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評論
摘要
一個坐得端、行得正的單位,不應該回避外界的合理觀察與記錄。
哪些東西不能帶進糧庫?正常人看到這個問題,八成只會想到火種、毒藥之類的危險品。近日,中儲糧肇州直屬庫禁止“外來人員攜帶手機和其他錄音錄像設備進入庫區”的做法,徹底刷新了社會的認知。
按照多數人的理解,手機和錄音錄像設備,沒有任何理由成為糧庫裏的“違禁品”。因此,中儲糧肇州直屬庫的做法,難免讓人產生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印象。面對這則消息,知情者不難想起,7月中旬,有人以視頻形式曝光中儲糧肇東直屬庫儲備玉米存在質量問題。儘管當時中儲糧聲明視頻反映的玉米數量質量問題與事實基本不符,但仍然加深了公眾對這則“奇葩規定”的質疑。
8月2日晚間,面對外界的批評與質疑,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通過集團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帶有道歉性質的《情況説明》。在説明中,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證實了肇州直屬庫的“奇葩規定”確有其事,並明確表示公司已對肇州直屬庫作出嚴厲批評,責令糾正。至此,這起事件總算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前往肇州直屬庫的相關人員,也終於不用再擔心自己的手機是否會被檢查與沒收。
糧庫為何禁帶手機?《情況説明》給出了一個相當特別的解釋。根據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説法:“由於大規模糧食拍賣成交和集中出庫,作業期間現場機械設備較多,來往車輛頻繁,加之提貨人員對庫區環境比較陌生,在作業區因為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已經產生人員安全隱患。”依照這個解釋,肇州直屬庫出台相關規定,是出於安全考慮。
對此,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表示:“由於對直屬企業指導不夠、工作考慮不細,發生了肇州直屬庫對外發布公告,簡單機械規定禁止攜帶手機進入庫區的事件,一定程度上造成隱瞞迴避糧食出庫作業情況的印象。”這一表態,一方面為肇州直屬庫摘清了阻撓外部人員監督、曝光糧庫內部情況的嫌疑,另一方面也對公眾的猜測與質疑表示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頗有“折中”意味。
本着“有一分證據説一分話”的原則,我們很難對肇州直屬庫的動機作出超出中儲糧回應的指控。或許事實正如《情況説明》所説,肇州直屬庫確實是出於保護人員安全的理由,才把手機和錄音錄像設備一併列入了“違禁品”的範疇。但是,不論當事糧庫作出相關規定的原始動機究竟是什麼,都無法消除其不合理性。
“禁止手機入庫”也好,將“錄音錄像設備”單列出來也罷,在明眼人看來,都是既不合理又很難執行到位的“拍腦門規定”。對此,肇州直屬庫沒有任何“喊冤”的餘地,而只有整改反思的份。這也理應成為一個深刻的教訓,警示同類單位,切莫擅動類似的心思。
伴隨着公民權利意識的提升與媒體事業的發展,公眾對政府、國企透明度的要求與日俱增,難免對於“禁止錄音錄像”頗為敏感。對此,各級單位還應提高認識水平,以正確的姿態回應公眾的關切。這起事件,表面上僅僅發生於一所糧庫,實質上卻是對所有公共部門的警醒與隱喻——一個坐得端、行得正的單位,不應該回避外界的合理觀察與記錄。
撰文/楊鑫宇
編輯/王鐘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