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改革開放未來已來 藍圖成真示範先行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改革開放未來已來 藍圖成真示範先行

央視網消息:“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在南湖紅船,百年革命史如過眼雲煙。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是從黨的一大就在傳承的初心和使命。不論是民族危亡關頭開出大道,還是獨立自主搞建設,或是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代代傳承紅色初心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凝聚力量。

如今,歷史鏡頭已融合成新的時代風雲。“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及時總結新的生動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在發展理念、所有制、分配體制、政府職能、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產業結構、企業治理結構、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重大問題上提出了許多重要論斷。”今年夏秋時節,“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就來到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幾大經濟特區,深入走訪調研並感悟這些生動實踐。

廣東:為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

“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驅動力。”廣東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40多年前,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一班人馬深入基層,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認真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當年調研謀劃廣東新發展的實踐,發現問題,勇於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為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

中央對廣東實行了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其中就包括試辦深圳、珠海、汕頭三個出口特區,相關文件還指出,出口特區可先在深圳、珠海兩市試辦,待取得經驗後,再考慮在汕頭、廈門設置的問題。中央還決定廣東、福建先走一步,把廣東作為試點,“廣東搞好了,可以推動全國、促進全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廣東省委帶領廣東人民,終於邁出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當年,“在特區條例公佈後的幾天,最困擾着深圳——其實也是最困擾着社會主義中國的偷渡外逃現象,突然消失了!”沒過多久,有些偷渡到港澳去的人見家鄉經濟發展了,又成批成批地回來了。

“理論源於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短短几年,深圳和珠海特區建設步伐的加快,帶動了廣東全省經濟發展和其他各項改革。廣東省委乘勢而上,大膽突破傳統經濟體制束縛,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價格改革,企業管理改革和計劃、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改革也先後跟進,並取得明顯成效,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也繼續發展,廣東成為了全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排頭兵。

而海南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1988年4月建省並設立為經濟特區前,也是隸屬廣東省的海南行政區。幾十年來,同樣繼承改革開放基因的海南砥礪奮進,也成就了一個邊陲海島到國際旅遊島的華麗蜕變。

深圳:從改革開放“探路者”到新時代“示範區”

從昔日荒涼的小漁村發展成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從第一張股票發行到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建立,從第一個進行分配製度改革到第一個實行工程招標,創造3天蓋1層樓的奇蹟,深圳成為改革開放的縮影。40年來,深圳在各領域改革中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豔華感嘆,怎麼樣在特區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來探索釋放生產力,經濟特區沒有先例,只有摸着石頭過河、去探索。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繼續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奮勇向前。深圳經濟特區在40歲生日的時候,迎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週年。去年(2019年)8月,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窗口,再度領受新使命。一年來,深圳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朝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一年來,深圳着力推動全產業全行業協同創新,用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全國首個國家級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户深圳,這裏整合了行業上中下游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集聚了全行業頂尖力量對關鍵核心技術展開攻堅。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光明科學城迎來首個省級實驗室,計劃在5年內建設150個科研團隊。光明科學城將成為深圳匯聚國內外頂尖人才、提升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重大平台。

就在今年8月17日,深圳還率先建成超4.6萬個5G基站,成為我國首個5G基礎設施全覆蓋的城市。在基礎建設推進的同時,當地在行業應用上不斷探索。目前,深圳已搭建實施5G+智慧警務、5G+智慧醫療、5G+智慧園區等應用示範,創造了5G應用領域多個全國第一。除了以智能經濟引擎釋放強勁發展新動能外,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讓改革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在城市發展邏輯中,“人”的要素也被排在首位。從孩子入學到養老服務,再到看病就醫;從水污染治理到空氣質量提升,再到生態園林城市,羣眾的幸福感在深圳看得見摸得着。這裏的市民談及這幾年的體驗説,覺得深圳市的整個建設,包括市容建設、環境治理,還有文化建設是越來越好,幸福感越來越強。

珠海:集聚創新資源 催生新發展動能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珠海作為內地唯一與港澳陸橋相連的灣區城市,利用區位優勢,加快集聚高端科技創新資源,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在今年創新珠海科學技術獎評審中,通過初審的49個科技創新項目,既有航空航天、生物製藥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又有傳統產業的技術革新。獲獎項目不僅能得到資金獎勵,還將納入廣東省和國家科技獎勵項目培育庫,在成果落地等方面優先獲得政策扶持。早在上世紀90年代,珠海就在全國率先實行科技重獎,通過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珠海緊抓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現在,珠海高新技術企業的總數達到2200多家,高新技術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660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珠海市科技創新局局長王雷介紹,珠海每萬人的發明專利達到78件左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倍。在大科學裝置、大載體、大平台方面,要吸引更多的國際國內的頂尖人才和團隊。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珠澳合作也在不斷深入。如今,在珠海橫琴新區註冊的澳資企業已超2000家,其中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行業的企業超過400家。就在8月,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管理辦法在珠海正式實施,當地採取獎勵補助、事後補助、配套補助等方式,促進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在啓用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科研人員逐步入駐,開始與內地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國星介紹,可以把實驗室裏的東西真正搬到市場上來,與珠海的企業開展合作以及技術開發轉化。

這段時間,橫琴新區還在跟澳門協商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從互聯互通、產業協同到民生領域進行深度融合,支持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於思浩介紹,珠海要加強與澳門的合作,特別是按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要求,加快建設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珠江口西岸區域性創新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心,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全國典範。

汕頭:依託僑鄉優勢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汕頭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依託僑鄉優勢,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昔日的沿海小城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濱海新城。黨的十八大以來,汕頭繼續深化改革,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汕頭經濟特區在最初建立時,僅有龍湖區的1.6平方公里。經過數次擴容,汕頭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面積2199平方公里。汕頭的地區生產總值2019年已是特區建立之初的近百倍。這得益於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對土地實行“五統一”管理、開創政府機關審批承諾制,這都是特區探索出來的改革措施。現在,在汕頭政務中心,一天之內辦結的事項已有近400項。同時,市一級的300多項經濟發展權限下放縣區。在汕頭龍湖區,招商、立項等一系列手續不出園就能夠辦完。去年12月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這裏就有十幾家企業從招商到拿地,走完了所有手續。汕頭市龍湖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劉鋭沛回憶,像以前招商引資有一個項目,都要請示都要報告,要層層報批,現在直接下放到區,當天就能受理,當月就能供地。

汕頭是僑鄉,因僑而立,因開放而興。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汕頭髮展與“開放”“僑資僑力”緊密相連。2014年,汕頭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華僑”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平台。一年後,首個以“華僑”為主題的股權交易板塊在試驗區掛牌,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今年6月,廣東省出台支持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區域人才發展高地等8個方面支持汕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汕頭市發改局總經濟師呂少雄介紹,汕頭正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主動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引領新一輪的高水平開放,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藍圖已成真,現實更鮮活。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正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物質追求更注重品質提升,將農耕城鎮的鄉土守望、工業城市的標準高效、生態城市的綠色低碳、世界城市的開放包容有機結合。河流、湖泊、海灘、綠道交織其間,山水城市宛如畫卷,出門即花園、處處皆場景就在眼前。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也是在道法自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服務、公共空間、城市建築、歷史文化等有機融合,更因為以人為本,這些經濟特區也成為人民的精神家園。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正如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所説,中國的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展示了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中國方案、中國實踐、中國智慧。經濟特區站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再出發的新起點上,必將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廣領域中成為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承擔起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新實現路徑的歷史使命。未來可期,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