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一句"有機會一起爬山"的梗在網上火了起來,而這個梗無疑是來源於最近很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精湛的演技使得該劇在豆瓣評分都高達9.0分,連章子怡都讚歎不絕,成為妥妥的一名追劇粉。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但作為主角秦昊的妻子伊能靜,近日卻在微博上發表長文"如果不是因為秦昊,《隱秘的角落》是我最不想看的一種劇。"

  這是為什麼呢?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看過《隱秘的角落》的朋友可能就有所瞭解。劇中的朱朝陽生長在一個扭曲的原生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情緒失控與過度控制,父親的重組家庭後對兒子的忽視與冷漠,以及他在兒子面前對女兒毫無掩飾的偏寵與溺愛,讓朱朝陽一邊逃離愛,一邊渴望愛,他被這種矛盾不斷撕扯,最終成為了一個腹黑陰狠的人。

  伊能靜在文章中寫道:

  "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批判的。"

  "人的來處,深刻影響了人的去處。"

  "我一生都在救贖自己,我的家庭與敏感至今都有人嘲笑。"

  伊能靜説出這樣子的話,與她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干係。

  伊能靜的父親有非常執着重男輕女傳統觀念。在伊能靜出生之前,她的母親已經生過6個女兒,當看到第7個孩子依舊是女兒時,父親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婚。

  伊能靜曾説"母親在我成長的無數歲月裏都會提到的一句話:'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但是爸爸走了,媽媽一個人帶着你們七個孩子。'"

  所以,伊能靜從小就有一種罪惡感,認為自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她認為母親受苦的根源在於自己,甚至開始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再後來,母親把她送到鄉下撫養、又母親改嫁到日本、校園暴力、親人去世、天降鉅債,這樣狗血一般的劇情卻一件件地發生在伊能靜身上。

  這樣的成長經歷,讓伊能靜的性格敏感和缺愛,同時毫無安全感並且充滿匱乏感。

  維吉尼亞·薩提亞曾經説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大家在看《隱秘的角落》可能會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父母這樣子對待自己的孩子。對此我的想法是,朱朝陽的父母是較為極端的表現。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孩子與朱朝陽或者伊能靜一樣,或許不像他們那麼嚴重,但內心也是非常敏感、自卑、並且充滿匱乏感。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那麼,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的內心逐步匱乏呢?

  從心理學上來講,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物質匱乏,或對愛的匱乏,會造成很難消除的心理匱乏感,進而產生自卑感、不配得感,對人的一生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和折磨。

  一、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更容易讓孩子成為充滿匱乏感的人:

  1、在生活中喜歡抱怨,告訴孩子沒錢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在外面有攀比心理、亂買東西,想要教育孩子學會勤儉節約,於是經常和孩子有意無意的灌輸家裏好窮的心理,對於訴説父母的不易。

  "名牌有什麼好買的,我們家的條件不好,你在學校不要跟別人攀比,要好好學習知道嗎?"

  "我們兩個每天這麼辛苦為了誰啊,還不是為了你!"

  "你看我和你爸爸賺錢多不容易,你要懂事聽話,好好讀書,將來孝順爸媽。"

  內心敏感的孩子,都會對父母的所作所十分在意。他會意識到父母是為了自己而犧牲的,從此內心會伴隨着壓力與愧疚,內心匱乏,不敢索取,只能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和願望。

  2、缺少父母的關心與陪伴,缺少父母的疼愛

  充滿匱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關心陪伴與疼愛。

  就像《隱秘的角落》裏朱朝陽的父親一樣,重組家庭後對兒子的忽視與冷漠,以及他在兒子面前對女兒毫無掩飾的偏寵與溺愛,導致對渴望父愛而不得的朱朝陽造成了嚴重的情感傷害。這也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重組家庭裏原生孩子所面臨的困境。為了可以討好父母,孩子需要過早地學會如何察言觀色、權衡利弊,根據父母的情緒變化不斷調整自己,壓抑自己的真實自我與情感需求,以滿足父母的需要。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3、常常否定孩子,忽略孩子的需求

  父母對孩子過高的嚴格要求,往往導致孩子不理解父母、甚至會覺得"無論自己怎麼做,都不會得到父母的表揚"。前幾年的高考作文漫畫就是其中表現之一:孩子從100分到98分,臉上出現了一個巴掌,但無論是100分或是98分,都是孩子學習成績好的表現,過於否定孩子會造成孩子不自信、壓力過大。

  在平時,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有的父母往往會這樣子承諾孩子:

  "媽媽,我想要買一個新的書包。"

  "好好學習,等你下次考試在班裏前五名就買給你。"

  "媽媽,我考了第二名,我想要那個書包!"

  "怎麼不是第一名?我和你爸爸賺錢多辛苦,你還天天要這要那,心思要放在學習上。"並且對於孩子的需求一筆掠過。

  我想,那種匱乏感造成的心理"黑洞",長大後靠物質很難被填平,只能靠自己擁抱小時候那個從來得不到滿足的內在小孩慢慢療愈。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二、內心充滿匱乏感對孩子的性格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1、 內心過於敏感,玻璃心。孩子容易把一些小事情放大,並且自動對號入座,並且容易對某些事情感到啊悲傷,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被父母這樣子對待。

  2、 內心充滿自卑。孩子容易對自己否定,做事情拿不定主意,這些都是內心自卑不夠自信造成的。

  3、 壓力過大、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當父母過於否定自己,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常常不開心甚至抑鬱。而當很久沒得到後突然得到後,孩子便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種東西。

  我們常説: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而無論是男孩女孩,對於孩子內心的教育一定要富養。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三、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1、 以身作則,豐富孩子精神世界

  我們常説:"有什麼樣子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子的孩子。"確實,父母是孩子教育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很多人真正的內心富足,都是通過讀書來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經常讀書的人內心往往會更加富足,同時也是一個有想法、懂得思考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讀書,從小養成閲讀習慣,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在孩子閲讀時候,自己卻在旁邊玩手機、看視頻等,這樣子反而會造成孩子的不平衡心理。

  2、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心

  很多父母會覺得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於是拼命賺錢,過着早出晚歸的生活。但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關心與陪伴。

  在《請回答1988》裏面,東龍是五人幫的人生導師,但是身為人生導師的他,在看到別的媽媽對孩子的關心時,總會流露出些許的落寞。正是因為東龍的媽媽為了賺錢整天早出晚歸,導致東龍缺少母愛,而在後面母親對他關心之後,東龍表現出從未有過的開心。可見,無論孩子的成長到了哪一步,都是需要來自父母的關心陪伴。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3、不炫富不哭窮,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無論家庭貧富,父母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撫養孩子。父母不應該總是用"家庭條件不好"和"父母為了你有多辛苦"來控制他們的孩子,這樣孩子們就會早早地承受一種沉重的感覺,處於焦慮狀態,無法在身體和精神上成長。與之相反,我們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與價值觀,讓孩子認識到正確的金錢觀念,不以貧富論厚薄,不以貴賤論遠近。

  我們能否養育一個內心富足的孩子,不取決於物質數量,而取決於父母對生活的態度。

  內心真正富足的父母永遠不會向他們的孩子灌輸太多的物質財富和犧牲。相反,他們不會常抱怨、訴苦,反而努力進步和提高自己,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傳遞給孩子,這才是孩子成長需要的能量。

  我是小A媽媽,也是5歲寶寶的母親,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户上傳併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8 字。

轉載請註明: 伊能靜發文談原生家庭:內心富足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充滿匱乏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