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幸福的女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綜合


網絡

        

提到楊絳,很多人會想到她與錢鍾書的愛情,牽一人之手到白頭,這種相濡以沫的愛情,確實令人羨慕和嚮往。但是,楊絳留給世人傳頌的東西,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她的作品,甚至是她的一生。

楊絳是民國時代最後一位才女,被眾人稱之為“先生”。她的身上有着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縮影,也是女性代表的楷模。

在那個戰爭動亂的年代,沒人能確保明天的日子依然歲月靜好,人心不穩是常態,深陷其亂也是常態。想要在慌亂之中保持鎮定與從容,恐怕是件難以實現的事,但楊絳卻做到了。

有人説,時代的塵埃落到一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時局動盪意味着家庭動盪,對楊絳來説也不例外。那段時間,她經歷親人、朋友離世,家人分隔兩地。

面對種種未知,楊絳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淡定一些,從容一些,安分地守着歲月,等待平靜日子的歸來,以書為精神糧食,讀書成為每日必做的事情。

正是那些網絡歲月的沉澱和積累,使得楊絳在文學中的造詣突飛猛進。然而,功成名就之後的楊絳依然保持原來的淡定與從容,不驕不躁地生活。

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楊絳堅守初心?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這本書《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


網絡

     

01.人生之路怎麼走,必須靠自己決定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曾加入過中國同盟會,參與反抗清政府的活動,之後赴美留學,回來後被推薦任職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楊絳的母親唐須嫈出生富貴人家,少時曾讀過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學務本女中,與楊絳的姑姑楊蔭榆,還有章太炎的太太湯國梨都是同學。

楊絳出生書香門第,父母是知識分子,受到他們的薰陶,從小就喜歡閲讀。八歲那年,楊蔭杭想送楊絳去啓明女校讀書,但因為二女兒在學校讀書時感染風寒住進醫院,後來沒能走出來。

楊蔭杭對於送楊絳去上學這件事,心裏猶豫不決。於是,楊蔭杭和唐須嫈便將決定權交給楊絳,去不去都由她説了算。

那一年,楊絳才八歲,不過個懵懂的孩子,壓根沒想過選擇之後有哪些利弊,但是她卻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決定——去啓明女校讀書!

當時,母親唐須嫈邊幫女兒打點行李,邊反覆問:“你打定主意了?”

楊絳回答:“打定了。”

這是第一次獨自離家,既充滿諸多未知,也承載着無限的思念。不知道這樣的選擇是對是錯,是否值得為之付出,但是沒有往前走誰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在啓明中學,楊絳開啓了全新的生活,不但學到新的知識,也學到了禮數。在這裏,楊絳的求知慾被充分挖掘,她就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知識的海水。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享受美好的一面,自然也會面對不好的一面。遠離家鄉,奔赴女校讀書,就意味着從此要獨立生活。

對楊絳來説,平時上課的日子沒什麼大問題。可是,一到月初的週末,當地的學生都被家長帶回家,享受團圓的美好,唯獨楊絳因路途遙遠,只能寒暑假才能回家。這種時候,對小小年紀的楊絳來説,簡直是一種煎熬。

可是,難熬的歲月往往最能考驗人的秉性,顯然楊絳通過了這樣的考驗。面對人生路上的選擇,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便朝着這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

網絡

     

02.面對需要勇氣,拒絕需要遵從內心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拒絕”兩個字是難以説出口的,人情世故就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網,使我們深陷其中。

面對很多人和事,明明不願意接受,卻不得不思前顧後,不敢果斷地説出口。

對於楊蔭杭而言,他對楊絳的教育則是:

拒絕不需要藉口,要有勇氣堅持做自己。

那一年,楊絳十六歲,就讀蘇州振華女校,因為當時時局動盪,北伐戰爭不斷,學校的學生會選出一些學生上街搞愛國宣傳,對路人演講。

才華橫溢的楊絳被學生會選中,但是她打從內心拒絕參與,而當時學校規定,如果被選中的學生家裏不贊成,也可以不參加。

楊絳本想以此為由,拒絕參加學校的活動。萬萬沒想到,父親卻不同意楊絳這樣做,他的理由是,父母既不能陪伴兒女一輩子,也不能幫着走一生。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尋求別人的幫忙,這是一種本能,而自己勇敢地面對,巧妙地解決掉問題,卻是一種本事。


網絡

     

於是,楊蔭杭説出了他的親身經歷。曾經楊蔭杭是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當時張勳闖入北京,江蘇紳士們紛紛聯名登報,以表對張勳的歡迎和擁戴。

楊蔭杭有位下屬為了拍領導馬屁,沒有經過楊蔭杭的同意,擅自將楊蔭杭的名字加了進去。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就忍下了,畢竟也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楊蔭杭卻容忍不了“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他當時的做法引起業內諸多人的非議,很多人都説他做人太死板,情商太低。可是,楊蔭杭明白為了討好別人,打破原則這種事做不得。

楊蔭杭用這件事情來告訴楊絳,希望女兒能拋下藉口,勇敢地面對,哪怕拒絕不易,但也要堅定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第二天,楊絳到學校裏,便在所有老師和同學面前,鼓足了勇氣説:“

我不贊成,我不去。

楊絳是個有勇氣的人,堅定地拒絕,勇敢地面對,這在往後的歲月裏,也為她免掉了不少麻煩,比如,拒絕錢鍾書倉促的訂婚;婉拒西班牙駐華大使發出的邀請。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遵從內心,拒絕不想要的東西,卻比接受要難得多。因為我們要顧慮人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甚至覺得拒絕會傷到他人。

殊不知,我們的寬容只會換來別人的傷害,讓人理所應當地索取,以至於失去自我。與此相反,坦然的面對,勇敢的拒絕,卻能夠換來珍惜與尊重,能夠減少牽絆和道德綁架。


網絡

     

03.守着自己的心,等到那個對的人出現

説起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

費孝通

。費孝通與楊絳相識很早,他們是同班同學,也是女校唯一的男學生。

當時,費孝通跟隨家人搬到蘇州,在家人的安排下,費孝通十分不情願地入讀蘇州振華女校。那時起,他與楊絳就成為了同學。後來,費孝通與楊絳一起考進了東吳大學。

楊絳的相貌好,成績好,年紀小,自然受到諸多男生的關注,在學校裏可謂是“校花”級別的人物。而費孝通因與楊絳是老同學,大概感受到來自異性的危機。

於是,他對着追求楊絳的男同學宣佈:“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費孝通幫楊絳擋掉了不少麻煩,而費孝通與楊絳的家境相當,認識多年,就算稱不上青梅竹馬,那也是十分了解。可是,楊絳卻非常清楚,費孝通只不過是朋友。

或許,愛情是世界上唯一無法將就的事,哪怕再熟悉不過的人,也勉強不了自己去接受。


網絡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要牢牢地守住自己心,等待那個對的人出現,是件多麼艱難的事情啊!可是,楊絳卻做到了。

費孝通認為他是最合適做楊絳男朋友的人,他曾經問過楊絳:“我們做個朋友,可以嗎?”

楊絳確切地説:“

朋友,可以,但是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

換句話説你並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也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現在的説法,我們不妨絕交。”

楊絳的話徹底斷了費孝通的念頭,不過,他們一直維持最初的友誼,仍舊是很好的朋友,但也只是朋友。

哪怕錢鍾書過世後,費孝通前去拜訪,楊絳送他下樓時,説話依然很堅定:“

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知難而上’了。

楊絳至始至終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即便是遇到愛情這麼感性的事,她也能夠撥開雲霧,看清內心,並牢牢地守住它,直到錢鍾書的出現,才讓她奮不顧身地去愛一個人。

有人説,愛情使人盲目,一旦遇到愛情,便會讓人飛蛾撲火般投入。

然而,對於楊絳來説,愛情不僅僅是風花雪月,更要顧慮周全。

風花雪月的愛情固然美好,但不落地的愛情,終究敵不過現實的沖刷。當愛情遇到了生活,如果能多幾分理智,也不至於有那麼多的分手。

然而,楊絳遇到錢鍾書,眼裏不止是愛情,還多了幾分思慮。有一次,楊絳給錢鍾書的回信無意中落到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的手裏,他心生好奇,便悄悄地拆開信看。

信上,楊絳説道:“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行字,卻讓錢基博對楊絳頗有好感。他覺得,兒子能有一個思維如此縝密,辦事如此周到的女子陪着,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由於楊絳對於愛情的理性,遇事思慮周全,為人處事周到,加之滿腹才華,實在令錢鍾書難以忘卻,這也就有了“

一眼誤終身,一守即一生

”的愛人。

我們都羨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因為這種感情有我們對愛情的期待,涵蓋了愛情裏所有的美好。殊不知,美好的愛情,不止是人前的恩愛,更有人後的經營,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輕易放手,彼此珍惜。

歡迎關注@愛讀書的橙橙,一個喜歡閲讀、寫作的讀物博主!文章均為原創,如有盜版必定追究!