歸很可能就是出國混日子”的言論,引來一片夾雜仇富心態的嘲諷聲。其實對於海歸來説,且不論回國薪資是否真的不佳,單拿薪資回報來衡量留學意義未免狹隘淺薄,對於一個人而言,在年輕的時候有機會看看外面世界,見識更多的繁華盛景,這都是難得的財富積累,無論對事業的長遠發展,還是人生價值觀的塑造,都有重要意義。…[詳細]

  要點速讀

  1

  留學投資短期難“回本”,但長遠來看有後發優勢。

  2

  “教育投資論”被中國許多家庭推崇,短期看不到回報會困惑。

  3

  拿薪資水平來衡量留學意義十分淺薄,不應該如此衡量。

  數據對比顯示,出國留學投資短期內確實很難“回本”

  在文首提及的新聞中,小吳稱自己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如此報道:“留美花費500萬元,回國後月薪僅5000元”。他自己內心盤算,想要“回本”估計這輩子是沒戲了。小吳看到的情況的確存在,但卻未必是代表性的。

  某留學諮詢機構2016年10月發佈的《2016年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在收入方面,接近一半的海歸每月税後收入範圍集中在5千至1萬元區間;不足20%的海歸收入在1.5萬元左右;約四分之一的海歸起薪在5000元以下。相比小吳看到的個例,這樣的調查數據恐怕要更為可靠。

  不過我們確實也看到,出國留學並不是一筆小投資。《齊魯晚報》2016年的一篇報道援引調查數據稱,八成海外留學的成本(學費+生活費)年均30萬至50萬元,參加調查的留學生中,過半數人在海外留學的時間3年以內,總費用100萬至150萬元間。

  出國留學不是一筆小投資

  兩項數據對比來看,就算百分之百的海歸在國內第一份收入能達到1.5萬,相比鉅額留學支出,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確實很難“回本”。

  部分留學生出國“混日子”, 高大上“海歸”最終淪為廉價“海帶”

  海歸畢業薪資難以達到預期有多方面原因,而個人能力因素始終是關鍵。

  一家海外人才發展平台發佈的《2016中國海歸人才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52.37萬人,而回國人員總數達40.91萬人。出國潮和歸國潮的同步升温,導致競爭不容小覷。人才濟濟的時代,海歸的光環不再像過去那麼耀眼。

  同時,留學生本身存在對國內就業市場不瞭解,經驗不足等問題,在許多環節上,反而不及國內高校畢業生。上述報告顯示,約有7成留學生缺乏工作實踐經驗,但33%左右的應屆學生對薪資待遇的期望卻高達年收入10到15萬。

  海龜的光環不像過去那麼耀眼

  更為重要的是,許多留學生還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當前,低齡留學潮越發興起,許多學生自費出國,原本就是依靠父母“花錢買學歷”,在國外面臨語言、功課等壓力時,消極度日甚至“混日子”,就算最後勉強畢業,能力也遠遠不達標。回國後,儘管頂着海歸的光環,卻不能在實際求職中再次矇混過關。

  正如《新京報》評論《“400萬留學何時回本”,要先問混日子了沒?》一文指出,出國如果只是混,最後只能變成混混,高大上的“海歸”最終只會淪為廉價的“海帶”。

  “教育投資論”濃縮在家庭投資思維上,扮演了錯位的角色

  基於上述現狀,許多留學生及家長感到困惑――高價留學換不來回國後的高薪待遇,留學到底值不值?而此同時也被其他輿論嘲笑。這不免讓人想到一個流行詞,即“教育投資論”。

  學者宋紹英發表於《日本學刊》的《論日本的“教育投資論”》一文介紹,“教育投資論”一詞,源於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約在1961年開始使用。這一理論將人看作資源,把教育視為發展經濟的手段,強調教育的投資價值和經濟效益。據此也可看出,它其實更類似於一個宏觀經濟發展的概念,這在上世紀許多國家在振興經濟時被普遍利用。

  然而頗為有趣的是,在當前國內,這一概念似乎正被濃縮在中國家庭投資思維上。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當做一種可以短期內獲得金錢回報的投入。而許多人也認為,花了鉅額財富去留學,如果回國工作賺不回本就一定是虧了。

  這也與近幾年頗為流行的“大學無用論”內涵一致。因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薪資有時還不及早入社會的人,所以一些拿金錢衡量價值的父母認為讀大學毫無用處。

  2013年,一位名叫玲玲的女生原本已經拿到某本科院校錄取通知書,卻不被父親允許就讀,其父認為,收廢品都比大學畢業後賺的多,他寧願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這一案例在當時曾引起全民討論。

  拋卻部分留學生是否能力合格的問題,“教育投資論”在許多中國家庭教育投資中實際上扮演了錯位的角色。

  拿薪資水平來衡量留學意義十分狹隘,海歸更具後發優勢

  但其實,只拿薪資水平來衡量留學或者上大學的意義十分狹隘淺薄,對於一些真正去鍍了金,學到了真才實學的留學生而言,“花400萬留學”畢業後就算“難回本”,也不必被嘲笑。

  只拿薪資水平來衡量留學或者上大學的意義十分狹隘淺薄

  首先,即便在金錢回報價值上,留學仍有很大價值。首份工作平均能夠拿到5千至1萬元左右的薪資其實已經體現出海歸的優勢所在。一家研究機構與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5屆國內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平均月收入僅為3726元。相比之下,海歸們的起點已經是高多了。

  更重要的是,留學生在國內職場發展明顯“後勁”更足,由於更加具備國際化視野、外語優勢等,無論是漲薪還是晉升都更加提速。《留學》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起步一樣,但海歸的優勢會在約三年後會顯現,他們的薪資一般會比國內的學生高出30%-50%。《2015中國留學白皮書》也指出,海歸的薪資水平增長快、後勁足,工作第一年的平均年薪為8.3萬元,3年後就能達到32.7萬元,“世界名校”的光環在後期會逐漸釋放出光芒。這樣來看,如果拿第一份工作薪資談“回報”問題,似乎為時尚早。

  此外,國家以至企業對於海外留學人才招聘的傾向性政策也足以體現留學的投資價值。

  留學的意義也在於視野開闊和價值觀再塑,“教育投資論”在此運用不恰當

  除了後勁兒更足,就個人而言,在年輕的時候有條件,有機會到外面看看,就價值觀的塑造,視野的開放都有重要意義。不妨看看一些留學生對此的具體看法。

  留學的意義也在於視野開闊和價值觀再塑

  例如,王諾諾(網名)曾先後在温哥華和倫敦留學,他在知乎上談及此問題時説,留學後你可能發現,拉美未必那麼窮,歐洲未必那麼富,美國也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廁所有100種不同的叫法,而加州其實沒有牛肉麪。

  留學澳洲的江白子(網民)也認為,出國兩年,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自己活的更清楚了,雖然孤獨,但也正在變得更強大。所以説,每一段經歷,也許都是你人生的財富積累。這樣的價值,無法用薪資回報來衡量,也不應該如此去衡量。

  反駁“大學無用論”,同樣如此,可參考今日話題《“高考工廠”維繫了教育公平》一文。當前“階級固化論”再被提及,高考、上大學無疑是打破這種規律的最恰當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薪資事實上也遠遠高於農民工等階層。而學識的積累、價值觀的提升更是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幾乎無法達到的。

  所以,“教育投資論”在留學,或上大學等教育問題上的簡單運用必然是不恰當的。正如金錢不能衡量一切,留學的意義也遠遠不是回國薪資所能反映的。

  結語

  “教育投資論”本身更針對長遠投資,拿薪資去短期衡量留學價值太片面。再説,好與不好,是否有價值,留學生自身是關鍵因素,正所謂修行在個人,鍍金鍍鏽還是自己説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