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傳統節日娛樂活動之一。北京,天津,南通,濰坊是中國風箏製作的四大產地。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曾吟誦過它。
風箏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傳統節日娛樂活動之一。北京,天津,南通,濰坊是中國風箏製作的四大產地。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曾吟誦過它。在藝術的領域,它宛如前清仕女,即便是不施粉黛,依舊讓人賞心悦目。關於它的來源,古代漢族民間流傳着許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裏,也包含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統一風格的扎制、描繪工藝,成為中國風箏大家族中獨具特色的一派。全國三大年畫產地之一的楊家埠村,還把他們製作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更加突出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南通風箏
在品種紛繁的南通風箏中,哨口風箏(又名哨口板鷂)最具特色,為全國絕無僅有。板鷂外形古樸,繪畫精細,鷂面裝有數十乃至數百隻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飛時,發出不同的音響,組合成一支雄壯的空中交響樂。古人在紙鷂上以竹絲為弦,風吹有聲,如箏鳴響,故取名風箏。
天津風箏
以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 “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箏面大多用絲綢,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悦目,又可放於室內以供觀賞,是民間工藝的珍品。
北京風箏
對全國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風箏,就是“大”字形的“沙燕兒”。“沙燕兒”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它的眉梢上挑,兩眼有神,被賦予了人的感情。人們在沙燕的膀窩、腰節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寓意着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