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於抗日戰場,美軍吃盡苦頭,三三制戰術:炮火強並非戰不可勝
文/大飛
想必大家對二戰時期,美軍對日軍的壓倒性攻勢印象深刻。有如硫磺島戰役,美國海軍炮轟日軍陣地三天三夜,幾乎推平折缽山。而後,日軍在美軍的“現代化”攻勢面前毫無反擊之力,戰況幾乎一邊倒。
▲電影中美軍炮轟硫磺島一幕
自那之後,羨慕壓倒性炮火的人們開始迷信更強大的火力對於戰局的影響。這似乎是工業文明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量"而忽視"質"的一個典型表現。在軍事上,武器的破壞力越來越大,射程越來越遠,似乎真的能單憑這一點壓垮對手,所以人們才會片面形成如此的思維習慣。
但是,戰術真的在兇猛的武器前面已經沒有價值了嗎?我想三三制在戰場上的出現和起到的作用,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一、現代戰場中的步兵陣形
有一種説法,現代武器發展的一個標誌,就是武器火力越強大,步兵的單兵間隔拉得越遠。
古代的密集陣型和以此為基礎的集體衝鋒,在現代戰爭中已經不適用,因為如果是密集隊形的人員組成形態,哪怕是一個炮彈掉在士兵中,也會造成極大的傷亡。以弱勢裝備面對強勢裝備時更是如此。所以當時軍隊中總結道:
"要與裝備訓練較強的敵人作戰,必須要疏散,指揮上要靈活,組織上有嚴密的戰術,才能以小的損失,換取大的勝利。"——《一點兩面三三制戰術教材》,1948年5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德軍突擊隊便使用疏散隊形作戰,但是當時德國人的散兵戰術並未能趨向於完善,在密集火力下沒有取得太大的戰術成果。所以在一次大戰結束之後,在歐洲的戰場上步兵戰術為人所忽視,取而代之的是更進一步對武器火力的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戰
所以,最終現代散兵陣形,在中國戰場上得以完善,三三制的疏散隊形和戰術靈活性,出乎意料地在解放戰爭和朝鮮戰場上剋制了火力強大的對手。
如果火力和戰術就如量和質的分別,那麼這些戰術成果證明了質在現代戰場上依然有比人們想象中更大的功效。
二、以質勝量,以巧勝眾
“三三制”戰術的特點,就是以質勝量,以巧勝眾,在看似懸殊的火力面前逐步吃掉對手的優勢。這首先就需要敵人每次火力的使用,在我方軍隊身上體現不出預期的殺傷力。以此就可以知道,過去關於朝鮮戰場,有些人經常強調中國軍隊依靠的人海戰術,明顯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中國軍隊所使用的“三三制戰術”,正是強調避免笨拙的人海衝鋒。
而這正是由於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往往要在缺乏火力掩護的情況下衝鋒陷陣,密集衝鋒的人海戰術必定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所以逐漸地在抗日戰爭中形成了這套散兵隊形的作戰經驗。到了在解放戰爭時期,這套戰術已經非常成熟。
▲影視劇中的“三三制戰術”畫面
三三制戰術以小組為最小單位,每個小組三人,一個班三個小組,三個班組成一個戰鬥小羣。每個單兵之間相距6~8步,所以一個戰鬥羣散開來,可以將800米長的戰鬥線範圍覆蓋。這是因其分散的作戰方式,而獲得減少被殺傷的防禦力。
此外便是戰術上的靈活性,其主要體現在指揮者的指揮職能上。以每個班為單位,班長、副班長和第二組長分別直接指揮一個戰鬥小組,副班長和第二組長又分別聽令於班長。由班長率領戰鬥班根據戰場上的具體戰況和地形,直接下達作戰策略。戰鬥中進攻、掩護、支援,分工明確,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三三制戰術圖解,圖源:網絡
自此,能降低步兵傷亡率和具有高度靈活性的現代散兵戰術成熟後,“三三制戰術”便開始在戰場上發揮能量。
三、戰場上大放光彩
“三三制戰術”並未僅僅流傳於紙面,它總結於抗日戰爭中,在隨後的戰場上則大放光彩。
解放戰爭初期的秀水河子戰役中,解放軍夜襲包圍了美械國軍,並在對方密集的火力中層層逼近,最終成功地突破對方火力網,將對手殲滅,完成了東北戰場上的第一個殲滅戰。
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戰士憑藉“三三制戰術”突破對方美械軍隊密集的火力,以戰術上的質量勝過火力上的數量,是三三制戰術的一個有標誌性的經典戰役。由這個戰役的巨大戰果,也可以看出這個戰術在此時已經趨向於成熟。
之後,在朝鮮戰爭的戰場上,面對火力更加強大的美軍,志願軍再次使用起三三制戰術來。最終,靈活多變的中國步兵隊伍讓美軍吃盡苦頭,其中最熟悉三三制戰術的東北野戰軍在和美軍的交手過程中,也傷亡最少。這種作戰方式不僅讓中國軍隊在和美軍的對抗中屢屢獲勝,也讓三三制戰術更聲名大響。
再之後,在1962年的對印自衞反擊戰中,這個時代的中國軍隊被譽為近代輕步兵的巔峯。最著名的戰例,就是戰場上的龐國興三人組深入敵後,遊走於500多名敵軍之間,摧毀3個炮兵陣地,更成一段佳話。
有如上種種事例和戰果,以靈巧的輕步兵戰術,屢屢剋制強敵,讓現代化的軍工火力,消解於戰場上士兵的高度自主性。因此,“三三制戰術”才成為熱兵器戰爭以來的一大經典戰術。
參考資料:《內戰時解放軍被美國西點軍校奉為經典的戰術》,王雲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