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Aion V跑了次長途,第一次動了買部EV的念頭
論性能,即便是入門版車型,Model 3的零百加速時間僅為5.6秒,雙電機高性能版更是去到3.4秒,Aion V呢?只有一個動力版本,約7.7秒破百。
論續航,Model 3長續航版能達到668公里,而Aion V 續航能力最強的一款,也只有600公里,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然而,我並不是要買一部“玩具”,我要的是一輛真正好看、好開、好用的家用EV。從這個角度,主力車型不到20萬元的Aion V是全方位碾壓特斯拉Model 3的。
01,擁有中型SUV空間的“緊湊型”SUV
特斯拉Model 3是一款卡羅拉同級的緊湊型轎車,而埃安V則是一款緊湊型SUV。
“後排空間真大!和冠道有得一比。”同事豪哥坐在Aion V後排説道,“論空間,這完全是一台中型SUV啊!”
我和豪哥都是第一次接觸Aion V,它首先吸引我們的,不是外觀設計,也不是車內的大屏,而是後排空間。
説實話,要把空間做大,技術上沒什麼難度,不就把車身和軸距加長嗎?但如何在有限的車身尺寸內營造出更大的實用空間,也就是提高車內實際空間的利用率,這並不容易。
Aion V的車長比本田CR-V還短,但是卻能實現和冠道相當的內部實用空間,在於其幾乎達到行業極致水平的“軸佔比”。
大多數燃油車的軸佔比(軸距/車身長度)都不超過60%,而Aion V則達到了61.7%。它的車身長度為4586mm,按照傳統的車型級別分類方法,這是一款標準的緊湊型SUV,但它的軸距卻達到了2830mm,超過了作為中型SUV的本田冠道!再配合其1920mm的車身寬度,以及全平的後排地板,Aion V用緊湊型SUV的身板營造出中型SUV的車內空間。
它是怎麼做到的?秘密在於純電專屬平台。
Aion V基於GEP 2.0純電專屬平台打造,無需考慮發動機、變速箱、油箱等傳統燃油車零部件的佈局,軸佔比最高能達到64%!而且其底盤以電池包為中心,設計更為規整,這不僅能營造出更好的乘坐空間,還能容納體積更大、容量更高的電池。這些優勢,是油電共用平台的車型所不能比擬的。
純電專屬平台帶來的另一項好處,就是駕乘感受的整體提升。開過特斯拉Model 3的朋友對此應該深有體會——30萬級別的車,能給出媲美60萬級別性能車的操控感。
並不是説特斯拉的底盤調校功力特別厲害,而是源於純電專屬平台的特性。一方面重心低,另一方面底盤設定自由度更高,輪距、軸距、前後配重、懸架幾何結構都能相對靈活地調整,因此更容易優化操控性能。
同樣基於純電專屬平台打造的Aion V,當然也具備這樣的優勢:它的車身前後配重達到了最理想的50:50,這是前驅燃油車做不到的;其前後懸比同級別的傳統動力SUV更短,四個車輪更貼近車身四角,操控極限更高;車身為鋼鋁混合架構,提高剛性之餘,還能有效減輕重量。
絕佳的底盤硬件基礎,讓Aion V擁有超越預期的駕駛感受。怎麼個“超越”?看我跟豪哥的對話就知道:
“快減速!你過彎速度別那麼快!”建豪坐在副駕位置驚呼。
“別慌,我有底。”我絲毫沒有減速,淡定回答,“Hold得住,極限還早呢!”
“咦?好像還可以哦!”我以更快的速度過了幾個連續彎之後,豪哥漸漸放鬆了,手也從頂棚扶手上放了下來。
“這哪像台SUV啊,重心很低,底盤像吸在路面上一樣,車頭指向很聽話,尾巴一點都不拖沓,不得了,不得了……”我邊開邊自言自語。
“不行,快給我開,讓我也爽一把!”豪哥喊道。
就這樣,我們在南澳島的山路上開了好幾個來回,如果不是趕時間,説不定會在這裏玩上大半天。
之所以用“玩”這個字眼,是因為Aion V的駕駛樂趣真的很高。這種樂趣,不是建立在極限性能上的,而是通過更理性、更直觀的方式來呈現。
它的加速能力確實不如Model 3,過彎的極限速度相信也會更低——畢竟這是一台SUV。難得的是,在保證安全駕駛的前提下,它也能讓你感受到極為精準的指向、餘量十足的懸架支撐,以及清晰的路面循跡感。即便你是新手司機,也能體驗到何謂“愉悦駕駛”。
而且,Aion V並沒有為了提高操控性而犧牲舒適性。加速、制動都很線性,不會很躥,極安靜,車內空間又大,座椅承託能力也好,再配上穩定性極高的底盤,還真有點坐在豪華SUV上的感覺。
03,更容易讀懂的高級感
從駕駛表現,已能大概摸清Aion V的性格。它在操控和舒適之間擁有很好的平衡,既能讓駕駛者感到愉悦,也能讓乘客感覺到安心。這樣的駕乘感受,比過於注重性能表現的Model 3來得更為高級,也更適合家用。
高級,是大多數純電動車的主動用户(相對於那些因為搖不到號而被迫選擇EV的人而言)都追求的東西,他們之所以願意承受充電的不便而主動選擇EV,是希望能在駕乘的各個方面都帶來比燃油車更好的體驗。
Model 3是“一快遮百醜”,Aion V卻以一種消費者更易讀懂的方式來表現高級,這在內飾設計和做工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更像是傳統豪華品牌的內飾。”這是我坐進Aion V車內的第一感覺。它的內飾設計與傳統燃油車比較接近,雙12.3英寸屏幕只是中控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餘部位依然呈現出高水準的設計感。
在中控台下方、副中控台周邊、前排扶手箱、內門板等部位都採用了大量皮質材料和軟性物料包裹,在適量的啞光金屬飾件搭配下,質感十分突出。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它的座椅採用了多種皮質混搭而成,細節處理非常到位。
在特斯拉粉絲的眼中,Aion V內飾設計也許不夠有新意,但這種略顯傳統而更加人性化的設計,才會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
和Model 3相比,埃安V的內飾絕對堪稱“豪華”,這沒有辦法,現在是一個追求極致的時代,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苛刻。埃安V的內飾用料和工藝可以説樹立了一個行業新標準。
在Aion V身上,我們看到它對品質和工藝的執着,對人性化和豪華感的理解,少不了的,還有對硬件技術的高度追求。這種不妥協的產品態度,同樣在Aion S、Aion LX上得到體現。
04,動力和續航到底多少最佳?
對於電動車,一直有兩個問題困擾着我:電動車有必要無限地追求加速性能嗎?續航里程究竟多少才夠?
在試駕Aion V之後,我有了相對清晰的答案。
關於加速性能,我認為一台家用EV,能達到同級別燃油車的優秀水準,就足夠了,沒必要追求過於極端的性能。
像Aion V所處的20萬級緊湊型SUV,一般燃油車能在9-10秒內“破百”,能做到8秒內的已經十分出色,而Aion V能達到7.7秒,足以稱得上優秀,起步加速已經秒得了街上的大多數ABB了。
更強勁的加速性能除了增加成本,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再次強調,是對家用車而言),因為市區基本限速60km/h,高速最高限速120km/h。一台家用車,我們又能有多少機會油門——不,應該是電門——到底呢?
對於純電動車,要提升加速性能並不難。80萬級別的特斯拉Model X能在4秒內“破百”,不到30萬的廣汽新能源Aion LX同樣能做到(80D版零百加速時間為3.9秒)。説實話,加速性能已不是電動車最重要的技術指標,而整體品質、NVH性能、綜合駕乘感受等,才是體現差異化的東西。
至於續航里程多少才夠?我的結論是:無論續航能力多少,電動車也只適合充當短距離通勤工具。
沒什麼比跑一次長途更有説服力了。
這次試駕,我們開着Aion V從廣州跑到汕頭南澳島,全程大概470公里。理論上説,我們開的頂配車型續航里程達到600公里,不充電跑完全程也是沒問題的。
但事實上,我們跑了不到300公里,就用掉了70%的電量,中途不得不充電。換算下來,實際能用的續航里程只有約430公里,相當於官方續航里程的七折(幾乎所有EV都差不多)。
要知道,Aion V的三電系統性能在國產電動車中已處於一線水平:它搭載深度集成的三合一電驅系統,採用寧德時代NCM811電池——目前業內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GEP 2.0純電專屬平台也讓其車身減重不少。
燃油車能跑長途,不是因為油箱足夠大,而是因為加油很方便,加油很快;電動車不宜跑長途,也不是因為續航不夠高,而是因為充電還是不方便,充電時間長。就像燃油車不會過度追求一次加油的續航里程,一般也就五六百公里,電動車也不應該過度追求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充電本身的障礙得不到解決,那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如果作為家裏的第二台車,作為短距離通勤的使用,EV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甚至可以説是最佳選擇。因此,對於有條件的家庭,我們非常樂意推薦你買一輛Aion V,它近乎完美。
它的起售價僅為15.96萬(補貼後),主力車型售價不到20萬,比Model 3 的入門車型還要便宜10萬,但它卻能給到你中型SUV的空間,堪比豪華車的駕乘感受和工藝品質,以及極高水準的操控表現。
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其他許多電動車所不具備的特質——理性和剋制。
電動車於今天的消費者,不應該只是一部帶來新鮮感的“玩具”,不應該只是去追逐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東西,它應該回歸到一台車的本質上來:好看、好開、好用。這才是家用車的王道——不論你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
文 | 何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