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農民高山上挖硯石料每公斤賣二三十元 走在一腳寬的山脊上步步驚心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甘肅甘南,盧龍代、盧維平、盧連順三個人一組,一起在一個礦洞裏挖洮硯石料,他們身後就是懸崖。一杆鋼釺,一把鐵錘,一根繩子,是他們的全部行頭,行走在只能容一腳寬的山脊上,把在懸崖上開鑿出來的洮硯石背到崖下,幾代人重複着同樣的勞作以此為生。

  他們的家在洮硯鄉卡日山村納兒隊,村莊位於高海拔的山坡上,風光秀美,但幾乎沒有幾分平地,當地人的生活主要靠採硯石和上山採藥賣錢。洮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澄泥硯齊名,並稱中國四大名硯。洮硯的開採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的石山中。自唐代成名以來,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珍品文房四寶。他們爬峭壁、走山脊、鑽洞穴,步步驚心,在數百米高的峭壁和山脊上,一腳踩不實後果不堪設想。

  今年40歲的盧維平,身板單薄,常年的採硯苦力活,讓這個藏族青年多了幾分滄桑感。水泉灣是盧維平的爺爺輩開鑿的洮硯石的礦帶,毛驢只能到崖下。採硯人將採下來的大塊硯石料進行篩選。相約上山的十幾個村民背上繩子,手腳並用爬上位於半山崖的採硯洞裏,三人一個洞,開採只能靠人力鋼釺鑿、鐵錘砸。一塊硯料要用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挖下來,每天每人最多能採下七八十公斤硯料。

  休息的時候,他們在採過石料的石窩上吃午飯,午飯是自帶的乾糧。採好硯料,最難最險的是把硯料從崖上背下來,每個人都要背近40公斤的硯料。一塊塊洮硯石料冒着生命危險搬回家,等待買主上門來收購。好在近年來洮硯石的毛料價格尚好,每公斤洮硯石毛料可以賣20—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