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男籃失利遭罵 網友: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了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中國男籃失利遭罵,網友: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了。男籃遭遇三連敗,命懸一線,社交平台上充滿了洪荒之流,讓男籃也是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男子三大球的尷尬或許始終是個魔咒,即便曾經男籃能僥倖進入八強,也很難走的更遠。國人將這種情緒一股腦撲向體制和運動員,其實有時候思考的邏輯並不是很恰當,甚至已經走向極端和膏肓。

  男籃連敗下的“水逆罵聲”只能證明你是籃球盲? - 姬鵬 - 姬鵬

  小組賽男籃68—72再一次落敗,競技比賽就是如此,拼得的不是政治和軍事實力,在體育的世界裏,靠的只是純熟的技巧和優良的肌肉,那些所謂的愛國主義雞湯,在這一刻不會起作用的,因為這不是抗日。作為一個籃球的忠實愛好者,從1999年,就開始關注NBA和CBA,十幾年過去了,慢慢地會發現,籃球這種運動,對於亞洲人來説,從運動肌肉線條的要求,再到籃球文化的厚重,都是亞洲國家比較難以匹配的一種運動,即便偶爾出現一兩個比較素質好的運動員,那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能説天賦這種東西,很多時候也分時機,但更親睞地域。

  當我看到一篇《男籃連敗遭罵該集體槍斃,翟曉川:説的是人話嗎?》的報道時,並沒有感覺有什麼問題,因為這種罵人的水逆邏輯徒然不起什麼作用,只能證明自己是個籃球盲,按照新聞中的描述,一個認證為國家二級運動員的網友在郭艾倫的微博中評論説:“把中國男籃這羣廢物拉回來斃了吧”,這樣的言論下,雖然有男籃運動員進行了極力的駁斥,但是依舊對男籃的晉級於事無補,這樣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比比皆是,用體育邏輯分析來看,只能説明在國內,不管你做什麼都要上升到民族高度,輸贏之外貌似敗就是一種錯誤,這種內在苛責邏輯,其實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到處都是。太多的人打着為你好的幌子,來要求你這麼做那麼做,最後輪到他的時候,他總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你行你上的邏輯”雖然並不好,但是在面對“拉出去槍斃”的邏輯來看,其實也算是腦殘邏輯的一種爭鋒相對,已經脱離了體育競技的範疇,只是為了撕逼而撕逼。

  對於奧運比賽的態度,我一直強調,不要去綁架什麼,更不要去苛責什麼,尤其面對體育競技,不要承載太多,你不累,運動員也會累吧。對於中國奧運代表團而言,總是充滿了太多人物化的時代,有鄧亞萍時代,郎平時代,姚明時代,劉翔時代,這屆奧運會成了孫楊時代,雖然聲音混雜,但是卻依舊堅挺。我一直覺得這種人物化的陰影,不是一件好事,只會加速和矇蔽國人對於體育競技的理解,體育就是體育,為何要充滿套路,承載那麼多,重點是不是有點亂,所以當你滿嘴罵聲的時候,除了證明你不夠文明以外,還説明其實你不懂籃球,更不懂體育精神。

  記得電影《一九四二》中,蔣介石對烈士子女説的一番話,宏大而感傷:“你們的父親都很偉大”,這是戰爭時代意識形態上最美的寬慰,但是請別把這種宏大敍事混入奧運會的體育比賽中,比賽成敗只是比賽,這沒有什麼可丟人的,只是代表我們的體育競技水平不夠高,為何一輸比賽,你就滿臉洋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