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物件裏有大變化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讀者來稿,在一個個尋常的物件中,體悟發展的日新月異。

——編 者

母親的錢包

陳大昊

乘車要投幣、買菜給零錢,以前母親錢包雖然容量不大,但分量不輕,光硬幣就佔了不少地方。隨着電子支付的普及,母親的錢包被手機取代,減少了很多日常生活的繁瑣。

“十三五”規劃提出,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加快推進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等各類創新。掃碼掛號、掃碼點餐、掃碼停車等,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鮮明標識。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發展,正是生活擁抱科技、科技賦能生活的寫照,讓人們得到生活便利、盡享科技紅利。

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互聯網普及率指標提前超額完成。老年人會掃碼,山裏娃能上網課,貧困羣眾學直播……互聯網在進入千家萬户的同時,也在不斷縮小數字鴻溝。移動互聯時代,讓信息化的觸角延伸到更遠的地方、更具體的細節,才能讓廣大羣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閒置的防霧霾口罩

趙文濤

5年前我大學畢業赴北方某城市工作。入職第一年,受空氣質量的影響,空氣淨化器常年轉個不停,一個小小的防霧霾口罩更是出門必備。

如今,除了因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佩戴一次性口罩外,防霾口罩基本不再需要,原因在於藍天保衞戰取得顯著成效。從推進重污染行業過剩產能退出,到定期考核公佈大氣環境質量信息,再到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嚴格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提供了遵循。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持續增多,老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治理大氣污染這個多年積累的沉痾,不能指望速戰速決。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藍天白雲必將成為人們的日常。

一張稿費單

李慧勇

經常向各地報刊投稿,因此也收到過不少稿費單,但此前匯兑不太方便。如今,有了手機銀行、個人網銀、助農通等多個線上渠道,取款人足不出户,即可辦理兑付,讓人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

以郵儲匯兑業務為例,它能夠快速將款項匯達包括偏遠山區在內的國內通郵地址。如何讓這一傳統業務更加貼心,考驗着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完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規範與普及互聯網金融相關技術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滿足線上、線下不同羣體需求,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了貼近公眾、服務民生的功能。

衣食住行的小事塑造着人們日常生活的全景。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中與我們越來越近。不斷回應羣眾關切,打通“堵點”、攻克“難點”,人民羣眾的生活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