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説“京片子”的外國專家柯馬凱:讓外籍孩子覺得中國是好地方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 題:説“京片子”的外國專家柯馬凱:讓外籍孩子覺得中國是好地方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説着一口地道“京片子”,自稱“長在紅旗下”,若不是看到柯馬凱的面孔,你很難想到他是一名在華工作生活的外國專家。

1951年出生在北京的柯馬凱,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加拿大人。從他的太姥姥到孫輩,一家六代人都在中國生活過,其中五代人曾經或正在華從事教育工作。

2004年,柯馬凱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中國政府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所設立的最高獎項。2019年9月,柯馬凱的母親、新中國英語教學的拓荒人、時年104歲的伊莎白更被授予中國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

這位見證了新中國發展歷程的老專家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及新中國騰飛的原因,柯馬凱認為教育是一大要因。

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展掃盲運動並大力興辦學校,對外語的關注程度也不斷提高。柯馬凱回憶,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北京很多小學四年級起就開設外語課。他就讀的北外附小條件較好,二年級便有了外語課,起初教俄語,後來改為英語,並作為必修課。“這説明説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不是一個封閉自守的國家。”

後來,柯馬凱也曾一度到英國、美國學習工作,但最終仍選擇回到中國投入教育事業。不過與長輩們教中國人學外語不同,他的學生多是外國人。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招商引資,來了許多外籍人士。柯馬凱注意到,有的外籍人士的學齡子女對中國學校不適應。當時甚至有一些外國機構、企業的人才不願來中國,主要顧慮就是子女入學問題。於是,柯馬凱1994年與友人一同創辦了北京最早的國際學校之一——京西學校。

柯馬凱説,當時北京一年就批了3所外籍人士子女學校,但辦學理念各有不同。有的人覺得應該把外國教育體制原樣照搬,京西學校則更注重多樣性,這一特色延續至今。目前京西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來自50多個國家。學校注重求同存異,為不同國家的學生開設了母語課程。

“但學生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匯聚在中國北京。”柯馬凱説,中國是文明古國,擁有燦爛文化,“我希望任何一個外籍孩子在京西學校哪怕只上了一兩年學就能終生不忘,就能覺得中國是個好地方、中國人特別友好、中國文化特別有意思,而且還會説點中文。”

有着西方背景,又長期在中國生活,往來於中西文化之間的柯馬凱説自己“兩種都喜歡”,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珍愛。

他還記得,中國剛開始推動“四化”建設時,有人把現代化翻譯成“westernization”(西化)。“但我覺得中國的現代化不應是西化,以北京建設為例,如果我走到某處隨便拍一張照片,我希望人們一眼就能從建築和一些特徵中認出這是中國。”

柯馬凱前後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聊起這座城市,他脱口而出:“北京太可愛了”,並告訴記者自己兒時最愛去頤和園滑冰。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頤和園停止了冰場活動,柯馬凱難掩遺憾,但也對相關防控措施表示非常理解。他認為,此次疫情應對顯示出中國體制的優越性,“尤其當遇到天災人禍時,必須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進行統籌安排,否則就難以保障人民安全”。

柯馬凱説,待疫情好轉,他一定要帶着自己的小孫女們,到北京頤和園、大運河的冰面上暢快滑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