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立遺囑,焦慮還是曠達?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蔡君彥文受訪者供圖
説到立遺囑,可能有人會覺得“晦氣”,不過,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用行動證明,他們並不忌諱這個,包括一些身體健康、風華正茂的年輕人。
中華遺囑庫近日發佈了《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對保管的19餘萬份遺囑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青年開始訂立遺囑,其中,4年間“80後”立遺囑的人數增長了近7倍,立遺囑的“90後”已有553人,甚至有“00後”參與其中。
立遺囑趨向年輕化,是真焦慮還是真曠達?遺囑人訂立遺囑前後,內心有着怎樣的微妙變化?中青年所立的遺囑中,提前安排的內容有啥特點?……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為您呈現訂立遺囑背後的人心和世情。
朋友酒後突然離世,讓他想到要儘早立遺囑
2020年6月的一天,鄭州市民曹先生和愛人一起,前往中華遺囑庫鄭州服務中心辦了件讓他糾結好一陣子的大事——遺囑登記,對名下價值數百萬元的房產、存款、保險、證券、車位及微信理財等都做了安排,父母、愛人和孩子統籌兼顧,該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
這,是截至2020年中華遺囑庫鄭州服務中心登記保管的162份遺囑之一。
“辦妥之後覺得特別放鬆,説不好聽的,即便有啥事兒,也沒啥顧慮和遺憾,接下來就是好好過日子了。”曹先生説,當晚,他和愛人還特意去吃了燭光晚餐,“慶祝”一下。
曹先生從事金融工作多年,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身體也不錯,剛過不惑之年,為啥會想到立遺囑?
促使曹先生決定立遺囑的,除了當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大環境外,還有一位朋友酒後發生意外離世的變故,“之前總覺得死亡很遙遠,當真的發生在身邊,就覺得生命太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曹先生説,由於事發突然,這位朋友沒留下一句話,人“走”後,其家人因房產繼承等問題鬧得一地雞毛,讓他不由得思考:萬一有啥事咋辦?有必要提前做個安排。
“我跟愛人説想立遺囑後,一開始她不太理解,聽我講了朋友家的事,覺得挺有必要,免得日後為難。”曹先生和愛人又諮詢了專業人士,堅定了早立遺囑的決心,“因為按照法定程序提前做好安排後,後期處理起來會非常簡便,否則,涉及財產分割等手續辦起來非常麻煩,也容易鬧矛盾。”
“80後”女強人立遺囑,安排了孝敬父母的專款
鄭州市民林女士是“80後”,在服裝行業打拼多年,服裝代理銷售做得風生水起,數百萬家產是她和丈夫齊心協力奮鬥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之前參加拓展訓練時,涉及對身後事有啥交代,我當時哭得稀里嘩啦。事後想想,要真遇到什麼事兒,咋辦?真得提前考慮、安排。”林女士説,她曾在日記本里寫過自己的銀行卡、支付寶、微信密碼,也交代過一些事,都是碎片化的。在兩位同學接連出現意外後,她意識到在日記本上寫寫還不夠,必須正兒八經地安排妥當。
2020年9月的一天,林女士和丈夫同去中華遺囑庫鄭州服務中心訂立了遺囑,對房產、銀行存款、投資理財、保險等逐一明確,比如,若一方走了,夫妻共同買的房產歸另一半,為孩子的教育等規劃了一筆錢,可以保障到孩子大學畢業;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她還在現金和保險方面特意為父母安排了養老錢,專款專用……
“把這事兒安排妥當後就不用再焦慮、擔心了,心裏挺踏實。”林女士説。
“80後”“90後”立遺囑,連“00後”都行動了
“中華遺囑庫自2013年3月31日啓動以來,8年間,遺囑諮詢量逐步上升趨勢明顯,登記保管了19萬多份遺囑,其中,除了老年人,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提前立好了遺囑。”中華遺囑庫相關負責人龐華幸告訴記者。
記者梳理《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現,“80後”“90後”訂立遺囑的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其中,“80後”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的人數,4年間增長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共有553位“90後”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遺囑。
為啥立遺囑?立遺囑人最經常説的開場白是:看見、聽見了很多發生在身邊的意外情況,覺得提前訂立遺囑、防範風險很有必要,主要為了防止財產下落不明、隔離婚姻風險、照顧家人、簡化繼承人繼承財產手續、避免家庭糾紛等。
記者注意到,“80後”的遺囑中,有97.23%涉及房產,超過一半是通過自己和另一半奮鬥買房;“90後”的遺囑中,有71.54%涉及房產,父母買房掛名在子女名下的現象比較常見,不僅涉及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QQ、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也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財產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00後”也開始訂立遺囑了。工作人員介紹,有一位18歲大學生立遺囑將財產留給朋友,感謝對方在自己心情最不好的時候的支持和關愛。據悉,截至2020年底,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者最年輕的年僅17週歲。
數萬人留下“微信遺囑”,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微信遺囑”您聽説過嗎?2020年,受疫情影響,許多人通過中華遺囑庫上線的“微信遺囑”小程序留言,中華遺囑庫共收到將近7萬份“微信遺囑”。
“我怕生命中會有措手不及,來不及給你們隻言片語,今天借這個機會説幾句……我們需要珍惜眼前,每天過得開心快樂,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35的談女士在“微信遺囑”中叮囑。
另一位媽媽則寫道:媽媽愛你們,我所有的銀行卡都放在深棕色花紋錢包和駕駛證卡包裏,密碼大部分都是你們的陰曆生日。
數據顯示,留下“微信遺囑”的大多數是年輕人,20-30歲之間的佔比38.7%,20歲以下的佔比27.4%。他們中,有向愛人或暗戀對象表白的,有向閨蜜好友傾訴的,也有對父母感恩、對自己或親友激勵、對未來展望的,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大多會給子女留言。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表示,有些話平時很難説出口,可以通過“微信遺囑”暢所欲言,表達對家人的叮嚀、囑託和祝福等,也可以要求中華遺囑庫在指定的時間將“微信遺囑”發送給指定的人。需要提醒的是,“微信遺囑”並非法律意義上的遺囑,但可以留下一些重要信息。
律師:境遇有變化遺囑可更新
據介紹,《民法典》明確列舉了遺囑的有效形式,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打印遺囑和公證遺囑,並對於每種遺囑類型規定了生效的要件。實踐中判斷遺囑是否有效的關鍵,在於立遺囑人是不是出於真實意思的表示,同時,也應該符合合法有效的形式要件。比如,除了自書遺囑和公證遺囑之外,其他的遺囑形式都需要有兩個以上沒有利害關係的見證人在場,才能有效。
河南砥礪律師事務所律師馮海河説,對“微信遺囑”等新形式的電子遺囑而言,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從法律角度來説是無效的。當然,如果能確認“微信遺囑”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所有繼承人都沒有異議,也可以依照其內容來進行繼承。但只要有繼承人提出質疑並訴諸法院,單憑“微信遺囑”這種形式就不可能得到法律認可,相應的內容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此時相應的遺產應當適用法定繼承。
如果有人30多歲訂立遺囑,之後家庭關係和財產狀況等發生變化咋辦?馮海河表示,當事人可以根據情況變化多次立遺囑,以最新訂立的遺囑為準。“建議當事人立遺囑前諮詢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採用合法有效的形式來訂立遺囑,也免得內容有瑕疵,最大限度確保遺囑的效力。”
立遺囑年輕化是社會進步,以死觀生敬畏生命
越來越多的中青年訂立遺囑,未雨綢繆,是真焦慮,還是真曠達?
訂立過遺囑的曹先生説,現如今每個人都揹負着各種壓力,身邊有人猝然離世的意外,更讓人不得不提前考慮,“立遺囑前我確實焦慮過,也很糾結,可以説,焦慮是促使我立遺囑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豁達和理性,讓我提前做出穩妥的安排,心裏也踏實,以後就是好好過日子了。”
“我很喜歡胡適的一句話:今天預備明天,這是真穩健;生時預備死時,這是真曠達;父母預備兒女,這是真慈愛;不能做到這三步,不能算做現代人!”訂立遺囑的“80後”林女士説,立遺囑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中青年能夠正視生死,早做安排,是睿智,是真曠達。
“立遺囑年輕化是生死觀理性化的體現。”中華遺囑庫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也就是説,符合《民法典》相關規定的自然人在具備法律效力後的任何年齡,都有權利立遺囑。從傳統觀念中對“死亡”的避談和顧忌,到現如今法律保障年輕人可以任意選擇時間處理離世後遺留的個人財產,可以看出社會風氣的進步。
採訪中,多位當事人表示,立遺囑也是一種以死觀生,敬畏生命的覺醒,在立遺囑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清晰地探知自己的內心,明確誰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也教會大家在預知死亡的餘生中,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生命中所愛的每個人。
這事兒,您怎麼看?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