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教師赴英國訓哭學生視頻曝光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綜合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費大力氣拍了一部紀錄片,邀請5名中國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結果,中國老師明顯“水土不服”,英國學生的不少舉動讓他們十分“抓狂”;而英國學生也無法適應高強度教學,被中國老師訓哭。中國老師表示,這些英國學生缺乏進取心,懶散無紀律,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英國的高福利制度。(8月4日《新聞晨報》)

  

  在英國“支教”的中國教師“水土不服”: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大綱去應付不同的學生;體育課上英國學生接受不了“高強度競爭”;老師要提醒思想開小差的學生“聽我講”,“不要説話,不要提問”……很明顯,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式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英國課堂上,撞上了南牆。不過,中國教師不肯回頭,他們認為,這是高福利制度惹的禍,削減福利能有效制約學生。

  換位思考的話,反而是“中國式教學”過於死板,無視不同學生的差異,用同一個標準考核,並試圖把所有人培養成同一個類型。如果説,英國課堂是尊重學生的差異,中國教師則試圖取消差異,要想達到其目的,首先要藉助各種手段樹立教師的課堂權威形象,其次是以權威姿態來證明講授內容不容置疑。這就是典型的洗腦。或者説,“中國式教學”從頭到尾貫穿着殘酷的競爭,並且以教師“專制”來促進學生“進化”。這意味着,這種教育方式不光洗腦,還以因應社會壓力的方式,無意識地檢測洗腦的成果。

  其實,只要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就能知道中國學生對“中國式教學”的真實態度,即,你願意做中國學生還是英國學生?在英國“支教”的老師,之所以如此大言不慚,就在於他們知道,中國學生缺少自由選擇的機會和能力,可英國學生不聽這一套。中國教師苦口婆心地幫你提高學習成績,英國課堂為你的自我實現提供多元機會,我以為,自由選擇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損自由補學習會留下後遺症。

  教師不能是手拿剪刀的“園丁”,而應該是手拿話筒的“導遊”,應當欣賞花朵和小草不同的生長方式,而不是護花剪草。英國課堂如此,中國課堂也如此,教師應該做出改變了。所以説,與其説是中國教師“支教”,不如説是英國學生給“中國式教學”好好上了一課,希望這些覺得被冒犯的教師能聽進去。

  “英國學生思想開小差”

  雖然語言不是問題,但中英學生的差別還是讓中國老師們大跌眼鏡。在這部紀錄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名中國老師面對一羣思想開小差的英國學生大聲喊道,“聽我講”;“開動一下你的腦筋”;“不要説話,不要提問”。

  來自南京的李愛雲(音)老師在紀錄片中直言不諱地説:“每次我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時,我期望他們能認真地聽我講,可現實卻是他們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東西,還有人甚至在化妝。”

  “有時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然我就瘋了,”李老師説,“全班學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聽我講話,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幹什麼。”

  來自西安的自然科學老師楊君(音)也有同感,她説,有一次,一個女孩在課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這個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國歌手澤恩·馬利克宣佈退出樂隊。“在課堂上出現這麼情緒化的舉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楊老師説,“在中國,課堂紀律根本就不是個事,但在英國,這是最大的問題。”

  此外,就連體育課也出現問題。紀錄片中,兩名英國學生無法承受中國式體育課的“高強度競爭性”,居然哭了起來。

新聞閣:http://www.xinwenge.net/

  高福利制度養出懶漢?

  

  楊老師教學生做眼保健操

  

  鄒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集體活動

  至於英國學生為什麼會這麼懶散無紀律,老師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是英國的高福利制度養出這羣懶漢。

  “他們將來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錢,他們根本不擔心生活,”參加紀錄片攝製的魏照(音)老師説,“但在中國,每個學生都知道,只有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將來才能賺錢養家。”魏老師還表示:“如果英國政府削減福利,很快他們就會看到情況大不同。”

  楊老師則質疑英國學校的教學大綱,她説:“在英國,老師用不同的教學大綱去應付不同的學生,但在中國,就只有一個教學大綱,要麼適應,要麼淘汰。在中國,你只有努力去追上課程進度。”

  英國網友力挺中國老師

  對於中國老師的教學方法,博航特中學的校長尼爾·斯托格表示不贊同。他認為,自己的學生並不像中國老師所描述的那麼懶散,同時,他形容中國老師的教學是“麻木和無趣的”。

  “在攝像機鏡頭以外,當你參觀我們的學校,你會發現我們的學生並不是那樣。”尼爾·斯托格説,“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不尊重學生的話,那他肯定會遇到問題。”另外,尼爾·斯托格不認為高福利制度會導致學生缺乏進取心。

  儘管校長努力為自己的學生辯解,但英國網友顯然更贊同中國老師的説法。

  “他們(中國老師)是對的,”一位網名叫諾卡的英國網友在社交網站留言道,“英國老師沒有老師的樣子,學生沒有學生的樣子,英國政府應該對此負責。”這條留言獲得了4600多個“贊”。

  另一位在倫敦的網友則略帶幽默地留言道:“這些學生應該在有客人來訪時表現得更好一些,校長為學生開脱是個很大的問題。我自己也是個老師。”

  還有一位外國網友表示:“我不是英國人也不是中國人,但我絕對不會把孩子送到英國去接受基礎教育,中國老師説得非常正確。”

  [新聞鏈接]

  英2/3學校招不到教師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英國教育部長尼克·摩根宣佈,為了應對英國學校的“招聘危機”,教師下午5點後不許批改作業或發送工作郵件,這些時間應投入到備課中。

  摩根指出,沉重的工作量佔用教師們太多時間,使教師們很難擠出時間備課,這也使教師的招募變得困難。摩根表示,一些學校想要處理好校內和校外工作量的平衡。在她選區內的德萊爾大學,教師們下班後,在家中或週末時,給很多人回覆郵件非常辛苦。

  英教育部數據顯示,87%的教師就職一年後繼續堅守崗位。但是教師聯盟給出的數據是,五分之二的教師就職一年後離職。摩根對教師聯盟的數據不敢苟同,她認為教師聯盟總是拿教學的負面信息大做文章。

  但值得關注的是,英國很多學校不惜重金打出廣告,以填補數學、理科這樣的核心學科教師的職位空缺。英國校長協會的調查顯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學校招不到有資質的教師。

新聞閣:http://www.xinwenge.net/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費大力氣拍了一部紀錄片,邀請5名中國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結果,中國老師明顯“水土不服”,英國學生的不少舉動讓他們十分“抓狂”;而英國學生也無法適應高強度教學,被中國老師訓哭。中國老師表示,這些英國學生缺乏進取心,懶散無紀律,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英國的高福利制度。(8月4日《新聞晨報》)

  

  在英國“支教”的中國教師“水土不服”: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大綱去應付不同的學生;體育課上英國學生接受不了“高強度競爭”;老師要提醒思想開小差的學生“聽我講”,“不要説話,不要提問”……很明顯,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式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英國課堂上,撞上了南牆。不過,中國教師不肯回頭,他們認為,這是高福利制度惹的禍,削減福利能有效制約學生。

  換位思考的話,反而是“中國式教學”過於死板,無視不同學生的差異,用同一個標準考核,並試圖把所有人培養成同一個類型。如果説,英國課堂是尊重學生的差異,中國教師則試圖取消差異,要想達到其目的,首先要藉助各種手段樹立教師的課堂權威形象,其次是以權威姿態來證明講授內容不容置疑。這就是典型的洗腦。或者説,“中國式教學”從頭到尾貫穿着殘酷的競爭,並且以教師“專制”來促進學生“進化”。這意味着,這種教育方式不光洗腦,還以因應社會壓力的方式,無意識地檢測洗腦的成果。

  其實,只要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就能知道中國學生對“中國式教學”的真實態度,即,你願意做中國學生還是英國學生?在英國“支教”的老師,之所以如此大言不慚,就在於他們知道,中國學生缺少自由選擇的機會和能力,可英國學生不聽這一套。中國教師苦口婆心地幫你提高學習成績,英國課堂為你的自我實現提供多元機會,我以為,自由選擇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損自由補學習會留下後遺症。

  教師不能是手拿剪刀的“園丁”,而應該是手拿話筒的“導遊”,應當欣賞花朵和小草不同的生長方式,而不是護花剪草。英國課堂如此,中國課堂也如此,教師應該做出改變了。所以説,與其説是中國教師“支教”,不如説是英國學生給“中國式教學”好好上了一課,希望這些覺得被冒犯的教師能聽進去。

  “英國學生思想開小差”

  雖然語言不是問題,但中英學生的差別還是讓中國老師們大跌眼鏡。在這部紀錄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名中國老師面對一羣思想開小差的英國學生大聲喊道,“聽我講”;“開動一下你的腦筋”;“不要説話,不要提問”。

  來自南京的李愛雲(音)老師在紀錄片中直言不諱地説:“每次我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時,我期望他們能認真地聽我講,可現實卻是他們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東西,還有人甚至在化妝。”

  “有時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然我就瘋了,”李老師説,“全班學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聽我講話,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幹什麼。”

  來自西安的自然科學老師楊君(音)也有同感,她説,有一次,一個女孩在課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這個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國歌手澤恩·馬利克宣佈退出樂隊。“在課堂上出現這麼情緒化的舉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楊老師説,“在中國,課堂紀律根本就不是個事,但在英國,這是最大的問題。”

  此外,就連體育課也出現問題。紀錄片中,兩名英國學生無法承受中國式體育課的“高強度競爭性”,居然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