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自主三強洗牌 比亞迪超越長城重塑市場格局
7月本屬於汽車市場淡季,但由於4月疫情暴發,汽車產銷受阻,隨後6月國家為促進汽車消費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所以7月份國內汽車市場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銷量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 。在一片利好的走勢下,頭部車企的表現分化明顯。
相比其他機構或企業公佈的銷量數據,保監會公佈的上險量數據更有説服力。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表示:“部分企業公佈的銷售數字和上險數字差有10%+。”要知道新車只有完成上險,交到用户手中,才算是真正的銷售出去。
近五年來業內公認的自主三強為吉利、長安、長城。自從宣佈專注新能源汽車,比亞迪一路開掛,銷量同比勁增143.3%。值得一提的是,僅有長安自主品牌銷量處於同比微增,吉利、長城均有不同的銷量下滑。(注:文章銷量均為上險量)
2022年7月份部分自主品牌銷量 | |||
排名 | 品牌 | 7月銷量(輛) | 同比增長 |
1 | 比亞迪 | 139584 | 143.3% |
2 | 長安 | 100329 | 6.8% |
3 | 吉利 | 90644 | -11.1% |
4 | 長城 | 62369 | -19% |
5 | 奇瑞 | 48463 | 10.3% |
6 | 上汽乘用車 | 29379 | -25.4% |
數據來源:保監會上險數據 |
油價連續上漲讓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發生了變化。同時,中央與地方的補貼政策進一步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作為當前混動和純電市場的頂流,比亞迪的勢頭甚猛,打破了過往自主三強吉利、長安、長城的市場格局。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份疫情之下,比亞迪已經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是唯一一家呈正增長且體量邁進10萬輛大關的乘用車企業。
比亞迪7月銷量為13.96萬輛,同比增長143.3%。其中混動宋PLUS DM-i,更是銷量突破兩萬輛,成為品牌最熱銷的車型。
自上市以來,比亞迪海豚熱度居高不下,7月銷量為1.5萬輛。作為e平台3.0首款車型純電新物種,未來有望進一步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海豹的上市,海獅、海鷗的陸續到來,比亞迪海洋系列將會在市場表現持續提升。
漢家族7月銷售2.5萬輛,漢EV系列與漢DM系列平分秋色,分別銷售12,219輛和12,843輛。漢家族的銷量成績,也結束了細分市場合資品牌長期霸佔榜單前列的位置。而車輛之所以能夠成功突圍,技術與用户兩大維度的同頻共振是重要因素。刀片電池、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0.233超低風阻係數等核心技術的加持,使產品在同級別車型中有較大的優勢。
無論是在疫情的挑戰下,還是在市場上升階段,比亞迪都能夠維持高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供應鏈的高度自主。三電技術不斷突破、芯片不依賴外在力量自我研發、生產。當技術積累到一定高度、產品佈局逐步完善,再加上多年來品牌形象的深耕,三者協同發展帶動了比亞迪銷量屢創新高。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新能源市場爆發,比亞迪的成功則變成水到渠成的事。
長安穩紮穩打 形成低、中、高三個梯隊長安的表現一直較為穩定,始終保持在榜單前三的位置。7月長安自主品牌(深藍、長安、長安凱程 、歐尚)銷量10萬輛,同比增長6.8%。從銷量佔比來看,燃油車仍佔據主導地位,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不斷走高,同比增長100.4%。
從銷量情況來看,長安CS75系列、長安逸動系列仍是主力車型。此外,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品牌在部分細分市場已經具備一定的影響力。
在微型轎車領域,爆款車型長安奔奔E-Star的7月銷量達到1.2萬輛。定位“國民出行精品車”的長安Lumin7月銷量達3,121輛。或許是上市時間較短,潛在的能量還沒有完全爆發,長安Lumin要想虎口奪食超越已經大獲成功的宏光MINIEV,從目前看來品牌還需要花點心思。
搶佔純電動微型車市場,長安汽車也在中、高端市場上佈局。長安深藍新能源品牌,定位於全新數字純電品牌,主攻中高端汽車市場。首款產品深藍SL03已經上市發佈,售價16.89萬元-21.59萬元(氫能版除外),對標特斯拉MODEL 3和比亞迪海豹。
不難看出,長安汽車在純電動車領域的佈局已形成低、中、高三個梯隊。而在動力市場上,長安汽車雙線作戰,純電和插混並駕齊驅,這也是長安能夠一直穩固在榜單前三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超越的吉利該如何重回榜首?吉利7月份的市場表現,有些讓人失望。曾經連續5年拿到自主第一的吉利,也不得不面對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猛增的壓力,將冠軍之位拱手相讓。吉利(包括幾何、極氪、領克、吉利、睿藍)7月份銷量為9.1萬輛,同比下滑11.1%,其中吉利品牌7月銷量同比下滑26.3%。
吉利帝豪作為吉利旗下最經典的車型,憑藉超高的性價比、優秀的質量以及豐富的產品配置,深受家轎市場的喜愛。曾經火出圈的車型也正在面臨遇冷的情況,帝豪家族7月銷量為1.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月銷2萬+的成績,降幅在50%。
值得慶幸的是,吉利旗下高端系列“中國星”撐起了部分銷量。其中,星越家族以及星瑞銷量達到1.8萬輛。就在一個月前,吉利中國星星瑞2023款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11.37萬元-14.57萬元。這將進一步增強該系列的競爭力,為消費者也提供更多的選擇。
領克品牌7月銷量1.4萬輛,同比下滑21%。領克03作為主攻手,相較於其他品牌由於換代較慢,市場競爭力下降。此外,再加上這一細分市場競爭較大,以及新能源汽車逐步被消費者認可。例如,比亞迪秦PLUS新能源的主銷版本為13.58萬的DM-i 120KM 尊貴型和15.18萬的DM-i 120KM旗艦型,勢必會搶佔部分領克03市場的生存空間。
吉利正在加大向電動化轉型的腳步。除了幾何、極氪在勻速向上外,主攻品牌吉利、領克也同樣不還能落後,只有多品牌聯動才能實現飛躍增長。
出局榜單前三 長城主銷品牌哈弗銷量下滑比亞迪“上位”後,將長城擠出自主榜單前三。長城汽車(歐拉、坦克、魏牌、哈弗)7月銷量為6.2萬輛,同比下滑19%,其中哈弗品牌較去年同期銷量下滑30%。
7月哈弗品牌銷量為4萬輛,銷量同比下滑30%。銷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王牌車型H6銷量的減少。哈弗H6同月銷量為1.9萬輛,較同期接近3萬輛的數字,大幅下滑。
哈弗H6銷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從市場背景來看,油價的飆升導致大多數人將經濟性在選車時的權重提高,這也是比亞迪宋DM-i登陸細分市場榜首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同級別車型競品增多,也對哈弗H6產生了不少的衝擊。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品牌公佈第三代哈弗H6將會推出混動版,其搭載長城最新DHT混合動力系統。神車光環加持下,重回第一或許指日可待。
主打女性用户的歐拉品牌7月銷售7,662輛,同比增長7%。除了歐拉好貓,首款女性專屬座駕芭蕾貓也在7月12日正式上市。
如今,獨立出來的品牌坦克成為長城汽車向上增長的另一大利器。7月銷量1.2萬輛,同比增長75%。坦克300和坦克500,銷量分別為10,324輛和1,899輛。
奇瑞集團穩步向上 7月銷量同比增長10.3%奇瑞集團的表現也不錯,雖然沒有進入榜單前三名,但也處於緩慢增長。奇瑞(包括品牌有奇瑞、星途、捷途)7月銷量4.8萬輛,同比增長10.3%。作為自主品牌元老級人物,在市場上樹立多年的形象,仍然受到不少用户的認可。
奇瑞品牌7月銷量為3.8萬輛,同比增長21.6%。其中純電微型車小螞蟻、QQ冰淇淋貢獻較大,銷量分別為8,005輛和6,407輛。不過面對電動化轉型,奇瑞的產品結構沒有得到均衡發展,低端仍然是關鍵詞。同時,微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利潤較低,對奇瑞來講並不是長久之計。
主打旅行+細分市場的捷途7月份銷量為8,373輛,同比下滑17.5%。事實上,今年以來,隨着市場不斷湧現的造車新勢力和新能源品牌的出現,捷途也陷入增長乏力階段。在聚焦新能源市場的當下,捷途似乎還在處於觀望階段,僅有一款純電車型,還是油改電。
事實上,作為老牌自主的奇瑞在技術上一直有着深厚的積累。不久前有媒體報道,奇瑞正在籌劃新能源高端品牌。其一,品牌至今已至少規劃了5款車型;其二,新品牌將與華為開展深度合作,意味智能與電動化技術水平值得期待;其三,新品牌或由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親自掛帥。
多重信號的發出,意味着新品牌在集團中有着重要地位。可以看到技術奇瑞開始把重心進一步傾向新能源賽道,並向高端發起又一輪衝鋒。
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步上升7月份上汽乘用車(品牌包括榮威、MG、飛凡、科萊威)銷量為2.9萬輛,同比下滑25.4%。由於上述品牌在海外出口數量較大,所以網通社公佈的銷量數據與上汽乘用車官方公佈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在海外出口方面,上汽乘用車7月出口4.6萬輛,同比增136.1%。
作為進入新能源領域較早的車企,上汽榮威成為國內首家在純電動、插電強混和燃料電池三大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車企。促使上汽乘用車在新能源領域,有一定的市場話語權。7月份榮威新能源車型銷量3,761輛,同比增長19%。從品牌銷量佔比來看,燃油車銷量在逐步遞減,主銷車型榮威i5 7月銷量5,286輛,同比下滑31.6%。
當然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榮威也在加快新能源產品的佈局。不久前,第三代榮威RX5帶來了插電混動版本。車輛基於珠峯架構打造,順應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時代浪潮。
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在銷量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加快產品向上和品牌向上。“極智高階純電 SUV”飛凡品牌目前旗下有ER6、MARVEL R兩款車型,價格區間在15萬-25萬元。不過從銷量數據來看,在高端市場上品牌的影響力仍未顯現,7月份銷量為1,442輛。
從目前市場接受度來看,榮威品牌仍是上汽乘用車銷量的重要支撐,或許加快熱銷車型在電動化領域的佈局才是上汽乘用車重振銷量的途徑。
寫到最後:如今自主三強已重新洗牌,比亞迪、長安和吉利,三家在智能化與電動化齊發力。不過奇瑞的增速也不能小覷,尤其是在海外出口的影響力日益增長。
比亞迪強大的爆發力,直接改變了自主車企的格局。當然沒有誰能夠一直激流勇進,排位的變化或許是暫時的,真正考驗自主品牌的時刻,是同合資品牌的較量。以大眾、兩田為首的合資品牌正在加速轉型,所以在這場馬拉松的比賽,自主品牌能否全面超越合資品牌,才是業內最為關注的事情。
(圖/文 網通社 毛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